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态园策划实施⽅案
农业⽣态园策划⽅案
1 项⽬基本情况
教师师徒结对总结1.1. 项⽬名称
农业⽣态园
1.2 项⽬承办单位情况
承办单位:农业发展
项⽬负责⼈:王洪友
:
1.3 投资估算与资⾦来源
根据新规划设计⽅案第⼀期项⽬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已经⾃筹1000余万元⽤于项⽬建设。拟引进资⾦4000余万元,希望对⽅以现⾦⽅式出资。
本⽣态观光园区按原规划设计总投资:2060万元,经权威评估公司评定项⽬价值:4662.64万元(北京廉明资产评估⼆00⼋年七⽉⼗四⽇)。按新规划设计第⼀期总投资:5000万元,项⽬价值:1.2亿元(附新⽼规划预算对照表)。
利⽤外来资⾦⽅式:
定额回报、合资、合作等多种⽅式。
1.4 项⽬前期⼯作进展情况
该项⽬于2003年开始筹建。现已修建完成:围墙、古烽⽕台70%、⼤雄宝殿基础已完成、地下防空洞已完成50%、⼭门主体已完成、农家院共五套其中两套主体已完成另外三套基础已完成、5千⽴⽅⽶⽔
库已完成、园区⼰植树2万株、果⽊采摘园、两侧⽿房、⼭门台阶已完成、三相电源⼰到位。现已投⼊资⾦1000余万元。
2 项⽬概况
该项⽬是经省、市发改委批复备案的在建设项⽬。依靠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建成后集旅游观光、休闲
、娱乐、农林牧渔为⼀体的⾼科技农业⽣态观光园。总占地⾯积1730亩(第⼀期230亩,⼆、三期⾄⾼速公路约1500亩)。计划设⽴绿⾊产品⽣产基地,改造荒⼭野岭,建设景观,发展农、林、苗、果、鱼养殖,建设成⾼效农业⽣态观光园。
市农业发展明代烽⽕台景区是集古代建筑、农林于⼀体的农业⽣态观光园,距享有盛名的盂姜⼥庙景区仅1.5公⾥,作为该景区的延伸,该农业⽣态观光园项⽬将有⼗分强劲的旅游、观光吸引⼒。
感悟人生的经典语句本观光园具体建设项⽬有:
1、修复古建古代烽⽕台(在不影响古建前提下加装现代电⼦技术体现古代狼烟效果)
2、建设地下防空⼈防⼯程(建设⾯积约5000平⽅⽶,战时⽤于⼈防⼯程使⽤、平时加装迷宫设计⽤于旅游娱乐)
3、畜牧业养殖⽰基地。其中建设现代化猪舍20间,⾯积约为1500平⽅⽶;⽜舍10间1300平⽅⽶;驴舍10间1400平⽅⽶;鸡舍50间2000平⽅⽶;鸭舍2000平⽅⽶,鸽舍1000平⽅⽶。
4、养鱼池6座,⾯积1000平⽅⽶。
5、蔬菜⼤棚20个约20000平⽅⽶。
6、各种果树2万株(采摘园区)。
7、各种观赏性树⽊1000万株。
8、各种花卉、绿地16000平⽅⽶。
9、各种树⽊苗圃5000平⽅⽶。
10、修建⼈⼯湖、⽔⾯⾯积6000平⽅⽶(设凉亭,游船等设施)。
11、修建古代⼋宝琉璃井。
12、修建具有独特的农家院5套(每套11间,格局为五正六厢)。
13、建设⼤雄宝殿,⼭门等设施。
14、⼭门西侧建设⽔晶宫饭店(采取地下⽔晶宫式⼤厅,⼆楼设雅间,具有⼭⽔,瀑布,使整个饭店多功能化)。
15、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沼⽓池。
16、建设20千⽡风⼒电站。
17、建设⼉童乐园。
18、⼩型污⽔处理设施。
19、⽯磨⾖腐坊200平⽅⽶。
20、⾃制散酒坊300平⽅⽶。
21、监控指挥中⼼200平⽅⽶。
本园区建成后集观光、休闲、娱乐、农林牧渔为⼀体的⾼科技农业⽣态观光园。它的建成将为美丽的⼭海关添加⼀座风景迤逦的旅游景点,⼀定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将进⼀步推动⼭海关旅游业的发展。
3. 项⽬可⾏性分析
3.1 政策优势
根据市的旅游⽴市的发展⽅针,将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具有丰富多彩⽽⼜独具特⾊的历史⽂化和⼈⽂景观。连⼭踞海,旅游资源丰富,已成为京、津两地游客休闲度假的⾸选之地,被称为“京、津后
花园”。旅游开发是⼭海关的优势所在,古迹荟萃的古城有许多景点有待开发,⽽古建筑烽⽕台是与万⾥长城天下第⼀关、孟姜⼥庙等同期的古代军事、⽂化布局⽂物,因为年久失修⽽被⼈忽视未及开发的⼀个极有潜⼒的旅游景点。
市制定了相应的旅游规划,积极谋划探索假⽇游、⼯业旅游、农业⽣态游、筹办国际长城⽂化节和之春旅游联谊会,增开旅游专列等,努⼒扩⼤旅游外延,缩短旅游淡季,实现旅游⼈数和旅游收⼊持续稳定的增长。
3.2 区位优势
