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景观设计的角度探讨福州城市宜居品质的提升——以福州花海公园设计实践为例
从环境景观设计的角度探讨福州城市宜居品质的提升
——
—以福州花海公园设计实践为例林晓捷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
身在异乡为异客350202
采用近自然策略进行低干扰景观设计,打造节约型的城市公园,实现低维护的后期管理模式和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效果,是
在对目前城市景观公园建设的反思基础上进行的开拓性探索。文章以福州花海公园的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具有区域特的宜居景观设计策略
福州;宜居城市;环境景观设计;花海公园;近自然设计
境的基础上,将人工干预的景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
大程度发挥自然环境的景观价值,高性价比的谋求自然生态与人工建设的相得益彰。在这种“度”的恰当把握下,“近自然”的策略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则显得顺理成章。
明代园林家计成曾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来形容人工创造的艺术顶级效果,可见自然本身的魅力。“近自然”在城市园林中的概念理解为:在原有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基础上,以自然法则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接近自然、模拟自然,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公众活动的需求,营造出具有多样化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系统。其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学、社会学、园林学、可持续发展观、天人合一的
思想及近自然林业和多自然河流思想。不同的立地条件适合不同程度的模拟,“近自然”属高度模拟范畴。在笔者理解,这种接近模仿,忌流于表面,更多的是在对基地环境基因的详尽分析、对园林绿植生长规律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生物生态落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的特点寻适当功能的赋予和景观定位,由此开展设计的布局。与此同时,需协调项目建设资金与后期管理维护成本,探索节约型景观建设与管理的可能性,寻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观点,结合福州花海公园设计与建设实践,从园林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城市景观品质提升策略的开拓性尝试。
2
福州市花海公园的前世今生
福州花海公园基地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环南台岛北面中段、闽江北港南岸、鼓山大桥两侧的防洪堤堤顶堤外,紧邻南江滨西大道与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场地原为江岸的一片滩涂地,沿江防洪堤的修建,更是割裂了堤内外的联系,作为城市的公共用地,因无管辖多成为周边众自行开辟的菜园、养鱼养鸭池塘等,杂乱无章,且经常在汛期被江水淹没成为沼泽泥潭,安全隐患相当大。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地纳入闽江江岸环
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概念,并成为21世纪新的城
市观。城市的宜居度是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根据2007年正式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包含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6个方面,其中环境优美是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的居住小环境(住宅区、邻里关系等)不断提升,但整体的生态大环境却在“钢筋丛林”的侵蚀下愈发得无所适从,影响着城市人们对幸福的感知度。幸而有之,公众的环境意识在逐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关注生态、关注公共空间品质,政府也为此不懈努力。近年来,福州在各项宜居城市排名榜单中均名列前茅,政府在城市公园景观的建设、公共活动空间的提升上所作的努力功不可没。但随着景观建设热潮的愈演愈烈,人工景观的过度干预打破了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同时景观公园建成后的后期管养,要么耗资耗力大,要么逐渐衰败成为新的环境问题。如何在设计之初就适可而止,考虑场地自然生态的长期自我修复和人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设计之初就预见后期管养与管理状况,成为新形势下的又一挑战。
1
景观适度设计与“近自然”策略所谓景观适度设计,是针对“景观过度设计”而言。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精神生活的提升不断被放大与突出,却在这热潮中逐步走入追求速度、视觉形象与所谓景观元素的误区,迷失在为设计而设计的怪圈中,过度使用设计语言、新型材料与附
