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
发布时间:2011-5-27 9:50:00 浏览次数:1488 |
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西安市统计局局长 李利民 适合室内养的植物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十年来,西安城市骨架快速拉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人口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根据国务院和陕西省的统一部署,我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涉及人口的总量、结构、素质、分布和迁移流动等方面内容。普查结果以《西安市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形式对外发布,普查数据揭示了我市十年来人口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实现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提供了详实的人口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西安人口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六普”数据折射西安人口发展九大变化: 一、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846.7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05.64万人,增长14.25%,年平均增长1.34%,高于全国0.7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9个百分点。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安作为西北地区人口流动非常密集的大型城市,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引起人口机械增长加大,使得西安市人口增加较多。但这次比上一个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下降0.43个百分点,人口净增长减少了17.55万人。这表明,我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二、家庭户均人口规模缩小 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50.4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39.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40减少0.45人,均低于全国(3.10人)和全省(3.22人)平均水平。 家庭户均人口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居民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减少;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增长较快,青年夫妻共同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加,留守老人和儿童家庭增多。三是人们家庭观念有所改变,年轻人结婚后更愿意独立居住。 三、人口性别比趋向合理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4.08万人,占51.26%;女性人口为412.70万人,占48.74%。总人口性别比优酷视频制作软件(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18。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8.51下降3.33个百分点。 从全国和全省的情况来看, 2010年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比2000年下降1.54个百分点;全省总人口性比为106.92,比2000年下降1.50个百分点。西安市总人口性别比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0.02和1.7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西安市总人口性别比与全国和全省的情况相似,都是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趋向合理。 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10.93,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25.35下降了14.4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趋向正常。这充分说明近十年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较大转变,以及我市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劳动力资源不断增加 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劳动力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595.52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19.98万人,年平均增长2.28%,高于全省冲刺期末0.76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速0.94个百分点;劳动力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70.33%,较2000年提高了6.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45个百分点。我市劳动力总量较大且增长较快,这与我市作为高校资源集中的城市,逐年加大高校扩招力度引起普通高校在校生逐年增加,同时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也吸引了大批青壮年人口前来就业和安居等有关。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同时,也意味着今后我市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而且部分行业存在的“缺工”、“招工难”所反映的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不容忽视。 五、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13万人,占总人口12.89%;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64万人,占8.4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38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 这“一降一升”反映出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十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一降”反映出我市人口生育率持续保持了较低水平,“一升”反映出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一方面反映出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普遍改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得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我市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幅攀升,引起我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低于全国0.4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07个百分点。这也预示着流入西居的劳动适龄人口将成为我市未来老龄化人口攀升的主要因素,社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市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六、人口素质快速提升 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是2000年的2.26倍,占总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1.15%提高到22.00%,提升了10.85个百分点。2000年西安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只有19.41万人,2010年达到73.43万人,高校扩招导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比2000年净增54.02万人。 普查数据显示,我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为22005人,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1149人增加了10856人,是全国的2.46倍,全省的2.08倍。这表明西安是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地,城市发展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人力资本,这些为西安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3.5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2.72万人,文盲率由3.55%下降为1.60%,下降1.9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4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14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较大成效。 七、人口分布呈现从城市中心区向经济新区及郊区迁移扩散的特点 普查数据显示,城三区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2.47%,郊三区占30.48%,远三区占23.82%,四县占23.23%。与lol封号系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郊三区人口比重上升6.42个百分点,城三区、远三区和四县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四县下降幅度最大,下降3.29个百分点;其次是城三区,下降3.05个百分点;远三区下降0.08个百分点。分区县看,未央区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最大,上升3.2个百分点;碑林区比重下降幅度最大,下降2.34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分布发生了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和近郊区域人口增加的变化,人口分布呈现从城市中心区向经济新区及郊区迁移扩散的特点。 全市人口分布的新特点与西安产业结构调整、城市骨架拉大和高校扩招有较大关系。随着生产型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集中、市委市政府北迁,浐灞生态区宜居社区和沣渭新区的建立,大量就业人口向市郊流动,并把自己的生活区也转移到附近;中心城区的经济功能在逐渐加强,形成了商业和办公区域,居住人口则向外转移;高校扩招,使得郊三区的人口增速明显;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公共交通日益便捷,降低了人口在市区与郊区之间流动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因此,中心城区的人口逐步向城郊结合等近郊区域扩散成为必然趋势。 八、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34.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27.7%,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47.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9个百分点。其中,流入人口(省外流入+省内市外流入)为126.02万人,流出人口(省外流出+省内市外流出)为18.62万人,净流入为107.40万人。这表明我市流动人口流量加大。 从跨省流动人口来看,外省流入我市人口为58.55万人,我市流向外省人口为13.92万人,净流入为44.63万人。外省流入我市人口中,河南位居第一,其次是四川、甘肃、湖北、山西,这5个相邻省份流入我市的人口占外省流入人口的一半以上。我市流出到省外人口中,广东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新疆、上海、浙江,这五个省(市、自治区)集中了我市一半以上的外出人口。 从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来看,省内外市流入我市人口为67.47万人,我市流向省内外市人口为4.70万人,净流入为62.77万人。 人口的快速流动表明我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外地人前来西安就业、置业、生活,带动了人口的加速流动,西安已成为重要的人口流入城市,城市魅力不断加强。 九、育龄妇女规模呈增长态势 育龄妇女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的数量。普查数据显示,我市15-49岁育龄妇女达到254.78万人,较2000年增加44.74万人,增长21.30%,高于全省 9.47个百分点;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为90.87万人,较2000年增加了29.71万人,增长48.57%,高于全省风犬天空的少年26.09个百分点,且呈不断增长态势,这与我市流入人口中青年人口较多有关。这也预示着我市人口出生高峰的潜在压力很大,未来仍将面临较大的人口增长压力,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市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揭示了我市人口发展的特点和人口变动的趋势,也反映了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育龄妇女高峰的到来、少年儿童人数的减少、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流入人口的增加等,都对我市未来公共服务改革及人口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提出新的考验。 这仅是对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初步解读,今后我们将对人口普查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制定“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600北里王骨科医院-长安花园- 区政府-西北饭店-绿园度假村-太阳新城-金堆城小区-政法学院南区-航天五零四所-邮电学院南校区-西部大学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