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语言策略——以杭州景区标识语为例
教育产业与教学实践
148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语言策略
——以杭州景区标识语为例
阮钰婷,陈白颖
(浙江树人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女网世界排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旅游业逐步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一大动力。为了更好的为外国游客
服务,杭州很多旅游景点都设立了英汉双语的景区标识牌。研究发现,当地旅游标识牌的传播效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等方面来分析景区标识牌译文,评估杭州旅游传播现状,并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提出建设性语言策略,以期促进杭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杭州的国际形象。立冬祝福语大全简短赞美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视角;旅游业发展;杭州景区标识语; 语言策略
一、跨文化传播与语言策略
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它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是规则。规则如何发挥规范作用就在于“文化”传播源和接收者对规则的理解,理解规则是遵循规则的前提,而规则的理解要在实践中实现。
语言具有行动性,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文化向外推广和不断扩散的必经手段,常以“表述”的形式牵引实践变革。要使文化传播主体理解规则就要设身处地的参与“语言游戏”。“语言游戏”的规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语境变迁,新语言的产生和“语言游戏”的展开不断变化着。
二、杭州的旅游传播状态
杭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旅游业是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杭州也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首批“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之一”。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和华东地区大型城市,杭州还以全国最佳旅游城市而闻名。
大学生贫困证明范文(一)旅游概况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基层政府卓越的治理能力。杭州政府自早期就重视旅游业和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发展策略。杭州景区道路指示标,标识语明显,交通体系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相比于过度追求商业化的旅游模式,杭州市的旅游景点设计与营销与可圈可点。近年来,杭州旅游业的发展一直秉持着“和谐,开放”的理念,游客在观景时不仅欣赏自然美,也深刻体会了各区域的人文情怀。
(二)旅游传播
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各种移动终端,智能设备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围绕开放,共享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了旅游大数据应用,推出了“杭州智慧旅游”APP和“在杭州”官方平台,既为游客提供信息,引导游客全方位的体验杭州,对城市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名片宣传也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015年,杭州启动了大使环球行活动,旨在提高旅游业的对外宣传效果,将杭州营销推入新媒体广告时代。杭州旅游外宣主要集中在三大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Twitter、You Tube。其中在You Tube上投放视频广告,在Twitter投放赞好广告,在Facebook上投放链接广告和赞好广告。另外,2019年,杭州市广电旅游文化局“相逢杭州”系列推广活动还通过邀请来自日本的旅游达人来杭州,同时也带着他们超过
80万粉丝的期待,共同揭秘杭州的魅力,各位旅游达人同时在新媒体微博,抖音,Instagram,Faceb
ook等社交软件记录这次旅程,据统计,五位旅游达人共分享了46篇图文,90条Instragram Story 向日本网友分享在杭州的旅程,共获得超过50000次互动和500多万次网络曝光量,同时,中国的旅游博主也在为推广杭州旅游不遗余力,在微博及抖音平台向网友展现了杭州的新体验,最终获得300多万条阅读和互动量。这一新型线上智慧旅游新模式和线下体验成为巧妙的联动,让杭州的热度在日本,甚至是全球市场持续不断升温。
三、杭州旅游标识语之语用失误
标识语,是指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信息的语言,包括指示牌,警示语,标语,路牌等。标识语的翻译与运用,往往体现城市整体素质和城市形象,及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两的偏旁杭州的标识语普及性较高,并以广告、横幅等形式在三大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Twitter、You Tube上投放。为更好地推进旅游景点的宣传,标识语还在推出的“杭州智慧旅游”APP和“在杭州”官方平台广为传播,以便游客的信息查询。然而,尽管这些标识语关注度高,其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是语言本身的失误,主要体现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
1.拼写错误。拼写正确是对译文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杭州很多旅游景点标识语中却频繁出现错误。例如:杭州二号地铁有一站是“人民广场站”,被译为“people square”,而比较准确的翻译应该是“People’s Square”。拼写错误不仅会影响游客的理解,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2.重复累赘。汉语中有很多词义重复的现象,英语作为刚性的语言,应该规避词义重复累赘,减少沟通过障碍。例如:RMB ¥100(黄龙洞),正确表达是RMB100/ ¥ 100
3.中式英语。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易受文化习俗,中式螺旋型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影响。这对跨文化沟通是非常不利的。例如:西湖区手划船处,“监督电话”被译为“Complaints Phone No.”正确的表达应该是“Supervision Hotline”。
4.语法错误。英语作为刚性的语言,景点标识语若没有严格按照语法规则翻译,对于游客理解信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例如:园区内另有其他可参与的演出(杭州农夫乐园),Park,the o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这样的表达明显破坏了汉语的句子结构,内容也不准确,正确表达是More participation that you can take.
