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思考题归纳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
国家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
人和城邦是整个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城邦起源于人过政治生活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
整体主义国家观和伦理政治观。
(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
基督教会的庞大势力,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成为神学的婢女
中世纪,上帝在人间的统治:一切社会关系是上帝的创造并由教会批准
神学政治观的三个特征:
1、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和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
2、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3、以既定的启示和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
咸鱼茄子煲的做法宗教改革运动
(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
权利(契约)政治:西方近代、现代的基本政治(天赋权利,立约)
权利政治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
人权是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
萌发于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创立并兴盛于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9世纪的发展变化而延续至今。
权利政治观的基本表述:
1 国家产生之前,人处于“自然状态”,享有各种自然权利;
母亲节什么时候几月几号2 对抗自然不便,人们通过契约结合成国家,建立政府;
3 政府的目的和作用是运用公共权力的强制力量维持秩序,保护个人权利;
4 保护个人的权利既是政府的目的,又是政府权力的边界,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会侵害个人的权利,政府就会失去合法性,人们就有权反抗它。
近代历史
积极意义:从人出发/批判封建制度/保护个人权利/政府合法性
局限性:人的抽象/资产阶级内部政治民主与权力制衡/阶级统治的工具
2.城邦
(一)、什么是城邦:
所谓“城邦”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
(二)、城邦的特点:
1、城邦之间彼此独立
2、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
3、部分城邦之间出于战争等需要常常结盟
4、政治制度丰富多样〔君主制、贵族制、奴隶制等〕
5、公民、自由民、奴隶
(三)希腊化
什么是希腊化:
1.时间段:前323年至前30年。
2.含义:古希腊文明向四方散播、彼此融合的过程。
3.希腊化的本质是形而上学化。
3.柏拉图是如何论证他的哲学家治国主张的?
首先提出正义是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而城邦的正义体现在城邦阶级的分工上——统治、保卫、生产
然后提出美德出于知识。哲学家具有智慧,所以也是德行完美的。所以只有他们才能矫正人民的恶行和不良品行,从而将个人和城邦引上正途。
同时为了挑选出真正适合的哲学家。需要对统治者阶级废除私有财产和小家庭,这样个人的家庭情感才不会妨碍统治者完全献身于国家。需要对统治者阶级进行贯穿一生的教育。(这两点对于护卫者同样适用)
4.亚里士多德政体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特点?
主要内容:
a以政体的宗旨和掌握城邦最高治权的人数多寡两条来区分政体的类型。
正宗政体有君主、贵族和公民政体,都以城邦的公共利益为依归,分别由一个人、少数人和多数人掌握最高权力。变态政体有僭主、寡头和平民政体,都以统治者的私利为依归,分别由一个人、少数人和多数人掌握最高权力。
b参与政治权利分配的人们可以划分为财富、才德和自由身份三种,具体分配政治职务时,遵循两个平等原则:“数量相等”(平均的正义),即在平等人之间各人的所得在数目和容量上相都等;以及“比值相等”(分配的正义),即在不平等人之间,根据各人的价值的不等,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C政体的变革,原因是关于平等与不平等的问题。上层追求财富,下层追求自由。两派在政府中的地位不平衡导致了革命。维持政治平衡、经济平衡、遵守法纪、注重教育是城邦的长治久安之道。有一个城邦采取哪种政体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为看重社会变迁造成的等级关系失衡因素。
特点:
a将研究重心转向现实城邦的经验和历史的确切记录。对希腊城邦进行进行具体的调查、描述和分析,总结各种类型城邦治理中的技艺、成果和教训。
b采用城邦要素的形式概括现实城邦中的公民之间的等级划分,归纳出政体分类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社会力量,显示了偏重经验的方法论的力度。
5.波利比乌斯的政体学说有何特?
