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莫忘兴替之事——品读苏洵《六国论》有写
以史为鉴,莫忘兴替之事——品读苏洵《六国论》有写
以史为鉴,莫忘兴替之事
——品读苏洵《六国论》有写
作者/810的老好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
花卷说到苏洵,很多人会以苏轼和苏辙的父亲来定义之,因为这哥俩的确在文学史上有着鼎鼎
大名,其光辉都把老父亲盖住了。有人甚至误认为苏洵是在兄弟俩成名之后才成名的,似乎苏洵就是沾了兄弟俩的光,才能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一席之地。大器晚成的苏老泉能被列入八大家,当然不是靠着两个儿子的声望,其成名也稍早于两个儿子,当时的声名并不在俩儿子之下。事实上,他的才学足以让他在唐宋文坛上高居一位,一篇《六国论》,也在古代文坛熠熠生辉。他的散文成就,较之两个儿子,不遑多让,尤其是政论散文,高明更在两个儿子之上。
今天,我就来写写我对《六国论》的阅读感受。
有人说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地揭露和鞭挞。这话说得在理,《六国论》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篇文章虽在开头就直指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过是借古讽今,针砭时弊,达成深层目的。他老人家也根本不管自己的话能不能符合事实,能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顾着对自己的话来个自圆其说,把人哄住了,再来告诉人家,我这话深有所指。
苏洵的厉害就体现在这种自圆其说的能力上。我们都知道,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各有
异地结婚证怎么办各的说法,但谁也不敢说自己说的就是最对的,比如同时期他的那俩宝贝儿子也分别写了“六国论”,苏轼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出在“养士”的问题上,苏辙则把原因归结于六国内部不团结;而后世许多人则强调了秦国变法后的强大与六国因循守旧、互相侵压导致了秦国最终统一六国,也有人认为是民心所向的问题……说法不一而足,却很难归因到六国争相贿赂秦国导致被秦国吞并这一个切入点上。可苏洵就敢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并且说得头头是道,处处是理,似乎非如此就无其他真相。
我们来看苏老泉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他说韩、楚、魏三国因为惧怕秦国的强大,为了得到一时的安宁,于是纷纷选择割让土地给秦国,而秦国永不满足,于是土地就越割越多,“奉之弥繁”,秦国就“侵之愈急”,秦国越来越强,三国就越来越弱,三国被秦国吞并,“理固宜然”。你看,说得多有道理,你不把土地给人家,人家也就不能那么强大不是,你自个也不至于很快就变弱不是?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苏洵当然不至于这么片面,他不会不知道土地在古代不仅是生民之本,更是立国之本,三国的君主们断不可能“视之不甚惜”“如弃草芥”,把土地就这么轻易地给了秦国,并不缺少谋臣、武将的各国不会没有一搏的勇气。苏洵刻意避开了各国并非整体、彼
此间龃龉不断的事实,模糊了秦国于六国而言的强大。人有私心,国亦如此,他们妄想的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只希望秦国不来攻打自己,那么别人被削弱也就成了乐见其成的事情,甚至还想着趁火打劫,跟着秦国捞点好处,于是“合纵”之势,就只能在纸面说说。基于这点私心,各国捧出点土地,来转移秦国的矛头倒是有可能的,可真到动摇国本的时候,谁会不心疼,“抱薪救火”的傻子作为肯定是不至于的。苏老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认定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不去较真的人自然也就跟着他的话走,进而对他的说法深信不疑。
他说齐、燕、赵三国不赂秦国但也灭亡了是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看起来就更加有道理了。他不回避齐、燕、赵三国自己的错:你齐国自以为跟在秦国后面就相安无事,可人家灭掉五国后转过身来就把你干掉了;你燕国弱小,却用刺客之道,结果惹怒了人家,自然没好果子吃;你赵国本来国力强大,将相有为,本来能跟秦国掰掰腕子,奈何有始无终,最后沦于秦国之手。但他认为他们是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他又说他们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都是为韩、楚、魏三国所害,正是这三国的做法,使得秦国无所顾忌,集中火力拿下齐、燕、赵。一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颇有一针见血
的意味。可这样一来,苏秦他们“连横”的功劳,秦始皇强弓利弩的威势,秦国先祖们呕心沥血的余泽,就显得痕迹模糊了。苏洵一直强调六国应该合为一个整体来对抗强秦,这样他们可以互相支援,并且使得秦国心有顾虑,兵锋不敢轻指,但他不会不知道六国毕竟谁都不服谁,又各防着别人出黑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们都会选择趋利避害,他们或畏强秦如虎,或心存侥幸,或想要比权量力,又怎能在钝刀割肉的痛苦中作出极力的反抗,把所有的力量集中于对抗秦国?所以,哪怕苏洵自己恐怕也知道想要六国合力的思想天真得可爱吧?!但他用假设的方式,引导别人去思考六国合力的作用,将最优化的结果通过想象的方式呈现于人前,故意让人忽视其现实的不可实现性,也就让人为之点头同意了。
