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宜居重庆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范本模板】
构建宜居重庆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文章基于宜居城市评价的科学内涵,结合重庆当前的实际,阐述了建设“宜居重庆"的必要性。运用SWOT战略分析重庆“宜居城市”建设内外部的优势和挑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把重庆建设为全国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宜居重,SWOT分析,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职能向服务性的转变,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城市的主人翁就对城市生活各个层面的环境与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衣、食、住、行等涉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许多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房价偏高、城市犯罪等.2007年5月30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公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宜居城市标准有六条,包括: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按照这一标准,宜居城市应当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它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处于西部经济重镇的重庆,借助于直辖市的政策优势,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重庆有着1419万的城镇人口,443。6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GDP为5096。66亿元。而重庆又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的优越性,随着314战略的部署以及“五个重庆”的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一个全国宜居城市势不可挡。有助于全面提升重庆市城市环境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更适宜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环境.
湖南卫视跨年晚会阵容官宣
一、宜居城市的科学内涵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
唱歌技巧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从广义上说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
3.15活动方案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
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对重庆未来发展作了全面规划,提出了要“着力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奋斗目标。宜居重庆是基础又是根本目标,与其他四个相辅相成。所以依据2007年公布的宜居城市评价的标准,并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的丰富厚重、生活的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安全度的提升这六方面出发,把重庆打造成全国性宜居城市之一。
二、构建宜居重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有助于重庆进一步落实“314"战略部署
    重庆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宜居性增强,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文明度的提高,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314”总体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和谐社会、高政治文明度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重庆增强经济实力,吸引外来资金
    宜居重庆的建设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基础保障是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的软实力的发展有助于城市改造、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吸引外来资金、进一步开放城市,把重庆建设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要求
    处于中国西部经济中心的重庆,有着1419万的城镇人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设宜居重庆,有利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需要,更是进一步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四)全面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保证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仅仅依靠经济,更有需要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体等方面提供给居民的便宜的生活,以及城市景观、人文生态环境方面等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城市。
三、构建宜居重庆的SWOT分析
地处中国西南的重庆从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了更好的发展,把重庆打造成为全国的宜居城市。本文以下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并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对宜居重庆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 (挑战)(Threat),通过调查列举出来,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并加以系统分析,得出相应的决策性结论.
()内部优势
1.从城市直辖以来的发展有着经济优势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1997年的GDP为1360。24亿元,而在2008年的GDP为5096。66亿元,足可见重庆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发展的动力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15
708。74元.近年来又大量吸引了外资,以及大型企业进驻重庆,增加了就业,提高了人均收入.加之重庆的本身工业发达,有“汽车城”、“摩托之都”之称。重庆又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经融结算中心,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等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全市拥有证券经营机构66家,证券营业部65家。
2。“山”“江"重庆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
长江和嘉陵江在重庆主城区汇合,城市依山临水、错落有致,是我国著名的“山城"和“江城”。山城和两江交汇的独特地形形成两江四岸“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使得重庆在保有大城市规模效应,得以集约、高效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居住者提供尺度适宜的生活空间。以及沿长江及嘉陵江以及三峡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优美,依靠山水,发展旅游业,且更适宜于居民赖以生活的基础,提高了人居环境。如金刀峡、缙云山、歌乐山等以及一系列的大小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3.老革命基地特有的红气息
齐琦个人资料
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具有浓厚的红革命气息,是城市的一面.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曾家岩50号周公馆、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桂园、史迪威将军博物馆等优越的红资源,有助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显著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重庆在革命基地发展红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也让城市居民融入这种浓厚革命气息,享受具有非凡意义的生活。
4.依靠“巴渝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重庆至巫山这段千里川江上,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旧社会江上船只多靠人力推挠或拉纤航行,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只有用号子来统一指挥—川江号子。自古以来巴渝人民又喜欢"摆龙门阵,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自然有着码头文化.依靠这些具有自己特的民族文化,倡导社会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城市居民也就有着主人翁感.
(二)内部劣势
1。城市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还待进一步调整
虽然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经济总量小,发展总体水平偏低,与其他发达省市还有一定差距。其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城市居民量大,但其经济影响,一地程度上城市化水平不高。根据统计,2008年重庆的生产总值为5096。6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为2433.27亿元,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2087.99亿元.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一产业为11。3%,第二产业为47.7%,第三产业为41.0%.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较少,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产业竞争力也不强,长期发展以来的汽车、化工与冶金等支柱产业,在全国市场竞争力欠缺。金融危机对民营经济产生不利于的影响,其不够强大,发展劲头不足。
2。“以旧换新”改造压力大
重庆新城市的建设基本上是在“以旧换新"的基础上,由于之前旧城的不合理布局,重庆市中心城区人口过于集中、建筑密度过大,需要拆建的区域较多以及存在房屋陈旧、居住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劣、卫生设施欠缺、物业管理滞后等现象.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居民的搬迁、重新规划等一系列问题的压力。
e60
另外,开敞空间不足,公园、绿地等休闲娱乐设施缺乏,尤其是现存的不少危旧房、工矿成
片棚户区和违章建筑等,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资金来建设宜人居住的城市。
3。主城内的交通阻塞较严重
  由于“山城”这种地形对重庆的影响较大,公路设计建设难之外,容易形成交通不畅,交通阻塞的现象较严重,以及公共交通分担率低,市民对其反应较大,社会停车泊位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车辆。
  由于城市布局的原因,居民工作和学习与居住地分散性高,出行时间一般较长,进而影响了交通的总效用。已有的轨道交通轻轨路程短,上座率低,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发展新型交通较慢,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较慢。一定程度上,交通阻塞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外部机会
1。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越性
近年来,重庆借助外围区域,互助发展其中成渝经济区,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承接悠久的合作渊源,重庆、成都两地特大城市将成为经济区的龙头,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成都及
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经济发展总量提高,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家收入。
其次,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经济区将会使重庆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由此可见,重庆可借助区域优势在经济发展上突飞猛进,对重庆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个外部优势。
2。外部投资逐渐增多及新产业的发展
在2005年城区西部的重庆大学城紧邻建造省级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为西部唯一的微电子产业园区,已经有日本NTT、印度CELLENT、NIIT、惠普、甲骨文、IBM等企业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设置在此,成为中西部第一软件基地.投资800亿人民币的园区使得重庆在全国软件行业异军突起。增加了重庆城市竞争力,激活城市的活力,让重庆成为IT产业的巨头以及带动更大的发展。
重庆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更是提升了城市在外商心目中的形象。跟2009年颁布的统计年鉴,在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272913里怎么拍一拍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5688万美元,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数197项,2007年为263项。由此可观,重庆在利用外来资金方面比较充足,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实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