提出了政体循环论: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暴民政体、君主政体
混合政体是最佳政体,其优点主要是限制权力的幅度,在几种权力机构之间形成稳定、协调的关系。
所谓混合政体,就是将三种正义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特点集中在一起,使各种要素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混合政体主张是一种分权学说,是近代西方分权制衡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混合政体学说启发了后来的众多政治学者。
6.西塞罗对古希腊狭隘的国家观念的突破
国家是所有公民的公共财产,每个人都能从中享有应得的一份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至高无上,公民对国家承担不容推辞的责任;法律同时确认公民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保护家庭私有财产。
西塞罗的共和思想:
国家学说
国家的含义:“国家是人民的事务,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体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国家是人民的事务
国家事务包含权利与利益意识。(建立立宪国家和自治政府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护个人的财产权)
评价
西塞罗的国家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
西塞罗的国家概念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
7.奥古斯丁“双城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一)、背景:
现实政治背景:410年罗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
(二)、主要内容:
上帝之城为至善所统治,是上帝的精神世界,也是那些被选定为选民的信徒们身后幸福生活的所在地。
世人之城是为恶所统治的,世人之城除了那些弃民居住之外,那些虽被拣选为选民但尚未能彻底赎罪的人们也居住在那里。
上帝城邦的存在不是为了取代公民社会,而是要补充它,为它提供手段。
上帝应许的是彼岸的幸福。
(三)、历史意义:
“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学说,与“原罪说”、“预定论”等基督教核心教义一起阐述了基督教的社会政治观,第一次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提供了系统的论证,从而奠定了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基本原则。
本质上是鼓吹宗教愚昧、盲目信仰,宣扬精神高于物质、上帝高于一切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基督教会的统治。
(四)对世俗社会的批判
压迫明显存在于公民社会的最典型的制度中,如私有财产、奴隶制及政府本身。
整个政治社会在本性和目的方面因而成了惩罚性和补救性的,其作用是消极的,即用暴力来惩治和抑制人们的过错和邪恶。
因此,人类的得救,不是来自哲学,而是来自上帝。
8.宗教改革
《九十五条论纲》——开始的标志
影响:否认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获得了德意志诸侯的支持——为什么:
1、11世纪以来的反罗马教会斗争的尖锐化
2、教会陷入世俗事务中:经济上剥削和政治上的干涉使得人民与国王贵族们不满;精神上教会对教义的解释沦为对自身恶劣行为的辩护。
3、路德的改革主要集中于宗教领域,为维护一个不受罗马控制的、维护自身利益民族利益的德意志国家,主张维护王权和现存的政治秩序。
9.文艺复兴
(一)、原因
近代城市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民阶级发展导致的城市共和国兴起,城市共和国孕育了世俗文化。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专制王权使市民阶级和专制王权一起反对封建教会和贵族。
(二)、特点
1.政治思想的世俗性
2.权力代替道德与神意成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
3.政治思考以人为原点,以理性为依据
4.现代意义国家观念产生;国家被解释为人需要的产物。
5.维护君主制度,注重治国之道。
(三)、文艺复兴的评价
从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促成了新的民族语言的产生,也促进了教育、文学、艺术的勃兴以及建筑与印刷术的发展,并促成了哲学的更新、近代政治学的创立。
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到欧洲各个国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政治观念摆脱神学影响,日益世俗化;国家被解释为人的需要的产物;权利代替神意和道德,成为国家与法律的基础。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资产阶级的弊端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梦见自己的孩子死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托马斯·康帕内拉:《》
是组词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与西方以往哲学思想不同的一些特征:
首先,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改变了西方古代以来把政治制度看作一切社会问题的传统政治观点,而将政治制度的变革看作是政治的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其次,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理想社会政治制度的描绘还很粗糙,主要是集中在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管理,而不是如何实现政治统治的制度设计上。
道德上的平等主义
10.博丹,国家六论
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这是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第一部关于国家主义的系统著作,他的《国家六论》也被誉为西方关于国家主权学说的最重要论著。
对博丹的评价
博丹的主权概念、国家学说和政体理论,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国家概念,指出国家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奠基性的地位。
没有对国家公共权力的产生及主权者与公民的关系作出论述,也没有对限制主权的自然法给予近代化和世俗化的论证。
11.如何理解马基雅维利对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奠基性贡献?
首先,在探讨政治问题的方法上,完全从人性、人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摆脱基督教伦理观和传统自然法的束缚。
其次,在关于政治核心问题上,第一次把政治看作纯粹的权力(统治权)问题。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再次,关于国家的概念、国家权力的目的与构成基础的论述,是对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最重要的贡献。
最后,要客观评价马基雅弗利与 “马基雅弗利主义”。
12.英国的宪政传统
(一)、传统
等级君主制(不同于欧洲大陆的绝对君主制)
关于七夕的唯美句子
《大宪章》巩固宪政观念:法律限制王权、保障权利
普通法传统强化了法律至上。
自然法和契约论思想
(二)、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
海洋国家英国的崛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阶层的不断分化
王权与议会的一系列冲突
内战
光荣革命
特点:
1、宗教性
2、反复性
3、本质是争夺统治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