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泡鸭爪一、税务筹划的基本理念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目标的一系列。
注意:纳税筹划前提是合法合规
纳税筹划和依法纳税的前提都是熟悉税法,而要熟悉税法,必须学习税法。纳税筹划是在,即:应该缴的税一分不少,不应该缴的税一分不多。
【案例分析】一个名为筹划实为偷税案例的解析
资料:某县国税局纳税评估工作人员在对某企业纳税评估时发现该企业2015年1-6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存在明显的税负偏低现象。经过纳税人对增值税税负低的现象进行举证及对纳税人的财务人员和老板进行约谈后发现该企业存有如下税收违法行为:
该企业1-6月每月进项税额与销售税额基本相差不大,实际是该企业的财务经理“筹划”的结果!该企业的财务经理通过参加培训班后听信某“专家”“税收筹划”方法:将企业当月实现销售收入与企业进项税额对比,将多出进项税额的部分转移到下月做收入达到“避税”的目的!
对此企业的这一行为是否违法及按何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税务机关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1.一部分税务人员认为该企业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只要该企业将税款补缴并补缴相应的滞纳金就可以了!
2.另一部分人员认为该企业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偷税行为应按照偷税行为进行税款补征、加收滞纳金和。
【案情分析】该企业税务经理将本应在当月做收入的收入采取滞后入账的方式记入下月,在当月来讲属怎么拍人
于明显的不计、少计收入及隐匿收入行为,并且每个月都有少缴税款行为。符合税收征管法六十三条偷税定义中的:偷税主体、偷税手段、不缴少缴税款的三个要件一个不缺。故该企业的税务经理的“税收筹划”实质就是偷税!
经过税务机关税政科进行认真审理,纳税评估部门最终将该企业的上述行为定性为偷税行为,将该企业交由税务稽查部门进行立案查处!最终该企业被税务机关将所有推迟到税款所属月份重新计算当月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税款,将该企业的上述行为定性为偷税!由税务机关追征税款,并从滞纳税款之日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税收滞纳金并处企业所偷税款1倍的!
【案例启示】从此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就在于缺少对偷税定义的准确理解!“专家”也没有正确解读偷税的定义就盲目进行宣讲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财务经理缺乏必要的判断标准更是企业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偷税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随口说说的问题,望广大会计人员能够认真对待,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也!
二、税务筹划与偷税、逃税、避税、骗税区别
他伤心了作文500字五年级1.税务筹划具有:
合法性;筹划性(事先安排);风险性;专业性。
2.偷税(《刑法》中已改为逃避缴纳税额)、逃税、避税、骗税:均为违反行为
【案例分析】
曝光!小企业常见做假账的21种手法
手法1:成本费用互化
定义:将属于的支出账务处理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的支出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举例:如某企业将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无形资产摊销计入了“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分配制造费用时,将其计入了“生产成本”账户,这样就造成少计期间费用,虚增利润的结果。
网店怎么开质量最好的冰箱手法2:费用资本(产)互化
定义:将属于的账务处理,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的支出,当期税前扣除。
举例:如某企业新建厂房,确认为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的费用本应计入当期损益,但却计入初始成本计提折旧。
手法3:费用名目转化
定义:将的费用转变为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举例:如某企业工会经费扣除额度已超过限制比例,于是将其计入职工福利费扣除。
手法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定义: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或为选择性的将费用分摊。
举例: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人为调整各期应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手法5:成本名目转化
定义:将属于的项目转变为的项目,或反行之。
举例:如某企业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混淆。
手法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定义:将本期,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举例:如跨会计年度期间不据实结转成本, 人为调整当期损益。
手法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定义:将本期,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举例:如跨会计年度期间不据实结转收入,人为调整当期损益。
手法8:收入名目转化
定义:将收入总额间进行调节。
举例: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手法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定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流动负债,通常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但由于其他应付款业务复杂,有的企业将其作为逃避纳税的工具。
举例:将,造成借款经营的假象,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或将;将超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额度的费用(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虚做借款,使企业费用虚减,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手法10: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
定义:人为虚增或虚减收入、成本、费用,造成进行的依据,达到纳税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举例:如报销虚假费用票据、人为捏造增加销售成本等。
手法11:转移定价
定义:在经济活动中,,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举例:如将亏损企业的产品高价销售给盈利企业,以达到关联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的目的。
手法12:资产、负债名目转化
如将固定资产中的资产类别名目转变,;将,或等手法避税。
手法13:虚假交易法
如以,造成资金流出,增加本期费用,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手法14:费用直抵收入法
在确认收入时,以(如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将虚假费用税前扣除,达到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
手法15:重组转让法
利用等进行资金或收入转移达到避税的目的。如将公司的资金转移,达到破产赖账等目的。
手法16:私人费用公司化
定义:将,既达到降低私人收入个税应纳税额的目的,又达到增加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费用的目的。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举例:将个人车油费在公司处理,将个人房租费在公司处理。
手法17:收入/成本/费用转移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