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师范生的培养路径
作者:***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31期
[摘 要] 师范生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师范生存在的性别比例失衡、教育情怀浅薄等突出问题,宜结合当前的新高考改革予以解决。新高考改革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选科策略和职业规划。因此,高校需要与高中密切合作,贯通人才培养与选拔的一体化,切实培养好、选拔出一批真正适合教育行业的明日之师。
[关 键 词] 新高考;师范生;师范教育;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10-02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更加迫
切地需要一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富有教育情怀的人民教师。因此,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师范生的培养。特别是近年“两会”上,都有不少关于师范生培养的相关提案,旨在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然而,师范生的培养依旧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未来培养更多优秀教师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师范生存在明显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这也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师资性别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自2015年到2019年,小学女性教师的比重已经从63.73%逐步上升至70.02%。这也与当前师范生中女性比例高居不下的情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师范生存在着能力良莠不齐、教育情怀浅薄等问题,这也影响到了其日后的职业选择。因此,对师范生进行思想引领和情感培育,练就深厚的师范生基本功,营造丰富的精神世界格外重要。[1]
总的来说,想要切实解决当前师范生存在的相关问题,就离不开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想要切实深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发展困境,就必须结合当前的高考改革趋势,从其招生源头入手,对师范生的招生机制,乃至高中生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未来的优秀人民教师,推动我国社会更好地发展。
中考自我评价
二、新高考对学生培养的新要求
当前的新高考改革,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机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需要进一步厘清当前新高考对学生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母亲节日快乐祝福语简短 (一)突出综合素养,注重全面发展
“唯分数论”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大顽疾。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课内知识。特别是2020年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更是提出了要“破五维”,更加注重过程评价等,这就成为影响今后高考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固然当前的高考改革已经打破了过往“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大大降低了考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了考生的容错空间,[2]但是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信息搜集与处理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突出学生知识记忆、思维训练、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依然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二)选科全面考虑,提早职业规划
选考科目改革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选才,推动了高校招生与培养一体化。[3]当前的“7选3”“6选3”等多种选科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主权,看似是给予了学生更加充分的自由选科空间,实际上选科的自主权却受到一些隐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学生在选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所选科目的难度以及自身的兴趣、专长,这也使部分科目在高考选科当中出现了“遇冷”困境;另一方面,由于选科的组合更加复杂多样,高校在招生时也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一些选科的招生限制。因此,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选科制度,学生更需要全面考虑自身的能力、兴趣、报考限制等,这样在实际上将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专业选择问题前置,需要学生在高一时就要提早对未来可能就读的专业、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规划。
dnf武器强化技巧 三、新高考背景下对师范生培养的可能路径
据前文所述,当前的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贯通了高中学生培养及高等教育招生的路径,避免了人才培养和招生需求相脱节的局面。因此,想要进一步解决当前师范教育当中的相关问题,就务必要紧紧围绕高考改革提供的相关有利条件,进一步优化当前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新高考背景下,当前的师范生培养应进行以下改革。
(一)密切高校与高中的合作,进行针对性的选科指导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与高中需要进一步密切合作,才能确保高校选拔出自身需要的人才。对于师范院校而言,能够在高中阶段培养出一批对于教育事业具有浓厚情怀的明日之师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高校和高中从以下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选科指导和相关教育。
1.切实开展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
当前高考选科制度下,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针对我国教师流失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在2010—2013年间,我国农村教师的流失率高达30%,也不乏许多刚入职的新教师。[4]究其原因,这与部分教师缺乏职业规划,对于相关职业的实际工作了解不足有重要关系。因此,高校与高中需要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结合高中校本课程当中的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中的职业体验,以及高校在部分学校开展的实习、见习、团辅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相关职业,培养出一批具有教育情怀的师范生。
2.开展有针对性的选科指导
当前的选课制,其排列组合形式多样,而各高校对于不同科目的报考专业限制也不尽相同,就很容易造成相互脱节的问题。因此,在密切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高校应当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主题交流活动等形式,对学生的选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更应密切参与其中,积极鼓励学生选择有利于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科目,重点引导男生在所选科目中探索日后教书育人的可能性,从根源上增加未来教育行业当中男性从业者的比例。
(二)改革单一的录取方式,筛选师范生质量
不少学者在高校的专业培养对策中,都提及要优化当前过于单一的录取方式,从而精确筛选出更加符合高校相关专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当前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也需要对师范生的录取方式进行针对性改革,以对师范生的综合质量进行初步筛选。
1.巩固和优化当前的公费师范生体制
我国原本推行的公费师范生制度,有效筛选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师范生,但也存在部分公费师范生是为了所谓的名校情结才选择报考的情况。基于此,一方面高校要在公费师范
生录取时采用更加严格的筛选手段,如延长服务年限、提升违约成本等硬性手段剔除部分不具备教育情怀的考生报考;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和政府密切合作、深入沟通,推行更加具有地方特的公费师范生招生和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公费师范生的吸引力和支持力度,让公费师范生制度惠及更多需要的优秀学生。
2.建立高考录取的多重筛选机制,优化师范生结构
感动人生 面对当前师范生还是依据考试分数进行录取的问题,师范院校可以建立多重筛选机制,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拔。一方面,师范生院校在政府的协调下,在社会的宣传下,在高中的配合下,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对有报考意向的学生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估,计入,在其报考师范院校时作为筛选和考查的一项依据和标准,便于选拔出更多具有教育情怀的师范生。另一方面,有必要时高校也可以针对急需男生的教育相关专业进行分性别录取,在保证女生的报考权利不受侵害的同时,有意识地招收更多男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当前师范生当中极度失衡的性别比例,逐步改变社会各界对于男生从教的偏见,并最终提升男生的报考意愿和数量。
3.入学后进行再度审核,适度放开专业流动
我国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以及研究生招生,都较为普遍选择在入学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试、复测等审核工作,对于严重不合格的学生予以退学处理等。对此,师范生的选拔体制也可以借鉴其中一部分内容。在入学后,可以对师范院校各专业的学生进行再次审核,包括基础知识、教育情怀等方面的问卷或访谈等。对于那些强烈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非师范生,以及对教师行业表现出较强抗拒的师范生,应该给予其转专业的机会,适度放开专业间的流动,避免出现学生由于抗拒自身专业,影响其发展前途的情况。
自制葡萄酒的酿制方法 四、小结
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男生更愿意选择数学、化学、材料等理工学科,而女生则更愿意选择师范、外语、文学等人文学科。[5]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当前的师范院校当中,普遍存在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甚至男生数量不足女生的一半。与此同时,师范生也存在缺乏职业规划、教育情怀不强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质量,不利于为我国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民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我国新高考改革的趋势,深化高校与高中的密切合作,以学生的选科、生涯教育等作为切入点,以改变当前单一的师范生录取模式为抓手,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密
切关注和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未来必然会有一批性别结构合理、教育情怀浓厚、教学本领过硬的师范生步入教师岗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猎头公司一般怎么收费 参考文献:
[1]張立平,王德洋.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思考[J].山东高等教育,2020,8(2):88-92.
[2]边新灿.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的回溯、反思和前瞻[J].教育学报,2021,17(1):130-142.
[3]黄凌梅,钟秉林.新高考选科“遇冷”的制度主义分析:以物理学科为例[J].教育学报,2021,17(1):100-109.
[4]刘胜男,赵新亮.新生代乡村教师缘何离职:组织嵌入理论视角的阐释[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Z2):78-83.
[5]马莉萍,由由,熊煜,等.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基于全国85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5):36-42.
◎编辑 郭小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