景区坐落在省旅游城市市⼭海关区境,东临交界102国道,北临京⾼速公路。南有中外闻名的孟姜⼥庙;⾄⼭海关区北外环路边。依⼭傍⽔,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市⼜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夏季有700多万游客来此度假避暑,加上该市的200万居民,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
3.3 满⾜⼈们⽣活需求
是我国⾸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实⼒和⼈民⽣活⽔平都得到了极⼤的提⾼,对精神⽂化⽣活的要求也提到了新的⽔平,尤其是近年法
定节假⽇的增多,居民有了更多的精⼒和时间进⾏休闲和娱乐,每到周末合家到公园或市郊游玩已是最基本的⽅式,⽽我市现有的公园和市郊景点已经不能满⾜居民⽇常的⽣活娱乐的需要,因此,修建⼀个别具特⾊的农家乐性质的娱乐场所是符合市民的⽂化⽣活需要的。
当今社会,竞争的⽇益激烈和⽣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都市中的⼈们越来越羡慕闲适的农家⽣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不再只是出现在⽥园诗中,更成为当今社会⼤家向往的理想⽣活。在忙碌的⼯作之余,在⽥园牧歌⾥放松⾝⼼正成为众多都市⼈的⽣活之选。
农业⽣态园以发展特⾊农业、观光农业、乡村⾷宿和休闲娱乐为基本保障,以农家乐为特⾊,以全⽅位、多功能的系列⽣态旅游体验为经营⽅式,将旅游和农家乐开发组成有机整体。利⽤固有的⽂物古迹、⼟地资源、特⾊建筑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成为能集吃、住、购、游、乐、娱为⼀体的,极具特⾊的休闲农家乐。以农家乐为主题已经成为现在旅游时尚,怎么样花钱买个乐是每个游客的⼼愿。让我们⼀起⾏农村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观农村景、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学农家活,最终达到健康、休闲、养⽣的⽬的,之⾏必将成体验之旅、快乐之旅,健康之旅。
3.4 旅游环境
随着⼈民⽣活⽔平的提⾼,旅游已成为⼈民⽣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扩⼤需,采取了增加公休时间等⼀系列措施,旅游已成为国民经济⼀个新的增长点,成为新兴的产业。
市是全国甲级旅游城市之⼀,是有名的“夏都”,旅游资源⾮常丰富。
旅游业是市优势产业之⼀。古城⼭海关是古代城防建筑,万⾥长城从这⾥⼊海。这⾥的长城绵延起伏,雄关耸峙,如虎踞龙盘控制海陆咽喉,以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别具⼀格的组合⽅式,情景交融的构思寓意,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构成了具有⼭、海、关特⾊的旅游胜景。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开辟了黄⾦海岸、南戴河、碣⽯⼭、天马湖、祖⼭等旅游景点,构成了19个旅游区、40多个景点,形成了⼭、海、关三⾓旅游经济带。为了提⾼旅游品位,缩短旅游淡季,市已开办了假⽇游、⼩包价、特价游等特⾊旅游活动,市已成为⾃然景观与⼈⽂景观交相辉映,道路畅通的旅游城。
3.5 丰富市旅游资源
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都属于传统旅游产品,农业⽣态园的建成,将进⼀步丰富市的旅游资源,改善市的旅游环境。
以北戴河滨海为特⾊,⼭海关历史⽂化古迹为依托的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何使的旅游淡季不淡,⼀直是旅游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态园设有四季植物展馆、娱乐设施等不以季节为制约的观赏、游乐项⽬,能够从⼀定限度地缓解旅游淡季游⼈⽆处可玩的状况,尤其是市民⽇常娱乐的要求。
3.6 适应旅游发展需要
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直围绕着⾃然景观和历史资源⽽开发,以旅游观光为主,为旅游产品的基础层次。单纯的观光性质的旅游并不能吸引游客重复旅游,这也是市乃⾄全国旅游业经济效益不⾼,旅游收⼊⽔平较低主要原因。⽽⽬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已逐渐由表及⾥转