苏洵的高明体现在他以史为例,影射现实,力图达到讽喻、劝诫的目的,就像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样,政论家们写文章去勾连历史事件,绝不会只是为了挖掘历史的本质,他们都是笔有所用、意有所指,那些呈现在纸上的历史教训,只是他们借题发挥的由头,重点在于现实的借鉴意义,在于让某些人看到并看懂,以期改变某些人的不当做法,以此来改变国家、人民的命运。
那么苏洵的这篇《六国论》在当时又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稍读过宋史的人都知道,大宋王朝可实在没有大汉和大唐的风骨,“杯酒释兵权”后的赵家天子们似乎一下子就被抽掉了脊骨,对内加强集权,对外却显得软弱无力,莫说开疆辟土,连一度收回的“燕云十六州”在两年后就又沦于敌手,与周边民族的争斗那是输多赢少,生生地把一个强国变成别人眼中的肥肉,谁都想来啖下一口。“澶渊之盟”后,北宋王朝就一直向周边强大实力奉上“岁币”,并且这种以钱财买平安的风气是愈演愈烈,到苏洵那时,“岁币”已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副作用是越来越明显。此时的赵宋王朝,虽还不至于出卖土地来苟全自身,没到苏洵所说的六国以土地赂秦而自取灭亡的程度,但大宋每年为图安宁而付出巨额的财富、物资,在他看来,跟六国割地资敌的做法无甚区别。一方面敌国得到了巨大好处,就更能强大自己;另一方面自己负担沉重,莫说发展,就连安民都很难做到,于是国内矛盾更加突出,进一步削弱了自身。此消彼长之下,灭亡就被推上了日程。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正是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危险,于是争议不断。剪发技巧
作为一个有识之士,苏洵自然立场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他是极反对这种资敌自伤的做法的。可这个话不能直白地说出来不是?要是指名道姓地说出,那也太不给赵家天子和拥趸们面子了,被扣个“妄议朝廷”甚至“欺君罔上”的帽子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说忠言本就逆耳,若不委婉些,被听进去的可能性就越是微乎其微了。所以从历史中证据,同
时也以讽喻的方式来上达天听,也就显得更加妥当、更加有说服力了。
所以,尽管细究起来,苏洵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理由也是不够充分的,但他的高明在于他引导人去关注现实,从而使人忽略了对“弊在赂秦”本身的深究,不会去讨论六国破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想而知,当这篇文章问世之后,“心有戚戚焉”的同道们自然会为他张目,顺着这个思路更充分的理由,以期改变上位者的决策,而“岁币”的支持者们则急于安顿朝廷内外的人心,另理由去证明“岁币”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有利于国,绝不敢去论证“弊在赂秦”不是导致秦国灭亡的主因(因为哪怕是次要原因,那对国家来说,也是要不得的呀!)于是,在双方的选择性忽视之下,这一看起来并不高明的论断,就有了充分的市场,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在许多时代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由此看来,这种以史为鉴、讽喻现实的写法,还是值得推而广之的,哪怕那些篇章最终都遗憾地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用,没能在当时起到改变局势甚至挽救危亡的作用,但它们毕竟体现了那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他们参与政治的良知,体现了他们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也带给了后世许多有益的思考或借鉴,于是就有了存世的意义。苏洵的《六国论》,也因此熠熠生辉。怎么煲鸡汤好喝
横眉冷对千夫指全诗由此我也想到了更多。
我想到了清朝,当列强坚船利炮闯来并且索求殖民地时,有满清官员说大清幅员辽阔,给出区区一些土地,不伤根本,只要能够满足列强要求、不用武力相向即可,于是中国就渐渐丧土失疆,丢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于是香港、澳门就成了我们长期的痛,于是台湾问题仍然让我们头疼。我想到了近些年来,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因为领土的问题纷争不断,有人就说反正是边远苦寒之地,就算让给人家以安顿人心也好,犯不着到处树敌,这些“大方之人”,何尝想到这是一种卖国之举,他们何曾想到正是因为中国政府的这种“寸土必争”的强硬态度,才树立了我们在世界中的强大形象,才给国人以足够的自立自强的信心,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发展、国力的强盛。安宁,从来不是因为妥协得来的,而是因为你足够强大、足够坚韧,也是因为你无所畏惧、敢于拼搏。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来欺凌自己,以割肉饲虎的方式来苟且偷安,最终只会在别人的狂笑中失去自己立身处世的资本,被别人吃干抹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