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00个地名的来源
福州100个地名的来源
展开全文
1、西门
液晶电视选购指南西门是福州历代旧城中的明朝府城的城门。
2、 双抛桥
传说昔日有王氏男子与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门婚事,两人便于月夜在此桥投河自尽殉情自杀。不过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说此桥原名“合潮桥”,原先下接两条河流,与之前的另外一座桥“发苗桥”合称“双抛”。
3、 茶亭
为了方便城里到台江的行人,有僧人在路上搭盖一亭免费送茶、供人休息。现在的茶亭小学门口的亭子就是这个传说中的茶亭啦!
4、 洋头口
原来的台江有浦东、斗池、西洋、加洋等十八洋(“洋”是田地的意思),洋头口就是这十八洋的农田的路口,称之为“头”。
5、 达道
湖南旅游景点介绍达道取的是“达文里”的“达”和“下道”的“道”二字组成,下道就是以前的内河小码头,中下层贫民很多都在这里运输做生意。
6、 三叉街
三叉街就是下藤路、埔头下和埔尾三条路的交叉口。
7、 白湖亭
古代的时候这里有一个“白湖”,然后明朝的时候还盖了一个亭子,因此得名。结果现在湖也干了亭子也倒了。
8、 温泉路
温泉路这里当然是福州地区最著名的温泉聚集区了,旧时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澡堂,现在还有温泉澡堂和古三座澡堂。
9、 旗汛口
清朝的时候北京旗营抽调官兵和家属,南下进驻福州城。旗汛口就是兵营的大门口。
10、道山路
道山路因乌山上的“道山亭”而得名,乌山是道教胜地,上面还有纪念八仙吕洞宾的吕祖宫,山脚下还有纪念白玉蟾真人的白真人庙。
中星9号安装
11、南街
南街是旧时城里通往南城门的主干道,史称“南大街”,简称“南街”。
12、梅坞口
梅坞路曾在明朝时期广植梅树,绵延十里,因此得名。可惜于明末毁于战火中了。
13、麦园路
麦园路则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垦荒种麦的麦地,当然现在也没有了。
14、排尾
闽王王审知曾经在这附近派兵组成“竹排营”,也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意思。排尾就是“竹排营”最远的地方。
15、鳌峰洲
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洲地带。后来在康熙年间,福建巡抚张伯行将此地划归福州四大书院之
一的鳌峰书院所有,因此得名。
16、高湖
高湖可就不是湖了,原称是“高湖墩”,也就是小山、小土堆的意思。
17、螺洲
因为这里的地形很像一个青螺,加上有一座“螺女庙”,因此得名。
18、浦东
前面“洋头口”的解释已经提到了,是“十八洋”中的一洋。
19、洪山桥
西安附近好玩的地方洪山桥在洪山附近,因此得名。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洪山古桥历经几次重修,虽已荒废但尚存有桥墩。因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旧时的洪山桥光饼号称全福州最正宗的光饼。
给老师拜年短信
20、高峰桥
因附近的高峰桥而得名。高峰桥在湖头街附近,或者说是在西湖附近,目前依然还存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21、古三座
古三座处于温泉中心地段,曾经有三口相连的浴池,这三口浴池称谓“三座”,加上是古代的,所以叫做“古三座”。
22、仓前
仓前意为“盐仓前”,也就是以前存储盐的仓库。
23、龙潭角
龙潭角是仓山以前的古渡口,本名“龙潭窟”,相传古代有白龙居住于此地,而且还与四中里面的大庙山上的钓龙台和钓龙井相通。著名的女神陈靖姑的传说也和此地有关,陈靖姑在此地为普罗大众祈雨,便有了目前依然存在的“陈靖姑祈雨处”。
24、上渡
上渡自然也是古渡口,是长久以来的木材集散地,运输闽北来的木材。现在也变成了建材市场,倒很符合它的历史地位。
25、阳歧
阳歧在盖山镇,分为上阳歧和下阳歧,原来是因为此地位于高盖山的南坡,山南称“阳”,因此得名。这里是著名的翻译家严复的出生地。
梦见河流
26、中亭街
我们知道解放大桥的前身是宋朝头陀王法助奉旨建造的“万寿桥”,也就是俗称的“大桥”。建成后在中洲岛上建了一个亭子叫做“中亭”,后来又在北边筑了一座“泗洲亭”,由于交通方便,很快就形成了繁华的中亭街。
27、苍霞
苍霞为苍霞洲,古代是水域,后来淤积成为陆地。苍霞寓意“仓山的晚霞”,也就是说在这里可以观赏倒映在闽江水中的仓山的晚霞,因此而得名。“苍霞晚照”是明代南台十景之一。
28、五一路
五一路始建于1959年,于5月1日正式通车,因此得名。
29、十四桥
民国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创办了福州的第一条公路,此路从水部门、王庄
一直到台江万寿桥,沿途共计十四座桥。十四桥也就是编号最后的一座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