东风日产尼桑逍客加功能等等,却忽略了环境与基地本身的风采与特点,而这种过度设计不但对原有的自然生态造成极大的干扰,更难以持续发展,后期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更甚者进一步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而适度设计,就是在充分研究基地整体生态与空间环
基金项目:福州市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7年度重点项目《提升福州城市宜居品质研究》(项目编号2017A07)。作者简介:林晓捷(198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文学硕士,副高,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
9
6〇
3
福州市花海公园设计探索
笔者作为本项目的设计负责人,与整体团队成员一起全过程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及后期的施工建设配合,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通过采用“近自然”的设计理念,对本公园设计的“度”的把握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3.1基地分析
如前文所述,设计的基础是对基地及其总体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掌握后期具体设计的“度”。基地全长约4.6km ,规划面积76.78hm 2。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基地周边区域是福州沿江向海发展的重要跳板,是“福州主城———现代山水城市———金山生活区———东部新城———滨海新城”城市发展轴线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在福州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中,基地上规划布局一条品牌绿道,该绿道是福州“十大绿道”之一的,是市民健康出行、景观休闲的重要活动节点。因此基地的未来将引导与承载较大规模的区域人流和公共休闲。
从场地本身的基础条件来看,基地是福州市典型的潮汐性河流的“河滩地”,具有丰富的河滩地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场地土壤为江流冲积和潮汐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江岸浅滩地形,疏松肥沃,透水透气,适合植被生长;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水系变化有序,滨临闽江,面对鼓山和福州城区,开阔壮观;而作为闽江口冲积洲的外延,由于受建设和潮汐的共同作用,分布有大小不同的自然池塘,池塘之间为农田菜地,肌理分明,具备天然田园风景的基础;基地东侧有大片的芦苇湿地。以上作为场地
的基底条件,为项目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良好生态背景,但同时场地也存在着各个问题:首先,闽江沿岸砌筑的百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也隔断了城市与河流的联系,并且顶堤堤坡均是水泥块石,僵硬呆板,无景观效果;而场地内
自然形成的多个水塘和东侧芦苇湿地整体污染比较严重,特别靠近河口区域,这些大大小小的池塘也不成体系,基本各自为政,在汛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基底上周边民众自发进行的农业活动杂乱无序,部分深挖堆填对场地基础形态也造成较大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知,基地有很好的生态本底,但由于长期疏于管理维护,后期人为的破坏也较为严重,可对场地各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只有通过对场地属性的审慎解读,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哪些情况下要尽量保持生态环境的独立性,何时又要更多地考虑人的现实需求,以利于后续的区别设计。3.2设计策略
3.2.1“近自然”理念指导下的生态保留重生策略。首先是对场地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从上述基地基本分析来
看,基地存在两大生态体系:一是现状自然生态落体
系:区域内原生状态下有水生动物加两栖动物+微生物+鸟类+水生植物落的生物落体系,该体系
既受水体环境的影响又受制于江岸立地条件的改变,属于易变敏感区域,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建设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及原有的潮间带植物,谦卑地对待水,强化和完善这一体系。基地内同时存在第二体系是众的耕作活动形成的农业生态体系,包含农田菜地鱼塘等,由于这种活动处于自发自由状态,只为减灾防害和提供食物,形成了相对无序的场地状态,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场地肌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是建设改善的主战场。而从场地原状景观的分布来看,总体而言,场地从西向东,从南至北,生态敏感性渐强。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根据场地的区别采用了“近自然”理念指导下的生态保留重生双向策略,通过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探索自然的场所,自然肌理的延续。保留方面,主要保留场地水系湖流、漫滩湿地以及场地现有肌理形式,留下场所精神(图2);重生方面,则在生态敏感性较弱的西侧农田菜地区域,利用原有菜田肌理,引入特景观草花植物进行置换,以无边花田的方式重生,同时从播种到开花结果的时序与农耕时序完全同步,向市民展示从播种到花开花落整个生命周期完整的演绎(图3)。