向挖掘⽂化涵,旅游经营⽅式和产品结构正在发⽣结构性和阶段性变化,旅游产品正由传统的列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以全⽅位适应现代旅游消费,出现了以下变化:
a传统的观光性旅游向专题旅游转化,如度假旅游、⽣态旅游、⽂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b静态列式旅游项⽬向动态参与式旅游项⽬转化;
c被动式旅游向主动式、⾃助式旅游转化;
d单⼀主题旅游向多元化主题的个性旅游转化。
为适应这⼀变化的新形势,农业⽣态园在市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拟建设⼀个以⽣态植物观光、娱乐、⼤众动态参与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态旅游公园。
4. 市场分析
4.1旅游现状
具有三⼤旅游系统资源:历史⽂化古迹、⼭川湖泊、⼀百多公⾥的海岸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参与型旅游”越来越被⼈们重视,现代⼈越来越注重接近⾃然、亲⾝体验、亲⾃参与的旅游⽅式,⽽不仅仅满⾜于观光旅游。⽬前集发农业观光园在国已经享有盛誉,就是⼀个可以借鉴的成功典型事例。
4.2 旅游⼈⼝分析
城市⼈⼝68.7万⼈,郊区⼈⼝197.6万⼈。游客⽐例按10%计为26.6万⼈;50km半径1283万⼈,游客⽐例按2%计为24.56万⼈。
外地游客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进⼊游客约600万⼈以上,
途径主要为铁路、公路、航空。其中铁路途径约占61%,公路途径约占38%,航空途径1%。游客主要集中在暑期四个⽉。
4.3 客源规模预测
根据市旅游部门预测,⾄2010年,我市旅游客源⼈数如下:
根据前述客源市场分析,当地⼈⼝(含三区四县)266.3万⼈,300公⾥地理半径⼈⼝约6000万⼈,外地游客每年进⼊的游客均在900万⼈以上,主要集中在暑期四个⽉,若按1%游客来园参观游览计,则年游园⼈数约10万⼈。另考虑本地⼈⼝的(三区,四县)来园游览,则农业⽣态园年可接待40万⼈。
4.4 客源市场的潜在优势
近年来市加强了旅游规划,制定了增开⾄、、等七城市旅游专列,开辟⾹港和俄罗斯市场,利⽤中央电视台和互联⽹加强对外宣传,京⾼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北京、天津、、游客来市的时间,这些措施构成了市旅游客源增加的潜在优势。
另外,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式的逐渐好转,⼈们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双休⽇及节假⽇的增多及我国加⼊世界经贸组织等,尤其是春节、五⼀、国庆节等⼤假的设⽴,国家积极⿎励消费,假⽇旅游消费意识已深⼊⼈⼼,为扩⼤游客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旅游淡季的缩短、游客的增加已是必然趋势。
5.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5.1 设计原则
a 在充分利⽤、保护现有⽂物古迹等景观资源,改善环境的前提下进⾏开发建设。
b 积极开发与推出新的旅游项⽬,突出新意,强调参与,满⾜现代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配合全民健⾝运动,⼒求实现让⼈们远离现代都市⽣活的“喧嚣与躁动”。
c 在充分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向新世纪,满⾜不同年龄和消费层次的需求,为⼴⼤市民和国外游客提供⼀个理想的寓教于乐的休闲胜地。
d 集娱乐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体,实现旅游、农业和⽂化的有机统⼀。
e 充分结合当地的⾃然环境,组织、建造园区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之成为有机统⼀的整体。
f 在强调优美的绿⾊环境的同时,创造便于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良好条件。
g建成⽣态园与游乐园相结合,集⽣态性、观赏性、知识性、趣
火炬之光2洗点水味性、健康性、参与性⼀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休闲、游乐场所。5.2 功能分区
