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学术探讨
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赵金萍 张馨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社会安全事件,分析其特点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社会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建立社会安全事件危机预警机制、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传播主流舆论意见领袖的观点、把握好社会安全事件新闻信息传播的时度效。
关键词:成语解释
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策略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9-0074-02舆论引导和舆情管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
代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人们的思想多元化,热点事件频发,在一些不断出现的如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天津港爆炸、青岛天价大虾、空被害等社会安全事件中,如何引导社会舆情良性发展?新媒介技术的快速更迭换代使网络舆情迅速形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引导和疏散,就会加深社会危机或酿成新的隐患。作为政府、社会、民众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从业者的舆情素养直接关系到舆情发展的态势及走向。做好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是缓解或化解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社会安全事件的特点
社会安全事件即人为造成的破坏性重大或敏感事件,如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等。社会安全事件一般都具有破坏性、不可预见性、影响广泛性。
破坏性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可预见性是指在人们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社会的有序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发展受到干扰。虽然有些突发事件存在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由于真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难以准确预见,仍具有不可预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发生地,而是通过互联网跨地区扩散和传播,波及各个地域,形成广泛影响。社会安全事件导致社会秩序紊乱,引发公众心理的不安和恐慌情绪,对公众的基本三观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影响。在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要重新审视以往的体价值观念,关注体中的个体,做到疏导、预防事件的发生。
二、舆情现状分析
舆论(Public opinion)的概念产生自近代法国思想启蒙时期,是人们为了调整社会关系、反映利益诉求而公开传播的、具有相对一致性和一定影响力的态度、情绪和意见。舆论有公开性、公共性、可评价性、扩散传播性、层次性和可测度性、流动性等特点。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爽肤水销量排行榜10强近年来,全民关注的一些热点舆情、社会安全事件背后都有公众情绪的力量。这些事件之所以迅速成为热点舆情事件,在于事件触动了网民情绪,加速了舆情在微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扩大了影响范围。在微媒体时代,再小的事,只要触动了社会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引发全民讨论,形成热点舆情。
1994年,同志在讲话中提出:“我们的宣传
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
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社会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处理要遵循国家的政策,助力国家的安全稳定。要注意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二者相辅相成。事件处理要科学合理,事件的当事人应得到合理的对待,舆论会产生好的效果;舆论引导的切入角度好,信息的发布及时准确,事件也会处理得好,减少后期的隐患。
三、社会安全事件舆情管理策略
(一)建立社会安全事件危机预警机制一是要想舆情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树立舆论引导意识和主动引导的观念。二是建立包括数据开放、政策解读、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在内的舆论引导机制,有效引导舆论。
舆情预警机制针对预警对象、信息等展开全方位的监测、分析与综合判断,及时识别现实性、可能性的危机因素,便于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突发性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及时收集信息,掌握信息收集的方式方法,关注突发事件发展动态,把握舆情的发展方向,从不同行业与阶层全方位搜集信息。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中国医药品牌建设舆情信息数据库、典型案例库和典型案例分析制度。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型智库的趋势,把握网络舆情研究走向。分析典型的舆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常态化监测,在事件未发生前做到预判,从制度上、思想上进行预防。(二)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一是成立媒体记者接待处。做好各类媒体记者的接待工作,使其形成相对统一的导向。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不利于和谐发展的言论加以正面引导。三是推进新闻发布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发布观念问题和制度问题。三国人物名字
面对社会安全事件,相关组织单位应持正确的态度,快速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展开深入的调研,制定相应的对策。面对公众的质疑,要用良好的态度及时回应社会大众的诉求,做好与社会大众沟通的工作。在社会安全事件的信息公开中:一要勇于披露事实,不能避重就轻,特别是在涉及伤亡人数等问题上;二要放低姿态,真诚回应民众质疑;三要善于将舆情引导到正面,积极召开新闻发布会,避免事件不断发酵,形成不当言论。
(三)传播主流舆论意见领袖观点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