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南京绒花的创新发展研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写作背景
文旅融合视角下南京绒花的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杜小钰 张佳丽
来源:《商业经济》2020年第11期
怎样改善睡眠
        [摘 要] 南京绒花是具有南京地方特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品,谐音“荣华”,富有美好的寓意。该项非遗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传承队伍薄弱和受众面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文旅融合下南京绒花创新发展的四项具体策略,其中非遗+旅游是基本策略,打造文化品牌是关键策略,新媒体传播与营销是渠道策略,培养消费体和传承人才是必要策略。
        [关键词] 文旅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创新发展
云顶之奕什么阵容厉害        [中图分类号] F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1-0020-03
        南京绒花是具有南京地方特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品,是用丝绒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仿真花,大多数颜鲜明,形象生动,谐音“荣华”,富有美好的寓意。2007年,南京绒花被评为
u盾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南京绒花在创新发展方面没有与时俱进,面临困境。近年来,文旅融合的国家方针政策为该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出路,据此,本文主要对南京绒花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进行了较全面地梳理,并针对问题,提出文旅融合下南京绒花创新发展的具体策略。下文首先对南京绒花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简要地介绍。
        一、南京绒花的历史文化内涵
梦见冥币
照片不大于200K怎么改        绒花出现的历史时间目前还无法考证,相传始于唐代,明清时期成为宫廷专供用品。绒花是用丝绒材质制作的花朵,多用于装饰,簪花便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学者大多认为绒花是一种用来替代鲜花的仿真花,伴随着簪花风俗的兴盛而出现。[1]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仕女头上就有簪花装饰。簪花在唐代获得较大的发展,历经宋元至明清时期,簪花发展成为宫廷和民间妇女头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装饰品和传统文化生活习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