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对我国的启示
15
B
03/2018电脑为什么自动重启
成可持续发展递进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各学段学校单打独斗,导致学生发展目标和任务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特征,学生们总是被折腾着。
六是近年来,社会培训之风盛行,各类培训机构把注意力指向在校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机构缺乏资质,政府对这些机构也缺乏有效的管控,这种乱象严重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对学生健康发展形成了不良影响。
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形成的原因与我国的现阶段国情、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督导、人民的愿望都有关系。
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的愿景
(一)做好政府的顶层规划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各学段教育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方案和发展目标要求。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都要求各级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渐次推进学校建设。学校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制定符合国家育人标准,适合自己发展特的规划,经过标准化建设、数字化管理、特化发展,最后才能实现现代化。内蒙古自治区从2015年至2017年在普通高中开展优质化特化多样化规划和实践,笔者认为不管如何搞,首先要完成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即首先要落实政府的投入。(二)建立教师队伍的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建立教师队伍的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因此,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教师责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和突破口,建立教师严格的
准入和退出机制迫在眉睫。
(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针对新时代我国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教师工作重大的社会责任和人民日趋增长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工资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体面的职业。(四)各级政府要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管理实行严肃的资质甄别、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收入支出的审计监督和税收政策,监督和引导它们合法经营,形成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共进的良好局面。(五)选聘教师应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
重心下移,推行“县管校聘”制度,保障学校引入人才的畅通,同时也要逐步落实政府买岗教师的招聘制度和选人用人制度。
(六)千方百计地解决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买二手车注意事项继续推进多校划片招生、阳光分班、农村牧区等落后地区专项扶持政策,逐步让学区房、择校择班择师现象、部分优质生源更多地占据学校优质师资资源、阶层家庭学生分化等不平等的现象成为过去。
三、结束语
总之,化解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需要大家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理念,在“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做足功课,“处理好立德树人、素质教育
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为实现教育强国梦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李贝贝.教育平等的理念与现实[J].东南大学学报,2005,(S1).
◆辽宁师范大学 柴宇婷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对我国的启示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的某个观点:德国进步的、以研究为方向的大学引来了世界各地所羡慕。其他国家的大学都纷纷开始模仿德国大学,借鉴他们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在此之后,自身都发生了一些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基于自身的需要与现状,在偶然的决定中和摸索的改革中,形成了现有的自身大学的模式与理念。而有些国家只模仿表面形式,不理解所取的东西,为模仿而模仿,这样的仿效终为失败。
英国人对于德国的文化方面是羡慕并嫉妒的,但即使有
着这样的情感在其中,他们对于德国大学的模仿却是有限的。德国的教授拥有自己的研究所,并且在
学术研究这些方面也有其独立性,虽说英国在其新建的大学中都采用教授制,但是其教授所有的与上面所提到的德国教授的却截然不同。在德国大学中, 学生的学习都是可以自由来往,不局限于一所学校之中,但是在英国,教授与其学生都是固定的,并固定在一个地方进行教学。可以看出,在管理方面,英国给予教授的权利并不像德国那么宽松。
冰箱不制冷是哪里出问题对于效仿德国大学,美国在这方面的发挥是很好的,很
摘 要:近些年,学者们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发展,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革。大多改革都是源于模仿,但模仿并不是完全照搬。本文对英美日曾模仿德国大学的案例进行了阐述,以更好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
关键词:高等教育;德国大学;伯顿·克拉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015-02域外视野/视点 动态
16
B
03/2018
京东自营
