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背景 人有生老病死,现代社会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关于“生”、“老”、“病”的教育,唯独关于“死”的教育非常缺失。或许,是我们中国对死亡的忌讳使然吧,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成为中国人回避死亡问题的开端。
正是在这种避谈死亡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青少年死亡意识淡薄,不敢面对死亡,或者漠视生命。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他人或其他物种的生命:近年来,中小学生以至大学生自杀自残(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他杀,虐杀动物的事件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件就有:上海复旦大学女研究生自杀事件、马加爵事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等等。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到达了何种地步。由是,生死教育在我国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一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
1.国外生死教育起源以及现状
对于国外生死教育现状,由于美国是最早兴起死亡教育的,我在此就以美国为主介绍国外
的生死教育。
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死亡教育的起源: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哈布特· 约翰发表的一篇对美国丧礼和殡仪馆制度评价的文章,而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Herman Feifel于1959年发表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The Meaning of Death);而在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杰·唐纳·华特士,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死亡教育开始逐渐兴起:从幼稚圆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到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可见死亡教育课程、座谈会、研习会不断的开设举行(直至1973年,美国已有600所大学设有死亡教育课程,1976年已有1 500所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此后,国外许多国家相继效仿美国,推行以“生死教育”(Lifeand death Education)为主题的教育实践,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如在英国提出了“呼应课程”,所谓“呼应课程”就是教育要顺乎学生成长和发育的规律。澳大利亚悉尼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而在日本教育界则是提倡一种“余裕教育”,试图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恢复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此外,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日本政府于1989年新修订的《教学
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敬畏的观念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2国内生死教育现状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对于死亡是十分忌讳的,人们教育青少年理想、信念、目标、知识等等,却很少谈及死亡。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对死亡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及思考。而对死亡的无知使到青少年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极端的恐惧,面对死亡的威胁往往不知所措,缺乏自救能力,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发生。更有甚者,根本不把死亡当作一回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更残酷的对待他人的生命:自杀,各种校园凶杀案的发生说明了这一点。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内地并未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死亡教育;而是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研究,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更不用说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意义等,总体上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英语提分。就笔者而言,若不是本次选修课,根本不知有生死教育这一回事。哈萨克族服饰>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当然,中国内地生死教育开展的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中国内地死亡教育起步较
晚,发展相对落后,其现状不容乐观。但是由于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轻生的事情屡屡发生,使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专家意识到对于青少年的生死教育已刻不容缓。“对于死亡的忌讳并没有给一个个生命如期带来吉祥和幸福,相反的对于死亡的无知和愚昧却将许多人带入了死亡的深渊,也让许多的生者无法疏解对死亡莫名的恐惧。”同时期待着有朝一日“死亡教育能走进课堂,并且受到热情而又坦然的欢迎,就像欢迎生命的诞生!” (《中国青年报》2002年2月1日版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关于青少年自杀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二 国内外生死教育发展趋势
由于国外的生死教育起源较早,并且其与我国不同,在推广时比较深入社会,有比较广泛的众基础。从华特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村”(Ananda Village)以及阿南达生活智慧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开始,几十年来,他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波及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因而生死教育在国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所以国外的死亡教育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笔者认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是保持一贯的水准。
对于我国国内的生死教育的发展,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较为滞后,笔者则认为它会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家长和专家会因为现在社会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漠视生命的问题对生死教育日益关注。
此外,定期存款提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中已蕴涵着深刻的生命教育内容。新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首先在辽宁、上海等地开风气之先。2004年12月,辽宁省教育厅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以此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全省各中小学校不仅要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还要配备专门教师、专门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推动全省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2005年6月17日,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对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生命教育原则、生命教育内容、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做出了详细的规定。2003年4月8日,湖北省教育厅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日益突出问题,专门组织召开了有全省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据了解,这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专题大型会议。2005年12月11日,湖北省地方教材《生命教育》通过“立项初审”,并拟由人民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联合出版。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一套三册“生命教育丛书”(王北生等,2004;等,2004;刘济良等,2004),南京师范大学申请重点科研项目(冯建军,2004),另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医药类大学开设了生死教育这一门选修课,旨在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还有,现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临终关怀、艾滋病等方面的志愿者,以及关爱动物的一些民间组织,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唤醒人们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由此可见,生死教育在我国正悄然走来并有勃然发展的趋势。
三 总结
移动服务密码总的来说,国外,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死教育发展相对成熟,而在中国,生死教育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可喜的是近年许多有识之士和学校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逐渐认识到生死教育的重要性,生死教育在我国正悄然走来并有勃然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章文献
)[Z].2005 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 郭成,于锡金,郭熹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31卷
生命教育课程设计讲授提纲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 刘宣文
青少年生死教育 鄭冰兒
和平精英怎么打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 钮则诚 (台湾)铭传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