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助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郑燕妮
依托现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专业建设,研究专业课 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共通,师资队伍共享的专业建设模式; 构建“以知识能力输出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模 块化课程体系;实行 2+N 的考核体系;得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分析
mm是什么意思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是一个新型的跨学 科专业,国内高校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 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开设, 以浙江大学和江南大学为典型代表;第二类是依托艺术专业,在 其中添加技术的成分而分离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典型代表是中 国传媒大学;第三类是以通信类专业的优势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 业,如北京邮电大学。工科学院强调“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而 艺术类院校则强调“以艺术为主技术为辅”。高校人才培养注重单 个专业人才培养,跨相关专业的综合型的复合人才较少。保卫萝卜2 66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颁 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科归类有了明确
描写月亮的好段的规定,将其归类于 计算机类专业,并明确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德、智、 体等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媒体相 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 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现状
外卖订单量怎么提升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注重单个专业人才,跨专业的相关专业 建设研究相对来说较弱,综合型的复合人才较少[1]。数字媒体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都是通过计算机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来完 成的,其主要涵盖的专业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 艺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能掌握过硬的本 专业技能,但对相关专业及相通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薄弱。 有效的开展专业建设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途 径之一。
合肥学院,淮阴工学院和宁波都是做得较为出的。合肥学 院与德国工业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借鉴德国工业大学的经验,人 才培养模式定位为“产教学度融合”,建立“全过程,一体化”产 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淮阴工学院:三维度”,即同层次高校中的高水平,行业和产 业内的高水平,工作服务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体现为“三要素”, 即专业设置上更强调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上更强调应用特质,科 学研究
冰箱温度上更强调区域服务。
宁波经验:构建和谐的产教融合与政行校企关系,打造“三 位一体”行业特学院,实现“创办一个特学院,支撑一个产 业”的目标。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制约地方海 洋养殖、智能制造、服装面料、园林绿化、健康服务等产业转型 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型人 才培养策略
1、研究“课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共通,师资队伍共享” 的专业建设模式
依托现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专业建设,提出专业课 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共通,师资队伍共享的方法。
由办学实力强重点建设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带动其它专业,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物联网工程,数 字媒体艺术,大数据等。以上专业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 技术领域。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实现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
系基本框架共建。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的有很多都是具有通 用性和共用性的。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各专业可以在一个体系中完 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实施一个教学 方案[2],实践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实 验实训设施、设备也必然有大量的设备是
共用的,各专业具有相 同的学科基础,师资队伍可以共用。
2、构建以“以知识能力输出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模式
探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将以学生培养将传统的“知识 输入导向”变为以“知识能力输出导向”,从结果出发探索能适应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以学生培养将传统的“知识 输入导向”变为以“知识能力输出导向”,从结果出发探索能适应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3]。基本思路为:通过学校进入 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调研,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将专业核心能力分 解成各子能力,根据确定的子能力转化为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点, 对各专业知识点进行能力模块构建;最后组合成模块化教学体系。
3、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 基本思路为:通过学校深入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调研,根据市 场需求确定岗位能力,将岗位能力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提取出专业 核心能力,再将专业核心能力分解成各子能力,根据确定的子能 力转化为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对各专业知识进行能力模块构建形 成和专业课程;最后将各专业课程组合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图 4、2+N 考评体系 模块化课程考核方式的实施。课程考核通过 2+N的方式进行。 2 为学习笔记和期末考试,N为过程考核,如市场调研,需求分析 报告,小课题设计,项目(产品)汇报等。 5、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 学生
将来顺利适应社会和岗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与用人单 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与社会联系的能力,提供 一批固定有保障地,稳定地,可持续的社会实践基地。
结语
依托现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专业建设,推出”专业 课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共通,师资队伍共享”的专业建设模 式;构建“以知识能力输出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 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行”2+N 的考核体系”;推出数字媒体 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 求,推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大年初一朋友圈文案参考文献: 王克祥.基于“工作坊”制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8(21):220-221. 课题项目基本:本文为 2019 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项目编号 1213)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1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