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日益凸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枢纽经济和现代物流业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枢纽经济发展的历程、成就、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构建智慧枢纽、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等角度探讨南京市枢纽经济在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思路与策略,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参考。
桂林中考信息网
关键词:枢纽经济,现代物流,产业链,供应链
1.研究背景
枢纽经济是依托交通、物流枢纽等资源要素集聚载体,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以聚流、引流、驻流和扩散辐射为特征,通过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优化区域经济要素时空配置,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培育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规模的一种经济形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区域空间结构正在发生
深刻变化,以枢纽经济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南京市枢纽经济发展情况
2.1.1 南京市枢纽经济发展历程二次觉醒任务
2012年11月,南京召开“加快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钮名城推进大会”,会议指出,“南京将建成特明显、功能领先、具有较强影响带动力的综合枢纽名城”。2015年7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 推进枢纽型经济建设的意见》 中提出“高起点规划建设三大枢纽经济区”。 2017年11月,南京市委专题调研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工作时强 调,“把发展枢纽型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切入点”。 2018年4月与2019年2月,江苏省委提出“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枢纽经济的发展”,“要更大力度强枢纽,打造整体功能强大的枢纽组团和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近年来,南京先后获批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枢纽经济蓬勃发展。
2.2.2 南京市枢纽经济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南京市加快建设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围绕将枢纽资源转化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抓手、跨越发展的新动能,把枢纽经济打造成新时期南京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品牌的目标,站在更高层次高质量谋划发展枢纽经济,推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全市枢纽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南京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核心载体,枢纽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新增长点。
2.3.3 南京市枢纽经济存在问题
枢纽组织创新策源能力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有待提升,引流、驻流能力不强,难以有效组织各种流特征的经济要素集聚、转化和价值创造;枢纽产业指向性不强,枢纽建设与产业发展、空间开发尚未形成合力,统筹考虑和融合联动发展较弱,围绕枢纽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尚未形成;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仍需破解,物流配送末端服务有待改善;枢纽协同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三大枢纽经济区之间联动不足,缺乏龙头引领的多式联运枢纽,多式联运体系尚未有效衔接,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3.南京市枢纽经济发展策略
3.1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智慧融合数字枢纽
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建设与南京“四新”行动计划部署,应用新技术推动枢纽产业创新发展,营造新场景加快枢纽组织模式变革,搭建新平台深化“枢纽+”的发展融合,打造要素高度聚集、信息全面互联、组织高度协同的智慧信息组织中枢。
3.1.1 打造要素枢纽组织中心
创新枢纽组织功能,依托空港、海港、高铁港等重大交通枢纽,加快补足枢纽组织功能短板,充分发挥枢纽对经济要素的“搅拌器”和“放大器”功能,促进经济要素由“流量”向“留量”转变,推进枢纽由运输中心向组织中心转变。优化枢纽站场布局,建设多式联运枢纽,优化运营模式,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设施衔接、信息对接和组织匹配。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实体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的一体高效组织。发挥市场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整合中的作用,鼓励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积极参与,将枢纽运营纳入多式联运组织链条,在保障高质量中转等交通功能的同时,全面提升枢纽对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推动“交通圈”向“经济圈”演进。
3.1.2 构建“枢纽+”公共服务平台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以干线运输为核心,构建网络货运平台生态链,建成全国网络货运高地。借助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建设契机,加快港口型(生产服务型)等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应用。强化跨境电商平台资源整合,依托空港、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充分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聚焦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打造全球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3.2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建立现代枢纽产业体系
实施产业链强链行动计划,畅通产业链大动脉和微循环,突破制约产业链安全的短板,加强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进行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再造,助力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枢纽产业体系。
3.2.1 推动产业链转型发展
构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围绕航空基地、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金融等航空运输服务业精准发力,壮大航空核心产业规模,聚焦航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临空前沿产业,培育
临空先导产业集,打造国内领先的航空先进制造中心。
打造临港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临港绿智造业,推动南京临港制造业向高端智能装备、新型电子信息、绿智能汽车等高端智造业转型。加快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重点引进长江引航中心、海事法院、海关、船级社等航运管理机构,加快引进国际船代、货代公司,重点培育船舶管理、代理服务、货运服务、船员劳务、修造服务、船舶供应、航运经纪等产业,积极培育航运金融保险、航运法律与仲裁、航运信息、航运教育、航运监管、航运交易、船舶技术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打造现代航运服务新高地。
桌面图标无法删除打造临站高端商务产业体系。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在高铁车站周边建设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组合发展集,实现高铁枢纽经济区高品质发展。重点引进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地区性总部及其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投资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型总部落户,建设高铁总部中心。引入培育以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技术特征的智慧城市场景应用提供商,打造高铁智慧中心。
太原旅游景点3.2.2 推动供应链优化升级
提升供应链服务管理水平。聚焦采购、物流、分销、金融等供应链环节,支持有资源优势和市场能力的企业打造专业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促进相关产业链要素和资源集聚,打造跨界融合、平台共享、共融共生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构建全球商品采购服务等平台。聚合品牌企业、物流商、金融机构、增值服务商等体,融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强研发设计、集中采购、组织生产、终端管理、金融服务、品牌营销等供应链综合服务,实现商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再到需求终端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加快供应链数据化发展。加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模式,加快数字化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智慧物流园区、智能仓储、智能货柜和供应链技术创新平台的科学规划与布局,补齐供应链硬件设施短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搭建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的数字化平台,开放共享供应链数字化技术和应用,积极推广云制造、云服务平台,赋能中小企业。家暴
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化专业物流装备,鼓励推动供应链智慧发展,创新全程智慧物流服务产品,构建一体化物流智慧运作系统。深入开展智慧物流综合改革试点,实施网络货运平台示范试点工程、关键物流技术突破试点工程、智慧物流主体培育试
点、园区智慧化改造试点、多式联运智慧高效试点、智慧物流人工智能集成试点、智慧供应链协同创新试点和智慧物流赋能农副产品畅通试点等工程,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
3.2.3 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推动“物流+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密切合作,在生产基地规划、厂内设施布局、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结合生产制造流程合理、共同建设物流设施设备。发挥制造、物流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销售、仓储物流”于一体的良性产业生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