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综合测试卷——《红星照耀中国》
公文写作与处理说明:
1.本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测试共包括三大题型38小题: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和阅读分析题
3.后面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红星照耀中国》的题材是______________,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第一个目的地是______________。
2.1937年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________北部、甘肃东北部和______________东南部。
3.当时,西安的两大军阀是西北军的______________和东北军的______________,当时的陕西省主席是邵力子。
看透了人心社会的现实的句子
4.周恩来毕业于南开中学,后来到法国留学,并且创立共产党支部。回国后曾经担任________的秘书。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___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北四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马步芳、马鸿宾、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______________曾经在这里全军覆没。
8.红四方面军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在______________建立了根据地,它经过河南到达四川的长征是由______________和张国焘领导的。
9.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他牺牲后埋葬在瓦窑堡。
10.红军的工业重镇是__________,主管财政的是__________,主管教育的是____________。
11.张学良派自己的专机去保安县,接了三个共产党代表___________、叶剑英__________到两安。
12.红军大学三个打网球教员______________、政委蔡树藩、政委伍修权。
13.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______岁,红军平均年龄是______________岁。红军军官习惯说的:______________而不是说:“弟兄们,向前冲!”
14.将介石把徐海东称为“文明的一大害”,凡击毙他和______________,当赏洋十万。
15.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打土豪要归公。
16.《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之一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其意义还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______________做了客观的评价。
17.大渡河英雄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部分英雄。
18.徐特立身上留着帝制时代与封建政治做斗争的标志,那是他为了要表示他上书请愿实行
宪政的诚意割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红军驻扎包头水时,有几个农民送了彭德怀一张漂亮的木床,他感到很高兴,把它转送给______________。
20.西北的回民每天在许多修缮整洁的___________寺中做祈祷,按伊斯兰礼俗过_______节和戒斋节,遵守婚丧礼仪,不吃猪肉,看到猪狗就认为是受到冒犯。
21.第五次反围剿时,国民党军队的“杀光”政策在鄂豫皖共和国执行得特别凶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22.“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3《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朱自清《春》2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子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B.同中国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红军战土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红军从整体说来那么无敌,深深地吸引了斯诺。
C.斯诺除了带着一封给的介绍信外,没有其他让自己感到放心的东西,但他还是愿意前去探明事情真相,哪怕牺牲生命。
D.斯诺是从南京出发开始这次采访活动的,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计划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最终的目的地。
25.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和艺术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作品注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如杨虎城与许多普通人一样,也面临着婚姻方面的烦恼,他的身上也有着“新”与“旧”的尖锐矛盾。
B.作品善于多层次立体化表现历史人物,他写了徐海东作为一个领导人物的气质与历史意义,也写了他的个人生活片段,如吸烟无节制、爱辣等。
C.斯诺对在苏区所见所闻的记录是出于记者职业道德的客观记述,他将每个人的言语和争论都如实记录在书中,让读者自己去了解历史的真相。
D.书中记录了作者通过封锁进入苏区,在当时红区的首都保安采访,去红军前线采访,然后回保安,最终返回白区的全部过程。
26.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如何清洗打印头
A.张学良把司令部迁到西北后,开始大举进攻红军,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一些军官才认识到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
B.红军在甘肃冲破了部署在甘肃南部的更多的南京、东北、回民军队的拦阻,在体力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的情况下,终于到达了长城下的陕北。
C.在苏区,在社会教育方面,共产党人帮助人们识字,教年轻人有时甚至是上了年纪的农民每天朗读短句,他们在认字的同时吸收了其中的思想。
D.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也很尊重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孩子跟着。斯诺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解政治问题和人格问题。
三、综合题(15分)
27.读下列名著片段做题。
红军一个个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和,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向敌军硼堡开火、子弹都飞进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1)这个片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2)这个选段表现红军战士怎样的革命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大胡学。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1)语段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2分)
(2)“我”去周恩来的司令部拜访,在司令部里看到的“奢侈品”是_____________。(2分)(3)在陕北苏区,大多数人住在________________(建筑物名称)里。(2分)
29.红军士兵不作战或不值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他们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吹“熄灯号”睡觉。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和讨论;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号”。跳远、跳高、赛跑、爬墙、盘绳、跳绳、掷和射击方面的激烈竞赛,受到鼓励。看了红军跳墙、跳杆和盘绳,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报纸因为他们行动敏捷和爬山迅速而给他们起了“人猿”的绰号。由班到团,在运动、军事训练、政治常识、识字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集体竞赛中,都颁发奖旗。我在获得这类荣誉的部队的列宁室里,看见这些奖旗陈列在那里。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2分)
(2)选文所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精神面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分析题(30分)
(一)(10分)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
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30.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什么斯诺说实际上这书不是他一个人写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①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像其他许多人
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脑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靠几乎不能相信的极少经费活下去,我也是没有认识的。
②红军声称他们首分之八十以上的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都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置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步、自动步、毛瑟和山炮装备起来,这些武器都是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③我看见红军使用的唯一俄国制步,是一九一七年造的产品。我直接从几个前马鸿逵将军的士兵口中听到,这些步是从马的军队那里夺来的。而国民党手中的宁夏省残余部分的省主席马将军又是从冯玉祥将军那里把这些步接过手来的,冯将军在一九二四年统治过这个地区、曾从外蒙古得到一些武器。红军正规军不屑使用这些老式武器,我看见只有游击
队的手中有这种武器。
④我在苏区时,要想同俄国的武器来源发生任何接触,客观上是不可能的。红军为总教将近十万的各种敌军所包围,而且敌人控制着每一条通向外蒙古、新疆或苏联的道路。别人老是指责他们从俄国那里得到武器,我想,要是有一些这样的武器居然从天而降,他们是乐意得到的。但是,只要看一看地
图就十分明白,在中国共产党人往北方和西方扩大更多的面积以前,莫斯科没法供应任何定货,姑且假定莫斯科有意这么做,但那是大可怀疑的。
⑤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这是事实,而在其他的中国军队中,这些人侵吞了大部分军费。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实际上,军队给人民选成的唯一负担,是必须供给他们吃穿。实际上,我已经说过,西北苏区占地面积相当于英国,它的全部预算当时每月只有三十二万美元!这个惊人的数目中将近百分之六十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老先生为此感到很抱歉,但是说“在革命获得巩固以前,这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武装部队为数(不包括农民辅助部队)约四万人。
⑥这是在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以前的事情,此后红区域大大扩大,西北的红军主力不久就接近九万人的总数了。
⑦统计数字就说到这里。但是要了解中国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必须对他们的内在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有所了解。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要有所了解。
33.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请结合选文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五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作者在介绍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时,对中国红军有什么样的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同他一起的一个孩子外号叫“老表”。他也是从差不多那么远的地方江西走过来的。“老表”十六岁。
置顶语怎么设置
你们喜欢红军吗?我问他们。他们真的感到有些奇怪地看看我。他们两人显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不喜欢红军的。
“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瞄准。红军帮助穷人。”
“就这么一些?”
“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实践心得体会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