线滨水公园的重要一环进行规划建设,于2013年底开始,经历近2年的设计建设周期,于2015年公园民全新的面貌全面对外开放,并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与一致好评,在2016年、2017年媒体发起城市公园调研中,具有超高的游客量与媒体人气,在“福州城市公园”中名列前茅,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和婚纱拍摄的首选基地
图2图3
截至项目完成,在保留方面项目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场地的自然湿地全线保留,并利用东侧水塘形成人工灌丛湿地,共约35hm 2的城市湿地景观斑块,多样的湿地景观类型,有效保护园区内原有的生物落并成
空要求
图1福州市花海公园的前世今生
9
7〇
为多种水鸟集中栖息地,水生动物+两栖动物+微生物+鸟类+水生植物落的完整链条得以完善,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当然,保留与重生作为原则性策略,在这一基础上,项目组对具体的设计实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也就是低干扰的设计方法。
3.2.2低干扰、节约型景观公园的设计策略。所谓的低干扰景观(也作低干预景观),其关键词就是低成本、低废弃、低维护,即在保留的基础上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同时辅以对环境的最小程度的干预破坏,同时节省投资,在材料等选择方面均以自然的材料为主。设计首先对场地的干预界限进行划分,分为
“眼及足不及”(完全保留)区域、科普与限定游览区域、公众活动区域等来界定游人的活动范围,既满足游赏游憩需求,避免大规模扰动滩地景观。
在完全保留区域,进行水质的清理、自然湿地植被的恢复与保育以及湿地动物的保护,不设置人工通道以把控生态环境的独立性,游客可通过“借景”的方式,欣赏片片水生芦苇,观赏野生鸟类;在保护区域外围利用原有水塘设置人工灌丛湿地限定游览和科普区,游客可循专门的小径深入湿地进行观察和互动,路径的设置因地制宜(图4),人工灌丛的植被选择遵循了“近自然”植被理念,以河滩地自然植物落演替为基本规律,营造近自然的滨水植物落,因其遵循落的自然演替规律,既延续生态趋势,又节约后期养护成本;公众活动区以原有的西侧农田菜地为主场,通过场地竖向的谨慎保护和利用,梳理原有的田埂菜畦肌理,结合微地形的塑造,植入“都市
花季”计划,通过低投入的
播种方法培育花田,冬春
赏油菜花、马鞭草,夏秋观
向日葵、波斯菊等等,四季
花开,鹭戏江畔。
通过以上设计措施,公园真正实现了“低干扰、节约型”的初衷,项目的建设费用约150元/m2,而在后期的管理维护方面,除上述“都市花季”计划需每季播种(因主要采用喷播的方式成本较低),其余场地的公园管理基本以安全维护、游人疏导和水电基础设施的管护为主,省却了大量的绿化养护和修剪工作,以低水平的维护管理形成高耐久性的景观——
—万亩花田,清湖泛舟,芦花野趣,鸟嬉戏、山水开合……
3.2.3自然理念与艺术双向选择与融合。项目在全园自然理念基础上,通过与福州市政府举办的国际雕塑艺术展合作,为其提供室外展览场地的同时,选取的雕塑展品也结合公园景观特与场地属性,为这些公共艺术品寻真正能相融的、合二为一的家,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场地公共空
3.2.4科普与公众参与。本项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后期建成后的公众参与事宜,在项目中留下了后期社会机构组织公益活动、公众融入互动的伏笔,主要体现湿地科普和花海播种两方面。在场地的东侧堤内坐落着福建省科技馆,是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在其毗邻的堤岸外设置湿地科普基地,弥补了科技馆室内场地的局限,成为历次室外湿地科普活动的主场所,既加强青少年的参与性、体验性,更真实地了解湿地,也让普通公众能有了解湿地知识、感知湿地氛围的渠道,以此来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的行列中来;而花海每一季的播种期,可留出特定区域,呼吁市民前来
参与播种体验,种下属于自己的花,感受参与公共建设乐趣与责任感,而每到花期繁盛时,又是各个摄行协会、艺术机构组织赛事的不二场所。
3.2.5融入城市绿道与水利设施的生态景观化探索。前文场地分析中有提及,项目南面的水利防洪堤岸贯穿基地全线,防洪大堤一般是生命线工程,安全第一,以石砌或混凝土为主,是全园最人工化、生态敏感性最低的场地。场地现状地形上进行大面积的填挖空间,容易对堤岸的荷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尽可能保留基地的地势原状是设计的基础,上述的近自然与低干扰策略正与这一要求不谋而合。设计在分析堤岸荷载的基础上,考虑江岸用地条件的限制及上位的绿道规划,以防洪堤顶为基底,铺设红沥青设置自行车和步行的混合绿道,同时有序规划驿
站设施,有效接驳,堤坡上
的混凝土格栅间也植入花
种形成花坡,与外侧花海
无缝链接,依托湿地生态
与大山大水的背景,建设
成具有山水城市特的
“滨江绿岛链”上的特一
环。
3.3设计成效
在以上设计策略指导
图5图
6
间的艺术品质和独特魅力。如(图5),白钢线条组成
的文字打造的白喷水鲸鱼雕塑,浮于青山绿水间,
彩清新又对比强烈,仿佛这就应该是它的归宿;而框型
的鱼肚(图6),立于其中的人儿,像在茫茫海上,述说
着一个悠远、深沉的梦想……
4
98〇
下形成的设计方案,有效指导了项目建设过程,有效把控了项目成本,并打造了福州具有高人气高口碑的生态多样
型滨江
景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业余休闲好去处(图7)。
4
结语
在城市建设日益成熟的今天,通过园林景观的建设来提升城市的宜居环境品质、来修复自然生态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大景观、生态宜居