教育产业与教学实践
149
5.用词不当。标识语中的用词不当主要是近义词混用以及词性乱用。例如老年活动中心(龙湖公园)Elderly Activity Center .这样的表达不规范,西方人很忌讳“老”字,在他们观念里“老”意味着衰迈甚至死亡。因此“Senior”年长的,就比较委婉,避免了直接说old 的尴尬。正确的表达是Senior Citizens Activity Center.再如安全是福,请勿溪水(龙湖公园)No playing in the water .这里的play 意为”玩耍”,既包括危险戏水也指正当的水中划船等,原文的意思是善意的安全提示,而译文则禁止水中一切娱乐互动,两者相差甚远。而正确的表达是No Wading.“wade”一词更为具体,游客也一眼就能明白。
(二)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是因不了解接收者一方的文化背景,选择了不恰当的语言形式,从而造成了语用失误。
1.礼貌原则欠深入。不够礼貌的标识语往往会给游客对景点产生不好的印象,更可能让游客对杭州城市产生不好负面的印象。例如:保护文物,人人有责RESPECT AND PROTACT THE CULTURAL RELICS,该处译文非常生硬,让人产生一种被动,被命令的感受。正确的表达是Please help protect cultural relics. 因此,标识语作为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应该凸显礼貌原则。
2.文化涵义不兼容。不同的语言系统总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若在表达中仅仅做到信息对等,而忽略文化差异,则常常引起理解的偏差。例如:杭州著名特产西湖藕粉被译为“lotus root starch”,但在西方“starch”是“淀粉”的意思,富含高热量且易发胖,所以外国人在不了解藕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使人
发胖的联想,而因此望而却步。较准确的翻译是“lotus root powder”。
北京冬奥会手抄报内容3.内容信息不对等。例如:杭州著名的“美政路”的路牌被翻译为“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Road”,直译过来即“美国政府路”,让人啼笑皆非。这样既起不到标识语该有的表意,指引的作用,反而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四、城市旅游发展之语用策略
(一)建立城市旅游标识语英译语料库
leica数码相机建议把《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作为最基本的规范标准,在杭州市进行推广应用,并逐步形成符合本地人文情怀和地方特的语料库,这是一个从理论出发又回到理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1.模仿、借鉴和创新。国标中有完全对应得表达,即可直接拿来使用,如Senior Citizens Activity Center.(老年活动中心);如果只有类似得表达,则就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如DANGER//High Voltage(当心触电),DANGER//Deep Water (请勿戏水,水深危险);如果不到可以借鉴得表达,就要按照西方国家得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进行创新。
2.建立符合杭州文化特的景区标识语语料库,包括特定得词汇,语法,句子。如北京建立了“英汉双
语标识语语料库”,上海也逐步开始建立“公示语英译语料库”。吕和发曾指出,一个景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完善的静态公共服务体系即公示语体系,那么这个国家再发展,这座城市再发达,都不过是大理石和混凝土的“都市丛林”,绿水青山的“僻壤乡野”。
为此,杭州市政府可以联合当地高校,利用高校优质的外语资源推进旅游标识语英译语料库的建设。一旦建立起城市旅游标识语英译语料库,既能快速,高效为翻译人员提供所需信息,也可以提高译者翻译的效率,质量,更能确保景区标识语译文的规范性和可接受性。正确而规范的标识语可以很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且也能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相反,不准确、不规范
的标识语会困扰外国游客,进而影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会阻碍中西方文化的顺畅交流。
(二)推进城市的跨文化传播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行业的国际发展中,不论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原本的助力变为阻力。对此,跨文化主义对景点标识语外宣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与文化平等相比,跨文化主义更利于不同文化间对话的展开,对缓解不同文化间的冲击和推进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推进中国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更有助益。
杭州在智慧旅游大背景下开展跨文化交流时应秉持开放交流,平等互助,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既要
