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2010年/9月/7日/第003版
城乡规划
当爱已成往事 歌词规划“慢行交通”城市更加宜居
李辑
建“毛细血管式”的慢行交通网络,方便步行和骑单车。这已经成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专家认为,“慢行交通”是最为绿环保的出行方式,要创建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就必须公平对待全体交通使用者合理的交通需求,充分重视“慢行交通”,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路权分配中充分保证慢行空间,维护和谐、安全、公平的交通环境。
“慢行交通”好处多
所谓“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者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系统。来自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杨静、曾庆华认为,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好处是多方面的:
一是能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我们固然需要城市快行系统,但单一的快行系统,在各种出行混杂的城市交通中,势必造成道路资源浪费。发展城市慢行系统,能收到“快”与“慢”相得益彰之良效。
二是能缓解交通压力。发展城市慢行系统,自然能鼓励大家能步行的步行,宜骑车的骑车,从而使机动车道的交通压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
三是能促进节能减排。在我国,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污染的来源,以长春市为例,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已占排放总量的25%至55%,发展城市慢行系统,鼓励人们步行、骑自行车,使更多的人采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则有望实现“低碳交通”,显著提升节能减排的效果。
魔兽世界升级攻略“城市机动化快速交通剥夺了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自由与祥和,人在城市空间里毫无舒适可言。因此,应调整城市交通方式,规划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创建便于市民步行或依靠自行车出行的条件;打造和谐交通,构建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杨静、曾庆华说。
三种模式可尝试
那么,慢行交通系统如何规划?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张航、万军提出,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可以考虑三种具体模式。
结婚周年礼物模式之一:“快速公交+公共免费自行车”出行方式衔接模式。快速公交,亦称BRT(bus rapid transit),
即通过开辟专用公交车道,配备专门的公交车在车道上运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传统的公交系统基本达到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其投资与运营成本又较轨道低,与常规公交接近。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快速公交+公共免费自行车”模式,就是通过BRT的建设,同时在每个BRT站点处设置与之相衔接的公共免费自行车租赁,从而实现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减少私家车等机动车辆出行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空气污染,提高城市居民出行效率。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BRT系统的大容量、快捷性与自行车系统的高通达性、灵活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出行方式的优势;形成了一种“快慢结合、高效和谐”的交通出行模式,实现了低碳绿出行;用于建设该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少,易于规划、实施。
模式之二:“常规公交+自行车搭载”交通工具整合模式。将常规公交客运车辆适当加长,在其加长部分的后区域设置乘客私人自行车托载区,从而让乘客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公交与自行车的无缝对接,提高换乘效率。
女人梦见狗是什么预兆各省省会这种模式,能够实现交通运行方式的流动性衔接、实时衔接,最大限度地整合自行车与公共交通两种交通资源的优势;减少自行车停放站点、租赁设施的建设;有效提高自行车与公交车这两种慢行交通工具的换乘效率;极大地降低政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模式之三:“特殊自行车道+特殊步行道+常规公交系统”慢行体系规划模式。通过有专门警示标识和通行区域的特殊自行车道、特殊步行道的建设,结合常规公交系统,构造一种基于慢行交通体系建设思想的绿交通规划模式。它衔接灵活、运行有序、能最大限度发挥不同交通方式优势,有效缓解本地区交通运行恶化问题,改善区域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这种模式层次分明,便于不同交通方式的有序运行,优势接力,衔接互补,有助于慢行交通体系的良好运行,但系统规划的工程量宏大,需要政府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20
因地制宜,快慢并举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在不同区域内实施不同方法。”杨静、曾庆华说。他们指出,要与城市风貌、休闲、旅游以及商业紧密结合,打造和谐、舒适、安全、便捷的慢行交通区域,形成以人为本、体现城市特的慢行系统。
对于交通性的城市干道,宜采取以快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在满足慢行基本效率与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公交优先路权,行人与非机动车利用共同的通道,并且利用硬质或者绿化隔离,既保障机动车有足够的通行断面,又能够使行人和非机动车能够安全通行。
对于慢行比例较高的干道与公交路线较多的支路,宜采取快慢并举的发展方式,为慢行者提供安全、
舒适的出行环境,行人和非机动车可采用分离通道或者共用通道,同时保障公共交通的运客效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公交、慢行的良好衔接、协调发展。
对于慢行比例很高的支路与城市慢行区核心区内(学校、大型社区、商业中心等)的道路宜采取以慢行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让慢行者优先,限制机动车流量、流速、排放、噪声等,提高慢行交通的自由度和舒适度,并且行人和机动车宜采用分离通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