等问题,内容虽然广泛,但从理论到实践并不成熟,正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大多数建设流于表面形式且千篇一律,第二自然与人工自然反而让人们更远离自然。本研究以花海公园的设计实践作为探索实验的场所,立足于福州这一山水
古城,立足于闽江畔、河滩地的立地条件,来探讨属于我们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属于我们母亲河的生态环境修复,以期对本地区的宜居景观环境建设具有现实的应用指导意义。
(收稿:2018-06-12)
笔记本电池拆解[1]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亚历山大等,城市设计新理论
[3]日本财团法人河流整治中心,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4]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日]河川治理中心编.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张文杰.“近自然”城市园林理论研究[M].山东林业科技,2008(3).[7]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
济南汉峪金谷商务中心A6地块优质景观效果的打造
于善军
(上海欧堡利亚园林景观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阐述了商业景观的重要性及优质景观效果施工原则,其后重点对济南汉峪金谷商务中心A6地块优
质景观的效果打造进行分析,施工后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商业街道景观,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A6优质景观;软景;商业步行街
提高景观效果,并利用植物景石和自然堆坡的方式进行景观的布置,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然、生态的环境。
(3)按照构成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施工时,在中心位置和入口位置要对序列感进行强化,建设硬质活动场地和广场,控制好绿地面积和硬质广场的面积。
(4)在进行施工时,要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景观调性不能出现反差,将中心空间景观和入口景观凸显出来。对非重点区域和重点区域之间的面积进行控制,以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好的景观效果[1]。
4优质景观的效果打造4.1商业步行街的景观打造
(1)使用彩线条作为引导地标导视系统。在进行景观打造时,在地面上涂装彩的线条作为导视系统,从而达到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目的。在没有进行商业景观导视施工之前,人们在金融中心进行购物时,可能会因为出口和入口较多、空间动线过长而迷失方向。而通过布置导视系统,可以让游览人员准确判断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进而避免出现迷路的情况。
(2)适当放置小品构筑物,营造商业气氛。在进行商业景观打造时,景观小品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舒服的环境,并营造一个休憩放松的空间。使消费者可以拥有更好的活动和娱乐环境。商业街景观小品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景观打造过程中通过增加构筑物小
1案例介绍
汉峪金谷是山东省政府和省委确定的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为济南市“十二五”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是高新区“三次创业”、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项目。在进行项目施工中,景观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汉峪金谷商务中心A6地块优质景观效果的打造进行分析和探讨。
2商业景观的重要性
在现代都市建设过程中,商业中心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可以极大地推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在金融中心,不但聚集了非常多的社会精英人,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地位和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在商业建筑施工中,景观打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同时满足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实现人和环境的协调相处;营造出一个既具有浓厚商业气息,同时又兼顾休憩交流的公共空间。3优质景观效果施工原则
今年流行什么服装
(1)坚持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景观施工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布置活动空间和绿化景观,此外,休闲活动空间在进行景观打造时,兼顾半私密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景观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方式种植绿化植物来
9时尚游戏名字
9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