了解游友的文化需求,也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差异,尊重他们的民族情感和宗教信仰,实现交流各方互利共赢。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都希望被认可和接受,也希望自主和区别。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个人和社会的双重身份。同样,景区标识语外宣中国文化不是单方向的文化推广,而是在尊重跨文化交际双方自身文化的前提下,完成跨文化交际的相互适应。旅游景点标识语外宣表达也只有同时具备共性和个性的双重身份,才有交流、沟通的空间。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城市文化传播应当把握好文化传播和文化适应之间的平衡,秉持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内涵,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融合创新。译者需同时兼顾“融入”与“差异”两个层次的实际,既要能够识别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要寻二者的共性,尽量缩小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心理距离。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融合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文化,产生了更多的文化碰撞,人们也因此面临了更多的时代性命题。一方面,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传播即时性,信息海量化,双向互动性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网站,社交平台,交互式新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的普及,丰富了传播渠道,加快了传播速度,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更拉近了传受双方间的心理距离,为以新媒体为介质的旅游传播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心理距离的缩短,可以帮助外国游客更好的认知旅游景点和城市文化,随之推进杭州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让世界文明得到重生,同时让社会产生了更多跨文化传播活动。新技术让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发展的机会,也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加强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
不断开拓传播渠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体系,以此保证传播效果。杭州也可以适当开展体验式传播活动,设立城市文化体验中心,为受众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文化体验环境,在游客们亲身体验式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加大信息监管力度
经过研究者调研发现,我们发现很多如例所说的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都有名无实,甚至有些标识语中文也出现了错误,这与其说是译者能力欠缺,不如说是工作态度的懈怠,对标识语的引导,传达信息功能的不重视,监管力度不够。因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做好宏观调控与规划,积极有效引导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景区的开发宣传工作不能直接扔给企业,要进行监督控制。同时地方政府要建立区域文化宣传品牌,比如“杭州智慧旅游”APP和“在杭州”官方平台,此类文化传播平台就有效的起到了宣传杭州,传播文化的作用。
随着自媒体形式的愈加丰富,消费者触媒的途径也因此发生了巨变,作为传播者应第一时间把握传播新趋势。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传播都可以在网络平台实现。因此当前的杭州品牌形象宣
教育产业与教学实践
150
传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自媒体的优势,利用媒介包围策略,将传播实现最大范围的覆盖。旅游管理部门要及时发现游客旅游的需求,增强旅游服务时自媒体运用的普遍性。如:有关Fecebook和和Twitter的粉丝调研数据显示,杭州专项的活跃粉丝体的年龄区间为18-34岁,这部分体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因此具有较高的出游可能性。因而官微在宣传杭州的内容上也要挖掘这部分体的兴趣点,设计相关线上活动,增加线上众的参与度,逐渐形成杭州口碑效应。应建立景区微博管理,景区,景区等。及时掌握游客的反馈信息,及时推送景区相关特信息和预警信息,对游客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抱怨与诉求做到迅速而人性化的处理。这一策略增强了游客对杭州城市管理的参与度,增强了游客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和谐有序发展,进而实现杭州城市形象的裂变传播。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旅游标识语作为明确城市身份和文化软实力的一大途径,其英译必将影响城市的国际化形象和跨文化交流。而语言转换行为不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
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但高质量景区标识语的译文是基于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文化基础之上展开的有效传播。在媒体和公众监督下,在跨文化主义的指引下,景区标识语将愈加准确而规范地推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郑剑委.中外高效外宣文本语言策略对比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19(2):P66-73.
