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5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沪
上海市
 豫园鱼乐榭
  陶澍
  此即濠涧,非我非鱼皆乐境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豫园,江南名园之一。园主潘允端,上海人,曾任四川布政使。为孝养其父潘恩(以左都御史致仕),取豫悦老亲之意命园名。
  园初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万历五年竣工,历时十八年,厅堂宏伟,池馆幽深,后屡经破坏,解放后按同治以前原貌重修。濠涧,庄子钓鱼之处。非我非鱼,《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秦朝灭亡的原因”’恰来海上,作者于道光五年至十年在上海办理漕运并治理吴淞江。在山在水,《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一志在泰山,一志在流水,无不极尽。宋张孝祥《浣溪沙》词:高山
流水遇知音。遗音,这里指知音,即志同意合的朋友。据《清史稿,陶澍传》: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上联扣鱼乐榭之题,写赏景观鱼、物我两忘之乐。这就是当年庄子垂钓之处,无论是我,无沦是鱼,都陶醉在乐境之中.下联写自己遇知音之乐。我刚到海上,就感到在此处也好,在彼处也好,都不乏像钟子期那样的知己朋友相助。作者观鱼之乐已在上联点出,而在事业上得知己之助力,一帆风顺,其乐当十百倍于观鱼之乐。下联亦写乐,却无一乐字,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留给读者体味。  (陈永泉、商启予) 
 
  豫园三穗堂
  山墅深藏,峰高树古
  湖亭遥对,桥曲波皱
  豫园初建时,并无三穗堂之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园址荒芜,由公众集资购园改建,易名西园,始有三穗堂这一景点,但位于园之中央,是清代宣讲圣谕及商议人事之处。《西园记》云:其宏敞高皚,居一园之正中者为三穗堂。今之三穗堂坐落于园之进
口处,当是同治以后所移建。上联:在园中,三穗堂于高耸的假山和苍翠的古树中深深隐藏。下联:在园外,它和曲桥红栏、水绿波皱的湖心亭遥遥相对。对联形象具体地描写了三穗堂的位置和正门内外的景观,对游人能引起探幽揽胜的兴趣,诗情画意尽在这十六个字中。联语中几乎字字对仗,意境也就更深邃隽永。  (陶继明) 
 
  豫园湖心亭
  陶澍
科目三靠边停车技巧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湖心亭在豫园之南。乔锤吴《西园记》云:(大湖)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南北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此为亭周围景物最早的记述。作者在上海任职时,上海还未完全脱离滨海渔村状态,河网纵橫,蒲苇处处,豫园前有五老峰浜(今福佑路),后有方浜(今方浜路),所谓野烟”“渔唱,正反映了那个时期自然经济的特点。此联描写了百余年前湖心亭周围景物,淳朴自然。缕缕炊烟弥漫,九曲石桥浸在清澈的湖水里;在渔人愉快的歌声
中,游人悠闲自得地踱桥而去,写出了景的清雅和野趣,十分诱人。  (蒋竹荪) 
 
  豫园得月楼(一)
  陶澍
  楼高但任云飞去
  池小能挣月送来
  楼名出自宋代苏麟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全联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见《楚辞.卜居》)的道理。
  任何事物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短处。楼高,气势宏伟,是长处;但比较高空的云,又望尘莫及,只得让云从楼顶上飞过。池小,不足以泛舟,是短处;然而,它却有反映能力,能将月送来,是其所长。出句是先扬后抑,对句是先抑后扬,抑扬有致。重点在对句得月上,而得月的写法与众不同。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尤有意义。  (陈永泉) 
 
  豫园得月楼(二)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观花
  本联趣味高雅,思路奇特。上联说明此地是会友的好地方,又与楼名得月成都跻身1.5线城市”联系起来。下联更进一步,指出在此能读上几本奇书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更比观花惬意。不过,联中所说与实际生活的体验不尽符合。语云:良友来时四座春,好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气氛总是热烈的,不像对月那样冷清寂寞,再说好花易觅,而获读奇书的机会实在很少很少。当然,作者只是写出一种交友与读书的独特感受而已。  (陈永泉) 
 
  豫园一笠亭
  陶澍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此联为道光五年作者任两江总督因公来沪小驻豫园时所作。
  联语集王羲之《兰亭集序》句,抒发其登大假山时所见所感。上联意谓,此地有高山峻岭,可以放眼纵览,抒展胸怀;下联意谓,今日天气晴朗,仰望天宇广阔,俯察万象森列,实极登临之乐。关于当时大假山之景观,《西园记》云:由萃秀堂出,右仰巨山,层崖峭壁,森森若万笏状,其金碧秀润之气,常扑人眉宇,遥望之若壶中九华,天造地设,几不知其为人力也。从麓而上,盘旋二三百步,陟其颠,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观至此,称大快。联语写出了亭景之不凡,透露出作者游赏园景的高雅情怀与欢快的心情。  (蒋竹荪) 
 