少具有德国性的模仿。19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与德国的大学体制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当时是自由市场式,而当时的德国还在受国家的控制。在美国的观念中,大学和学院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任何方面教学的机构”,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开办学院,教授的内容也是不受限制的。即使美国借鉴得很好,但美国人在理解德国人的思想观念时,也同样会出现误区:美国人在理解德国人的“纯学术”理想方面,他们认为就等同于“纯科学”的概念,但其实这一概念在德国是没有方法论含义的。因此,在某些理解上他们是有偏差的。美国人认为,一所学院应当有一部分资源专门用于研究,这样才可以成为一所大学。这是德国在组织方面之前并没有的。美国在这样的思想之上,建立了他们的新型大学——约翰大学,这所大学有新型的研究生课程和杰出的医学院。这类新型大学的出世让很多原有的名牌大学颇感压力纷纷改革。最终,使美国的大学形成了一种双层体制,本科生阶层和研究生阶层。这种体制从它的系统的组织和规模上来看,是现代欧洲所没有的。美国在借鉴德国大学的组织规模后,对自己国家的大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造就了一批符合国情的大学。
最后再说说日本,日本同样也受到德国的影响。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有意识地选择向西方学习,
倡导“脱亚入欧”。因日本与德国社会、政治相关方面有些相似,其高等教育都是由国家控制,并为国家培养和制定专门的人才,所以日本在高等教育方面选择学习德国大学。日本在新兴大学中设立一些新的各学部(如自然科学、法律等)和讲座制。但由于日本的体制和德国的体质并不相同,日本的高等教育根本做不到德国所有的“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日本将他们的重点完全放在应用学科方面,他们将工程学置于大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德国不是这样的。日本大学一般都是培养公务员、工程师这类适合与满足企业和国家直接需要的人,这些和德国所关注的是不同的。
基于以上的论述,英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对德国大学模仿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对大学的改造,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世界的变化,更要适用于本国的国情情况。一味地只重变化,忽视本民族的需要,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即使抛开借鉴当时的德国大学,各国大学都做了一系列的整组与改造。现代的国家依然不停地在研究各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并对其进行发展与调整。英国大学一直都是由国家与教会共同任命的,大学必须是从最底层做起,逐渐成为一个大学以后才可以具有研究、教学等功能。但是即使在英国这种传统严谨的国家中,依然也会出现新型大学,这种大学从建立就与以往大学不同,比如,英国沃里克大学。沃里克大学从建校就与以往大学不同,它不是从基层建立起来,而是自出生就已是一所大学。因沃里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的思想“以教学和研究为导向且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型大学”,借鉴企业管理的方式管理大学,并和商界建立了亲密的联系。这些管理模式是以往大学都不具备的,虽然是一种新
的管理模式,但是沃里克大学也逐渐走向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坚守第一任校长的治校理念,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建立各种与外界相关联的场所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了一
批又一批的实用人才。根据时代和情况的需求,英国大学建立了新型大学。
就美国一些名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正如前文所说,发现这些大学在建立之初都有模仿其他著名高校的现象。美国大学在模仿其他优秀大学时,发现自己的现状与优势,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就优势发展,最终成就了现在的世界一流大学。每一任校长都有自己坚守的治校观念和政策,在换任以后,下一任校长会继续完成上一任校长未完成的使命,最终,使美国学校有着连续不断的治校模式和理念。就斯坦福大学来说,斯坦福大学在建校初期的时候并不乐观,学校还因财政问题几乎破产,但是校长一直坚守自己的治校理念,后来的校长也从未放弃,在他们快经营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学校的土地先是租给了高科技公司使用,这一无意之举却造就了今天的“硅谷”。
每个国家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政策,但是不管优秀的大学有多优秀,必然有自己所坚守的信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并不是不好,但是大多是千篇一律,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向着综合大学发展,师范大学也要包含着理工学科,理工大学要包含着人文学科,虽然国家经常在倡导全面发展,但是就大学来说,如果一个大学把所有学科都包含了,能否全面发展是一个问题,就美国大学来看,
那些所谓的一流大学里的内置学科,也并不是包含所有,他们的好的学科也就停留在几种而已,全身心地将学科研究投入在仅有的学科上。所以我国大学想要进军一流大学,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学校的定位问题,到底定在向什么学科方向发展。有优点是应该学习,但是如果不考虑自身地域问题,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就盲目学习,是不是就将自己引入歧途。其次,就办学理念来说,美国的办学理念是继承式的,而我国的办学是断续式的,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新上任的领导为了其自身利益往往不会沿用前任的理念和模式。对于个人发展这也许可以很清楚地展现出个人能力,但是对于一个大学,一个长久持续发展的生命体来说,这可能就是一种破坏。毕竟教育是有滞后性的,研究与发展,总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其到底是否有成效。若美国的办学理念也是断续式的发展,可能今天世界会失去很多一流大学。由此,我国学者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开始提倡我国各大高校借鉴美国的经验——院校研究,并对其学校进行适当的改革。就我国大学而言,盲目完全套用其他国家的大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和各校校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建立适合本校校情的结构模式,才是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许先凤.共同治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J].东岳论从,2013,(1).
黄山在哪个省
[3]张静,袁倩.伯顿·克拉克组织分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思想[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4]张鑫鑫,张磊.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文史博览,2014,(6).
视点 动态/域外视野520快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