[2]王鑫,李国金.“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地方宣传语言策略研究——以山西地方宣传语为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9(5):86-90.
作者简介:
阮钰婷(1999.12-),女,汉族,浙江杭州,浙江树人大学本科在读。
陈白颖(1973.11-),女,汉,浙江杭州人,硕士,副教授,工作单位: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20R420007成果。
业的管理水平。
2.融合科技的优势,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性水平
科技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它为企业的高效运转提供源动力,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整合企业内
部科技实力是发展的关键,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机制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还能够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东电力工程成功的档案精益化管理模式首要否决自己的弱势,以强带弱促发优势的最大化。根据整合业务作业的能力,在提高整体的技术协作水平的同时,从整体化的角度出发,为技术创新以及思想转变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力。
3.对档案管理设备的使用
如今的机械化作业频繁出现在工程上,同时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先进辅助设备。对于设备的使用,要注意统一管理以及及时检测。要从根本上减少假冒伪略产品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的帮助到企业的档案管理。
(三)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推进精益化管理
管理的主要操作者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低素质已经成为阻塞力,要维系一个企业的全面性发展,整体性提升,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打造更适应企业整体发展的技术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贯彻落实精益化档案管理最重要的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实力。必须全体一直协调,面向科学的发展观,培养高素质
管理人才。山东电力工程成功的档案精益化的管理模式以“三纳入、四同步”为管理目标,推进管理工
作循序渐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从现代企业构建精益化档案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通过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为本,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从而加强员工的专业性,提升员工对于技术性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技术化以及管理模式创新已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要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与这两项标准密切相关,企业精益化档案管理要从思想方面着手更好的切入企业发展主题。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市场的发展主题,更快速的站立在发展的前线,使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宁,苏瑞婷.基于信息化背景的企业档案管理改革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20(02):47-49.
[2]陈燕宁.现代企业档案人才队伍构建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05):44+46.
[3]王巍.知识管理视角下构建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新模式[J].现代企业,2018(02):36-37.
[4]刘淑杰.试论构建现代企业新的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J].兰台内外,2014(01):60.
上接(第94页)
上接(第119页)
合同收入的基础。而因为总包与分包的工程变化合同变更行程
的收入不属于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已在合同中签订的合同总金额,而是在执行过程当中进行的变更原因形成的追加收入,这部分追加收入通常由和第三方分包公司进行额外合同的签订。在签订这样的合同时,需要会计核算合同变更增加的收入,是否满足客户能够认可变更,且收入能够可靠计量这两种条件,在这两种条件经过会计核算后,第三方的分承包合同才能够生效,后续的工程建筑才能够得以发展[3]。
根据《建筑法》和《合同法》中对总承包人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规定,合同成本不包括在分包工程的工作量完成之前预付给分包工程的款项,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切实分析,针对工程的进度进行进度款的支付,构成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所以来总包工程应该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尽管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与自己承建的工程做成相对应的同样处理,保证总承包的收入与成本透明化。在会计的结算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分包差额扣除的合法性问题,因为在原先营业税存在条件下,分包工程和过去一样,强调分包方必须具有建筑施工业的资质,而在现如今营业税的更改之后,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工程再进行
分报时,没有资质条件,税务机关不能自行认定违法分包或转分包,仅通过这种分包而否定纳税差额
扣除税收的待遇是片面的,也是不完全正确的,需要和具体的实践过程进行联系,要求对待主体业务避免分包,对待劳务作业可以分包,但是要注意承包公司的劳务资质健全且专业。
总结:总的来说,合同分包业务税务处理和会计核算需要根据政策而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合同中已有确定的支出项目,按照不同税目进行核算比例,从而保证在金额符合预定合同计划的情况下,工程能够平稳顺利的进展完成。
参考文献:
[1]寇海燕.探讨工程总承包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4(05):139-140.
[2]翟洪忠,张家文.业主代征税金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总包与分包差额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之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2):90-94.
[3]张海亮.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分包业务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探析[J].纳税,2020,14(15):37-3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