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张良的故事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端午假期高速免费吗 
 
星期一英文怎么写 
 
  魔兽怎么改中文名字   
 
 
 
 
 
2001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1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公报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对中国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家庭户均人口数、总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人口数和城乡人口构成等,进行了简要公告。随后,2001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第2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将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进行了公布。2001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又结集出版了这些数据。随后出版的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也公布了某些2000年“五普”快速汇总的数据。
本文利用这些已知的数据资料,再结合学术界对中国人口状况的认识,对中国当前的人口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
一、中国的人口总量
在“五普”公布中国人口总量的可靠数据之前,国外某些学术界人士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曾经对中国的人口总量持有疑虑,认为由于存在漏报等问题,中国大陆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中国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包括250万现役军人在内)。这就解除了国外学术界及国内某些学者的疑虑,也证明了计划生育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抑制。可以说,除国家的人口控制政策外,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人力资本和教育费用的提高等也不同程度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
在大陆进行人口普查的前后,香港、澳门和台湾也相继公布了当地的人口数据。其分别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6月30日公布的香港现有人口数为678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9月30日公布的澳门现有人口数为44万;
台湾当局于2000年12月公布的省和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数为2228万;相依相伴对残月
所以,2000年年底中国的人口总量应是大陆人口、香港人口、澳门人口、台湾人口之和,即126583+678+44+2228=129533万人。
自1998年开始,中国大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下降到了10/‰。以下,为9.53‰。1999年进一步下降到了8.77‰。因而,即使将中国大陆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估计为8‰,那么,在2000年的126583万人的基础上,当仍然净增加1000多万人口。所以,中国大陆在2001年年底的人口总量大约为127600万人左右。
127600万人在地理区位分布上差异极大。总体来说,中国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大城市稠密,农村地区稀疏。上海市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平方公里超过2500人,北京市、天津市居于750~900人之间,江苏省600人,山东、河南、广东的人口密度也达到了每平方公里500人左右。西藏、内蒙、新疆、青海等地区的人口则较为稀少。
二、中国大陆人口构成的变化
1.性别构成
从性别构成上来说,中国大陆男性人口一直稍多于女性人口。国际上一般以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的比值来检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性别比。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为107.56,即与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有107.56个;在1964年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的性别比有所下降,为105.46;在1982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为106.30;在1990年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为106.60;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当前的人口性别比为106.74,男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四普”有少许增长。
现在,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到70岁左右。从总体上说,女性人口的寿命长于男性人口。1999年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国的人口中,自69岁年龄段左右开始,男性人口就少于女性人口,该年龄段的性别比为99.51;而79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则下降到76.36;84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进一步下降到60.87;94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仅仅为42.55。
可同样依据1999年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中国0~4岁人口的性别比却出奇地高。
其中,0~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为119.54;0岁为119.35;1岁为118.89;2岁为118.78;3岁为119.41;4岁为121.06。除存在一定程度的女婴漏报外,少儿性别比有居高不下之势。
可见,正是少儿人口性别比的居高不下抵消了老年性别比的降低对整个人口性别比的总体影响,从而使得中国人口的性别比现在仍然为106.74左右。婚龄人口的性别比并不存在男性多于女性的问题,而且女性人口还稍稍多于男性。比如说,中国24岁年龄段的性别比为97.44,25~29岁年龄段的平均性别比为98.76。故而,中国当前并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局部婚龄人口的失调却是存在的。比如说农村的某些山区,由于婚龄女青年向城市的流动,就出现了这些地区男性婚龄人口择偶的困难现象。
2.城乡构成
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近半个世纪,中国人口的城乡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953年“一普”时,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3.26%。经过“一五”与“二五”时期的工业投资和城市发展、以及当时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化,中国在1964年“二普”时期城镇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重就增长到了18.30%。但在“”后期城市人口向农村的回流,或者在“文化大革命”
及其后期中国城市化速度的放缓,以及城市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等因素影响下,城市人口在中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长放慢了。所以,1982年“三普”时,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20.60%,只比“二普”时期的18.30%增长了2.30个百分点。1990年“四普”时,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的扩大,农村户口的大学和大中专毕业生在城市的落户,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加快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上升到了26.23%。而“五普”时期的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更直线上升到了36.06%。1990~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年均增加大约1个百分点(见表1)。
从“一普”到“四普”,中国乡村人口的数量在净增加。但自“四普”之后,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却开始减少,这表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加快了,也表明中国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增加了。自2000年开始,中国部分大城市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城镇,开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到2001年年底,中国各大城市,基本都对原有的户籍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放宽了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户口的政策限制。户籍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更加加快。
表1 历次人口普查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比较
3.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构成
①每10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的人口构成中(尤其是在劳动力人口构成中),高学历人口所占比重越大,人力资本含量越高,这个国家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就可能越高,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就越大。所以,任何一个国家人口普查所进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调查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重。
接待
表2反映了中国从“二普”始到“五普”各个不同时期各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构成情况。
表2 历次普查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②文盲率的降低。如果说高等教育生产出了高素质人材的话,那么,文盲和较少受教育的人口,则不仅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严重阻滞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故在一般意义上,文盲率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反相关。
在1964年“二普”时,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34%,在1982年“三普”时降低到23%,到1990年“四普”降低到16%,到2000年的“五普”时已经降低到了7%左右。把文盲率降低到7%左右是中国一件大事。而且,因为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中国新生人口中的入学率基本已经达到了99%以上,所以,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中国的文盲率将越来越少。
虽然2000年中国总人口文盲率已经下降到了7%左右,但各个不同地区的文盲率却存在显著的差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文盲率较低,绝大多数省份都在5%以下,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文盲率却较高,西藏的文盲率甚至于在32.50%左右。其他如青海、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安徽的文盲率都在10%以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