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汉唐陶俑调查报告
关于洛阳汉唐陶俑的调查报告
摘要
陶俑,指陶质的人物和动物类明器,而在古代文献中“俑”却被专指人物类明器,中国古代在墓葬中随葬陶俑,与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以生人为殉”的丧葬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人殉时代的终结,以佣随葬逐渐成为一种制度。这种现象为后代人研究古代陶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今天,洛阳博物馆展出的400余件洛阳汉唐陶俑,集中地向人们展示了汉俑的古拙质朴,晋俑的拘谨呆板、北魏陶俑的秀骨清像、唐俑的高贵华丽,不仅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的资料。
关键词:洛阳,陶俑,社会生活,唐三彩
目录
前言  …………………………………………………………………………
调查方法 …………………………………………………………………  3 
一、洛阳简介………………………………………………………………
二、洛阳陶俑发展史………………………………………………………
1、汉代陶俑…………………………………………………………………  4
2、魏晋南北朝陶俑………………………………………………………  4
3、唐代陶俑…………………………………………………………………  5
三、陶俑与社会生活………………………………………………………… 5
1、陶俑与丧葬………………………………………………………………  5
2、陶俑与服饰………………………………………………………………  6 
3、陶俑与艺术………………………………………………………………  6
4、陶俑与军事………………………………………………………………  7
5、陶俑与对外交流…………………………………………………………  7
四、唐代陶俑艺术的瑰宝第十二秒死的是女主还是妹妹——唐三彩…………………………………  8
1、前言………………………………………………………………………  8
2、唐三彩与唐代政治………………………………………………………  8
3、唐三彩与社会面貌………………………………………………………  8
4、唐三彩与文化意识………………………………………………………  9
5、唐三彩的演变与发展……………………………………………………  9
6、结语………………………………………………………………………  10
五、结论……………………………………………………………………  10
六、发展建议和对策………………………………………………………  10 
1、贯彻政策,加强管理……………………………………………………  10
2、多方融资,增加投入……………………………………………………潮州旅游  10
3、提高认识,加强保护……………………………………………………  10
4、加大宣传,发展品牌……………………………………………………  11
参考文献……………………………………………………………………  12
前言
世界各地埋葬死者都有各自独特的惯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各种风俗习惯,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厚葬死者这一点却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变。在中国,特别是身居高者或富人埋葬时,不仅要修造大墓,将生前喜欢的用品及贵重物品随葬。陶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代人丧葬观念的产物,它不仅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习俗和丧葬礼仪制度,同时它又是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对文献资料的形象补充。从艺术角度来看,陶俑是以古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雕塑艺术品,它不仅真实地塑造了各个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昭显着历代人们对于美的理解,通过历代陶俑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时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水平和时代审美风尚的演变。
就洛阳地区而言,陶俑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文吏、仕女、百戏、劳动俑及动物俑等。这些陶俑洋溢着一种那个时代特有的美。古朴厚重、雍容大度的造型方式,使人充分领略到陶俑文化特有的力量内涵;单纯简洁、整体概括的造型意识使这些艺术形象具有浑厚、粗犷的节奏韵律;加之陶俑充分表达了作品材料———陶土的质感特性和捏塑感的自然情趣,使得这些作品有着淳朴浑厚而又不失庄重典雅的特点。
  对于形具而神生的古典美学法则,洛阳陶俑的创作者已经有了充分体验,并具备了生动表达的能力。洛阳陶俑的造型往往以一种大度的大写意手法来强调刻画形象的动态,甚至有意对形象夸张变形以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譬如洛阳七里河东汉墓中出土的那件长袖拂扬,踏盘而舞的女舞俑,虽然面容朦胧,但她有着被蓄意夸张的细腰长颈,强调的是头、颈、腰扭转而形成的动态之美。她的手、脚张扬地配合着,铿锵的节奏就在她抬手举足间迸出。再如洛阳烧沟东汉墓出土的头戴平冠、上身袒裸、下着肥大的喇叭形裤的男舞俑,他右足屈膝踏地,左足抬起,双臂开掌向上举起,似作拍手踏歌的舞蹈动作,形象率真天然,粗砺豪放,没有精致的细节刻画,但却传达出神似之美。梦见头发被剪
然而如此丰富灿烂的陶俑文化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很多出土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比如:馆藏内部分陶俑出土后残缺严重,加之技术设备不到位,防潮、避
光设施不到位,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个别游客文物保护意识欠缺。鉴于这种现状,我们小组对洛阳陶俑进行了粗略的调查,旨在唤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德政工程。同时,要加大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处理好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得我们的陶俑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前去洛阳博物馆参观实物、拍照取证、询问有关工作人员