5.2.1 ⽣态保育区
以⼭区原始地形地貌为主体,旨在为游客提供⼀个⽆污染的良好⽣态环境,顺应⼈类对⼭⽔的亲和性,满⾜游客特别是城市的游客反璞归真、回归⼤⾃然的需求。
5.2.2 史迹保存区
史迹保存区有两处,⼀处为边墙⼦烽⽕台,另⼀处为⼋宝琉璃井。两处古迹留下不少的故事与传说,是不可多得的⽂化旅游资源。
⼋宝琉璃井⾄今依然有清澈的⼭泉冒出,在半⼭腰⾥有泉⽔涌出,也是不多见的奇妙在⽔⽂地质现象,
也伴随着怪异的传说在⾥⾯。
烽⽕台,亦称狼墩,狼、烽堠。主要作⽤是传递军事警报。烽⽕台⼀般建在⾼处,台上备有柴草、狼粪、硫磺、硝⽯等物,⼀旦发现敌情,昼则举烟,夜则举⽕,夹以⽕炮,依次传递,使千⾥防线迅速传报,形成了⼀个严密的防御通讯⽹络。
⼭海关附近烽⽕台有三处,即边墙⼦烽⽕台、欢喜岭烽⽕台、道庄烽⽕台。现仅边墙⼦烽⽕台遗迹尚存。
边墙⼦烽⽕台位于⼭海关城东⼗华⾥,地处丘陵⾼地,视野开阔。顶部建有⼀座⾼3⽶、平⾯⾯积2500平⽅⽶的⼤平台,上设烟墩。现在台上砖⽯虽已全⽆,但夯⼟挺⽴结实。
guihua烽⽕台是⼀种军事通讯设施,古代对于烽⽕台的设置、种类、组织、信号、程序等都有⼀套严密的制度。明化成⼆年就明确规定:“边
堠举放烽炮,若见敌⼀、⼆⾄百余⼈,举放⼀烽⽕⼀炮,五百⼈⼆烽⼆炮,千⼈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以上五烽五炮。”⼭海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烽⽕台当年烽炮常举。
5.2.3 佛教⽂化景观区
位于园区中部,宣扬佛教⽂化,使佛教信徒可到此烧⾹礼拜。5.2.4 ⽔上活动区
利⽤景区中部形成的⽔库,修建⽔上景观设施,如假⼭跌⽔、⽔帘洞、观瀑亭、⽔上曲桥、⽔中亭,让游客充分领略⼭秀⽔美丽风光,以满⾜其追求返璞归真、亲近⾃然的愿望。同时在库四周可开展垂钓活动。
5.2.5蔬菜⽠果采摘园
蔬菜⽠果采摘园位于景区西部⼭⾕平地,以“蔬菜⽠果”为题材,紧扣“⼈与⾃然”和谐融汇的主题,栽取蔬菜⽠果精品,应⽤传统造园⼿法,展⽰蔬菜⽠果朴实⾃然、幽秀清旷,贴近⽣活的特⾊,具有很⾼的观赏和科普教育价值。游⼈可⼊园观赏、采摘,享受假⽇农场的⾃然风情与硕果。
5.2.6 智能化温室⼤棚区
结合旅游市场的需要,靠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占领市场,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微滴、渗灌节⽔灌溉技术,引进美国现代化智能温室,应⽤⽆⼟栽培、⽴体种植等先进的种植⽅法,充分利⽤空间,节约⼟地资源,⾸创了⽴体⼤花柱、⽴体墙⾯栽培和屏风式栽培,取得了良好的⽣产、观光效果。同时还可以经过包装后在各⼤超市、酒
店、休疗养院销售,将园区发展成为市⽆公害蔬菜⽣产基地。
5.2.7农家四合院⽣活体验区
空调加制冷剂
体验农家院的⽣活特⾊,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间建筑,⼀家⼀户,住在⼀个封闭式的院⼦⾥,过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然有⼀种令⼈悠然⾃得的⽓氛。
5.2.8旅游服务区和停车场
旅游服务区设在景区⼊⼝。在205国道南设停车场,停车场占地⾯积,近期按可提供200辆车位。
在服务区设置停车场、餐饮设施,⼤门设门楼,设售票、医务、保安、监控和⾏政管理等办公⽤房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
5.2.9 ⼉童游乐区
布置⼉童娱乐设施,⽅便⼉童游乐。
5.3 道路系统与游线组织
internet explorer 脚本错误依据园区的地形特点并结合各功能分区的布置,布置全园的道路系统。
园道路的等级分为以下⼏种:
主⼲道4-6m,次⼲道3-4m,步⾏道1-2m。
园的交通主要以步⾏为主,不再设其他交通设施。以后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设⼩⽕车或电瓶车等设施。全园以道路、绿化进⾏空间分隔,各种游乐设施分散布置于各植物园中,形成⼀个在⼤⾃然中享受游乐的总体布局风格。
5.4 竖向设计
有效利⽤现有地形,创造丰富的⽴⾯构图效果,利⽤⼭体来营造滑雪场等设施。平整场地本着填挖平衡、满⾜排⽔要求的原则,⼈⼯湖产⽣的⼟⽅,可以在适当位置堆置⼩丘,以丰富景观效果,进⾏整治美化,使成为⼀个有特⾊的游玩观赏点。
6. 经营容和经营模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