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
作者:***
来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年第06期
摘 要 地方科技馆科学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开展,离不开地方文化资源的支撑。基于江苏省科学技术馆的建设规模和特点,我们长期坚持“以软补硬”,重视团队建设与科普资源挖掘,融合南京地域文化,開发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育功能的路径,让科技馆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教育活动 地方资源 南京文化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
0 引言
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竞争力,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科技馆立足科学教育,服务大众,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培养创新科普人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省科学技术馆以综合性展览为依托,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军事训练目的
促进公众学科学、爱科学。目前很多省市级地区都在兴建或重建科普场馆,陈列展项新颖,设施功能齐全,但也有部分场馆因性质问题无法更新。我们立足现状,“以软补硬”,重视团队建设与科普资源挖掘,充分利用南京地方科普资源,融合南京地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让科技馆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1 馆情概况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地处南京市鼓楼区,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常设展厅达6 500 m2,设有“科技·智慧”“探索·发现”“生态·家园”“数字·信息”“生命·健康”五大主题展区,展出近200件(套)科普展品。另有科学剧场、4D动感影院、激光剧场、小玩家俱乐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体验中心等。作为一家省级科技馆,虽然与其他同级科技馆相比面积不大,但是周边地域彩浓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特性。
2 科普工作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位于城西秦淮河畔,隐于山水城林,与古林公园、明城墙相距不远。我们挖掘相邻的楼台资源,通过馆校合作,组建高校志愿者团队,开发“明文化”特
主题活动、天文科普教育活动以及自然科普教育活动;以科技馆平台为依托,以节假日多元化展示形式为载体,开展各类体验营主题活动,带动观众的参与性,丰富了科普教育活动。
2.1 结合高校志愿者活动,形成馆校共享生态圈
黄酒的做法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的志愿者主要来自南京市各大高校,他们为科普教育工作添砖加瓦。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志愿者队伍,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志愿者服务与多领域的创新项目及高科技的展示互动。
自2011年,我们推出了“科普志愿者风采展示月”活动,高校师生参与度极高。活动拉近了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志愿者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为公众走进专业实验室、了解最新科研方向创造了机会,形成了科技馆与高校的共享生态圈。此后,定期邀请专家向公众进行科普讲座,组织培训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志愿者走进场馆,开展专项讲解、科普讲座、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举办“高校主题周”“与科学家面对面”“探访实验室”等主题活动,向公众全方位展示高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科学素养,受到大家的一
致好评。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高校志愿者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重视构建科普服务平台,为有科普能力和科普意愿的高校学生搭建科普共享平台,为参与服务的高校学生之间搭建科普分享平台,加强建设科普志愿者团队,有效促进科普工作发展,提高科普工作效果,满足公众科普需求,形成了馆校共同推进科学传播的良好生态。
2.2 结合南京区域特,开展“明文化”主题活动
地质工程就业前景>现在流行什么歌 地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积累,表现出来的地区间不同的文化形态。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陵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地理位置及建设特点,江苏省科学技术馆一直坚持开发融合南京地域文化的科普活动。在充分了解、客观分析观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城市文化精华,活用城市文化资源,联动城市文化景观,开发具有南京特的地域文化科普活动,使文化的生命力与科技馆的活力紧密结合。
“寻访明文化”系列研学活动围绕南京“明文化”主题,以跨学科、多角度的方式,带领观众实地探究体验,激发观众对历史、人文、物理、建筑等的好奇心。如“城墙那些事儿”活
动带领观众前往南京明城墙上走一走,聆听老城墙的故事,“探秘明孝陵”活动带领观众领略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感知南京的文化魅力,“寻访历史印迹”活动带领观众寻访诗词里的“乌衣巷”“桃叶渡”,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挖掘“明文化”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为观众多角度解锁南京文化:开展讲座讨论及动手课程,引导观众参与科学实验,培养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如“探秘明孝陵”活动开展榫卯拼装手工体验及趣味知识竞赛,普及古代建筑工艺,体验匠人情怀与精神,“寻访历史印迹”活动探访明代古迹,深入学习南京的地质特点。
2019年,南京市钓鱼台小学选取了“寻访明文化”系列研学活动作为学校科技月的主题活动。活动历时4周,带去了3场主题讲座与3次STEM动手实践课程,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此后,“寻访明文化”研学活动经全国研学联盟海选评审,获得了中国科普研学联盟颁发的“优秀品牌”称号。
公务员报考专业分类 2.3 结合科研院所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教育活动
南京拥有历史悠久的紫金山天文台、资深的天文学专家以及丰富的天文学教育资源,这为天文学的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与科研院所专家及资深爱好者合
作,根据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科学认知水平,为青少年及爱好天文的观众推出了科普讲座、探究体验营等活动。如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带来的“引力与引力波,遇见的可能”讲座,为天文爱好者解读关于引力波的知识;“路边天文台”活动联手南京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组织星空探秘爱好者,分享天文摄影经验,指导参与者使用各类天文望远镜观星,通过亲自动手、亲眼观察、亲身体验,倡导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探究,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2.4 结合周边景观资源,开展自然科普教育活动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毗邻的古林公园是一座综合性公园,以四季名花造景,供游览的有牡丹芍药园、月季园、杜鹃坡、梅花岭、山茶坞等。我们与古林公园搭建纽带,借景插花,活用植物文化资源,将自然课堂搬进公园。如“春天里的实验室”活动,在春天陌上花开时,组织与动植物相关的课程,带领观众发现动植物世界的神奇奥秘;“寻恐龙时期植物”活动,带领观众了解恐龙时期植物的特点,讲述植物演化的过程,向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介绍中生代植物——裸子植物;“致命植物之大揭秘”活动,带领观众辨识美丽却有毒的花草;“肉肉的故事”活动,带领观众在了解多肉植物的种种知识后,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组合喜欢的多肉植物,在迷你花盆里进行创意栽种。成都批发市场
通过自然体验营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融课堂、科技馆、户外考察为一体,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自然科普活动体系,参与人数连年增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在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3 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积累,江苏省科学技术馆科普工作与南京地方文化資源的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我们将科普工作与地方教育、文化、学术、公共资源相融合,与公众分享科学与文化,努力成为服务社会的良好平台。科普工作者作为其间的桥梁和纽带,与高校志愿者组建科普团队,全面和客观分析观众的需求,面向各年龄层次观众开展科普活动,形成良好的科普生态圈。这样的融合发展,互利互助,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还将尝试进一步加强与全国科技馆界同行的合作,以尊重、活化城市文化的思维聚集科普资源和力量,搭建科普服务平台,汇聚有科普意愿和科普能力的人或组织,共同诠释和传播科学故事;加强与各级科协的联系,推出公益科普项目,策划和承办有影响、有特的科普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拓宽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各院所的合作范围,设计开发不同专业特的科学体验活动进科技馆、进校园、进社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