资料调查:图书馆查阅陶俑相关资料
网络调查:上网查阅陶俑相关资料
一、洛阳简介
洛阳,简称,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处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余年建城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统筹规划的城市。
江西旅游景点
洛阳历史悠久。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 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而陶俑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塑制目的和创作意识的雕塑艺术形式,是崇拜祖先的活动的产物。它既宣扬了墓主生前的富贵,也营造了死后的哀荣。陶俑中的诸多形象,一方面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雕塑艺术品,它体现了历代民间艺术匠师的个性及创造水平,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洛阳汉唐陶俑发展史
(一)汉代陶俑
汉代时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国家昌盛,经济繁荣,重礼厚葬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风气。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篇》中说:“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足见其风气的兴盛程度。在厚葬之风影响下,陶俑陪葬作为一种正式礼俗得以推广,俑人生产制作成为规模化,洛阳西汉早、中期墓葬陶俑出土数量较少,制作也较为简单,大多是静态的人物形象。东汉时陶俑在题材上多以歌舞、百戏为主题,在内容上更趋生活化、世俗化,表现出一种活力洋溢、奔放自由之神韵
周公解梦 地震
(二)魏晋南北朝陶俑
西晋王朝定都洛阳以来,由于长期处于动荡离乱的时期,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厚葬之风得到严禁,因而墓中的随葬品表现出薄俭的现象,陶俑的制作进入了一个低谷时代。洛阳发掘的西晋墓葬200多座,出土的陶俑不仅数量少而且造型呆板,淘汰了东汉时的百戏人物造型,俑的组合形成了以牛车、鞍马为中心的仪仗出行俑模式,开启了北朝俑之先河。例如彩绘陶武士俑、彩绘陶持盾武士俑、陶武士俑、彩绘陶男仆俑、彩绘陶侍俑、彩绘陶骑象俑、樽上三人倒立杂技陶俑等。
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社会政治局面逐渐稳定,厚葬之风及陶俑制作业开始恢复。在北方,反映北方军队重装骑兵的“甲骑具装俑”成为当时极具特的俑组合。北朝陶俑质精量多,除体现墓主生前出行仪仗及日常家居生活外,还显示出北方少数民族草原文化与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融合后的新面貌。
(三)隋唐陶俑
唐代洛阳陶俑以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把唐代充满内在生命力的向上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是陶俑艺术达到了鼎盛。
三、陶俑与社会生活
(一)陶俑与丧葬
汉代政权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依照儒家拟定朝仪及丧葬制度,完成了丧葬制度的改革和统一。在丧葬制度礼节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使用代替活人作殉的俑的数量,陶俑陪葬因此得以制度化和法令化。西汉时期贵族墓葬继承了春秋战国木制陪葬俑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在洛阳西汉墓葬中发现了陶头木身俑,呈现出北方陶俑与楚地木俑融
合的趋势。(见图1
作为与墓葬制度联系紧密的俑像,是汉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与秦代兵马俑相比,汉代俑像则主要塑造的是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且形象更生动活泼。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但经过汉末的战乱,三国时期攻伐不息,民不聊生,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阶级的厚葬之风不得不有所改变。三国时期陶塑艺术品由东汉时期的繁盛步入低谷,陶俑出土较少,造型也由东汉的精工生动转为粗略呆板。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僚阶级墓中的主要随葬品有各种陶俑、镇墓兽和牛车模型。俑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丰富,起初是少数男女侍者和武士,大约从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又大量增添骑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类,除家内奴
婢外,大部分是墓主人出行时的仪仗队,它们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反映了当时各地统治者拥有私人的武装部曲。由于国家长期四分五裂,很多士大夫厌烦社会现实,逃离政治,恣意豪情,放慢生活节奏,于是统治阶级常乘牛车,因袭不改。在贵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车模型随葬,各种陶俑组成的仪仗行列,便是以牛车为中心的。至于用陶制的镇墓兽随葬,则始于西晋。
陶俑品种多样,有伎乐俑、文吏俑、跪拜俑、铠甲武士俑等。伎乐女俑眉骨突出,高鼻深目,或站立式,或蹲踞状,似在奏歌载舞,似在表演口技。文官俑头戴冠,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带。或双手下垂,或拱袖而立,温良恭谨、形态洒脱。侍女俑眉目娟秀,头梳环髻或螺髻,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腰束带,形态各异,温顺柔和。武士俑体格强健,威武剽悍等。陶牛体态健壮,神情自若,悠闲慢步。镇墓兽人首兽身,呈蹲坐状,怒目圆睁,面部狰狞恐怖,怪诞不稽,其形象具有不可抗衡的威慑力。这些陶俑,兼具南北文化风格和特征,真实形象地表现出士族名士放荡不羁的世俗面貌。(见图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