  豫园仰山堂卷雨楼
  邻碧上层褛,疏帘卷雨,幽槛临风,乐与良朋数晨夕
  送青仰灵岫,曲涧闻莺,闲亭放鹤,莫教佳日负春秋
  此联从孙星衍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联脱化而出。上联写微风细雨时与好友幽会于此,乐而不知返。邻碧,指依傍山石。碧,指石之青美。下联写天气放晴时的景物
和心绪。从此放眼,莺语鹤飞。最后一句,如异峰突起,深情感慨,希望人们不要辜负了这番美景和大好时光。送青,目送青云慢慢飘去。灵岫,指豫园内奇异的假山石。春秋,谓美好的年华。养猪的利润与成本通达信股票软件选股巧妙地绘出了景点风物。上下联各用两句四字当句对,增加了节奏美。  (陈永泉) 
 
  半淞园
  叠起一房山,大好园林,最难得茅屋买春,竹簃消夏
  剪取半江水,别开境界,更时有车声辗梦,帆影催诗
  园在南市半淞园路南侧,南临黄浦江(古称吴淞江),建于1918年,以杜甫剪取吴淞半江水诗意命名。有荷花池、九曲桥、芳圃、江上草堂、碧梧轩、水风亭及假山等景点,为上海著名的私人园林之一。1937813日被日军炮火所毁。上联意谓:堆叠起江南的一房山,便成美好园林,最难得隆冬时在草堂品酒,炎夏时竹亭纳凉。一房山,仿照北京北海公园一房山样式而筑。
  春,酒的代称。茅屋买春,身居茅屋,品尝名酒,系化用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
买春,赏雨茅屋句。下联意谓:把半江水划进园来,就开拓了新境界,更时有辘辘车声,辗人清梦,片片帆影,动人诗思。半江水,唐杜甫《戏题王宰画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淞半江水。联语显示了城市园林的特点,反映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宋惠洪《冷斋夜话》: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按照常理,不能不能,但在艺术创作上却是美妙的想像。  (蒋竹荪) 
 
  徐光启墓
  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徐墓在徐家汇南丹公园內。上联概括徐氏一生的科学成就:历法、农学的探究,天文、水利的钻研,精深洽博,堪称百世师表。治历明农,修订历法,阐明农学。经天纬地,原指规划和治理国家。《左传.昭公二八年》:经纬天地曰文。这里并指他在天文水利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下联歌颂他的政绩:对外显示御敌武功,对内参预国家大事,文臣武将,一身而二任。奋武,显示武功。此指崇祯二年保卫京师之战,徐光启建议使用西洋
火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揆文,掌管文事。  (陈永泉)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四十州
  故居在香山路7号,是孙中山1920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寓所。
  此联摘自唐贯休《献钱尚夫》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注云: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镠谕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休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遂入蜀。据说,贯休和尚献诗目的是要吴越王绐他一块地造佛寺。钱当时为吴越王,却想开拓疆土当皇帝,所以要贯休将诗中十四州改为四十州,以为祥瑞。贯休不肯,钱镠就未答应他的要求,休即前往四川。上联写吴越王钱镠排场豪华,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不下于战国四公子。其中花醉二字富有想像,极有工力。下联写钱镠一剑横行,据有两浙之地,称得上是乱世英雄。
  霜、寒二字字挟雷霆,气势磅礴,很有分量。孙中山借用诗句来表达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决心。把十四州改成四十州元宵节发朋友圈的句子,更显得气象恢宏,壮志凌云。且联语文词优美,对仗工整,十分耐人寻味。  (延培  张迈) 
 
  上海县黄道婆墓
  吴镇
  改草衣卉服之观,人间温暖
  极错彩镂金之妙,天下文明
  墓在上海县东湾村,古称乌泥泾。黄道婆,宋末元初松江农村妇女,早年家贫,流落海南岛。在与黎族人民劳动中学会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年老回乡,纺织为生。她改革了擀弹棉花工具,并给当地农妇传授错纱、配、综线、挈花的工艺,使织出的被、褥、带、帨(即佩巾)出现了如描如画的折枝团凤和灿然若写的棋局字样,于是乌泥泾织品名驰远近,畅销大江南北,大大促进了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当地人曾在港口镇建祠纪念。1981年重建其墓。上联说,改变了草衣卉服的原始状态,给人间带来了温暖。草衣卉服,卉服即
草服,南方海岛上用细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下联说,创造了彩斑斓的棉纺织品,促进了社会的物质文明。错彩镂金,本指雕绘工丽,此处指棉织物上的花纹图案绚丽多彩。联语赞扬了13世纪纺织能手黄道婆对人类社会所作的突出贡献。
  用词贴切、简洁、准确,褒语得当。  (蒋竹荪)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