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06 赏析散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教学目标
熟记散文的表达技巧及语言艺术的相关术语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并运用散文表达技巧及语言艺术的相关术语,准确赏析。
教学过程
一 鉴赏表达技巧
1.散文的表达技巧
2.常见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 表达效果 |
比喻 |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
比拟 | 彩鲜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 |
借代 |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点代面。 |
夸张 |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制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
对偶 |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
排比 |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
反复 |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设问 |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
反问 | 用疑问句表确定意思,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
引用 | 引用神话故事,增加文章的神秘彩,体现浪漫主义彩;引用历史故事,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情趣,提高文章趣味性;引用诗词名句,增添文句意蕴和表达效果,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说服力。 |
2.表达方式
幽默短信大全
表达方式 | 作用 |
叙事手法 | |
记叙人称 | |
第一人称 |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
第二人称 | 呼告抒情,便于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
第三人称 恢复格式化文件 | 较为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叙述方式 | |
顺叙 | 可以使叙述事件有头有尾,文章条理清楚,读起来顺畅。 |
倒叙 | 可以造成悬念,抓住读者,突出主题,使故事波澜起伏。 |
插叙 | 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叙述曲折有致,可使内容衔接更紧密,照应更周严。 |
平叙 | 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
描写手法 | |
直接描写 | |
肖像描写 | 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动作描写 | 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
语言描写 | 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
心理描写 |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
白描 | 形象逼真,简洁传神,突出人物性格(事物特征)。 |
细节描写计算机的历史 | 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开学第一周的作文,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及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 |
间接描写 | 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 |
抒情方式 | |
直接抒情 | 作者或人物形象在文章、作品中直接抒发情感,不用借托,无需遮掩,显得直率质朴,诚挚笃实。 |
间接抒情 | |
即事抒情 | 寓情于事,叙事中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是饱含情感的叙述,来宾中考录取这种写法多用于叙事类作品。 |
寓情于景 | 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使描写对象渗透了浓郁的主观情调。 |
即物抒情 | 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 |
寓情于理 | 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议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
议论 | |
记叙中的议论 | 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 |
夹叙夹议 | 记叙、议论交叉运用,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 |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 作用 |
类比 | 以浅寓深,以近比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象征 | 引申事理,形象鲜明,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
抑扬 |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重点,强调语意,抒发感情,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
对比 | 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具有强烈的反差效果。 |
渲染 | 设置铺垫,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
衬托 | 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鲜明,主次分明。 |
以小见大 | 从平凡细微的事物中反映重大主题,可以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
虚实结合 |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
联想、想象 | 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
托物言志 | 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
特别提示
表现手法除上表中的具体手法,也包括修辞手法等。
答题时要审清题意,看题干问的是定向角度(题干明确要求了鉴赏角度如修辞、语言等),还是多向角度(题干没有明确鉴赏角度,只是笼统地说“赏析艺术特”“表现手法”等)。如果是多向角度,可先思考这些常用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和其他技巧。
二 备考关键能力
鉴赏表达技巧“三步骤”
特别提示
解答鉴赏语言表达技巧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判断表达技巧要准、全
(1)准确掌握技巧术语。要牢固掌握相关技巧,并能透彻理解其作用。
(2)多向赏析判断要全面。赏析表达技巧题一般都是多向切入,学生在此出现的问题最多,通常只是简单列出几个技巧名称,其他的技巧答不出来。在此,我们当然反对把所有的技巧都写上去的做法,但在“全面”上还是有所讲究的:优先切入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联系前后文,主要考虑表现手法;注意文字量,不忘表达方式角度。
2.分析表达效果要实在
(1)必须与内容相结合。只用一些“生动形象”一类的套话,分析表达效果定会空泛,所以一定要结合文本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坚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记住: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技巧,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所抒的情、所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2)必须与语言相结合。书面解答时,要从文中相关部分抓住一些核心信息、关键词句,准确
地引述。这样做,可以避免术语堆砌、内容空泛。另外,有时要与文章结构结合,分析其结构效果。当然,这要根据其位置特点而定。
三 题型对点
(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线 条 之 美
梁 衡
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
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
线的表现手法。
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线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