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的气候》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知识与技能:
2021年数九天时间表1. 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 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温度带图等图表的能力。
三个月婴儿护理过程与方法:
1.分析总结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2.分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从而
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发、读图分析法、微课展示
教学指导:
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能采用设置情境、协作活动、引导探究的“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即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见上图),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 ||||
教 学 步 骤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图片或视频:播放冬季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相同的时间,为什么黑龙江省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省是“森林翠绿,鸟语花香”呢?(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气候的不同) | 学生观看视频、图片,感悟中国的气候和景观差异。 | 以视频或图片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
教 授 新 课 | 冬季 气温的分布规律、 原因 | 转承:经过上述思考,同学们或许对我国的气候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但要真正了解我国气候的具体特征,还需要我们对“中国的气候”这节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P.33“活动”。 1.指导学生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并回答下列任务: (1)出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两地气温相差多少?(让学生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形成感性认识)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学生阅读P.32“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材料,从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因素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2)让学生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勾画出1月0℃等温线,看一看它与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大致吻合,观察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解:除山地外,我国1月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1月0℃等温线大致东起淮河,经秦岭至105°E处,沿四川盆地西缘折向西南,穿过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从“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来看,台湾岛南部和海南岛的气温在16℃以上,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气温低于-漫威英雄实力排名官方24℃,南北温差在40℃以上(实际温差约50℃)。 讲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南北纬度位置的差异是形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且白昼时间短,所得太阳光热少。而南方则相反,所得太阳光热多;二是冬季风的活动加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冬季风发源于高纬度的大陆内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寒冷干燥,而我国北方紧邻冬季风的发源地,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故加剧了冬季北方的严寒,南方则由于重重山岭的阻挡,冬季风势力逐渐减弱,降温幅度不大(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海南岛、台湾岛等地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归纳得出基本的结论并板书 ——冬季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北温差大。 | 完成P.33“活动”,学生用不同颜线条描出等温线。 阅读P.32“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归纳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及原因表述。 做好思维导图笔记。 | 学会阅读等温线图,让学生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形成感性认识。 学会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授 新课 | 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原因 |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并回答下列任务: (1)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各约多少度?两地气温相差多少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3)与“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相比,图中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和走向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7月,黑龙江省北部的气温约20℃,南方一大片区域的气温约28℃,南北温差约8℃。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主要原因是北方虽然太阳高度较低,但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而南方地区虽然太阳高度较大,但白昼时间相对较短,阴雨天气相对较多,南北方向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7月,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大体平行,说明东部地区气温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明显。 归纳得出基本的结论——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高温中心出现在内陆闭塞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低温中心则出现在青藏高原。 | 阅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并回答。 做好思维导图笔记。 | 学会阅读等温线图,让学生对“夏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温度带 | 过渡: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的气温分布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有着明显差异,说明了我国境内的热量分布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并影响着各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在气候上,以活动积温为指标,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指导学生阅读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和“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表,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1)温度带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几个温度带? (2)将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填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说出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重点关注春小麦、冬小麦的分布,讲清原因,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容易混淆这两种作物的分布) (3)用彩笔描绘各温度带的界线,看一看各温度带与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关系。 说明:通过读图、填图,以加深对温度带空间分布的了解,以及对温度带划分依据的理解。有关积温和作物熟制的关系,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积温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但并不要求记住积温的数值。 | |||
课堂小结 | 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值线图是表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一种常用方法,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判读等值线图,首先要理解等值线的特性: ①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②同图等距——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间隔相等。(因地图用途的某种特殊要求,有时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的间隔也可以不一样) ③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但可重合(如陡崖)。 ④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⑤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⑥等值线平直表示该区域与相邻区域受到的影响因素单一,等值线弯曲反映出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的因素较复杂。 其次是把握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以等温线为例): ①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明确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还是等降水量线等。 ②看疏密——反映出要素在空间上变化程度的大小。等温线密集,说明区域内温差大;等温线稀疏,说明区域内温差小。 ③看延伸——反映出影响因素的不同。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太阳辐射是主导影响因素;等温线与海岸走向一致,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明显;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势影响显著。 ④看弯曲——反映出下垫面状况的不同。当等温线向高值或低值处凸出,说明下垫面有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存在。例如,陆地上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明气温高、地势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气温低、地势高。 ⑤看闭合——由于某些特殊因素的存在,出现了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例如,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的图中,若线内气温值低于四周,表明地形为山地;反之为盆地。 | 看版图回顾, 注意方法回顾。 |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 |
当堂巩固 | 引导学生完成《填充图册》和校本作业 | 完成练习 | 当堂落实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
2.1《中国的气候》教案(第2课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