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融合发展与区域经济韧性
深港融合发展与区域经济韧性*
陶一桃**(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深港融合发展及其制度绩
效的形成,尝试把制度绩效缠定于区域经济韧性范畴内进行分析㊂区
域经济韧性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或区域共同体所拥有的面临外部和内怎么转发
部各种环境变化情况下,防范㊁抵御各种风险以及及时灵活调整政策,
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的恢复能力㊂本文从区域产业结构㊁社会资本㊁政
策和制度环境以及文化因素四个维度分析区域经济韧性形成的机理并
得出如下结论:区域的产业结构㊁社会资本㊁政策和制度环境以及文
化因素都在不同层面与程度上,以 制度资本 的功能提升区域经济
韧性㊂从深港两地产业结构的特点看,深港融合发展将以各自产业结
构的优势,整体增强区域经济韧性;从深港两地社会 文化资本与人
力资本结构看,将以强化社会 文化资本潜在收益的方式增强区域经走砍
济韧性;从深港两地社会资本的契合度看,将以社会资本的制度力量
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韧性㊂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与构建,一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 2018) (项目号:16ZDA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㊂
陶一桃,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㊁教授㊁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㊁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㊁公共制度比较研究㊂洁面乳怎么用
2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年第1辑总第15辑)
方面具有制度的基本功能与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制度创新的特殊意义㊂
深港融合发展以营商环境的高水平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为路径,不仅
桂花香的句子发朋友圈
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环境品质,也促进了香港真正融入祖国建
设的整体布局㊂
关键词:区域经济韧性粤港澳大湾区制度资本深港融合发展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深港融合发展被提上区域协调发展的议程㊂之后相继出台的‘深圳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 2025年)“与‘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都从制度层面为深港融合发展确定了基本路径与规则衔接㊁机制对接的主要方向㊂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是中国社会深化改革的战略性部署,是以建立政策性增长极的方式,先行完成制度变迁探索的中国道路的逻辑演进,那么深港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深化改革进程中又一富有挑战性的制度安排㊂而消除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确立融合发展的制度通道,则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所在㊂因为制度障碍的消除与制度通道的确立,不仅会以制度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潜在力量增强深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韧性,而且将以 一国两制 框架下深港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确立与实践,促进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从而使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未来中国具有超强扩散效应与辐射力的㊁最强劲的区域协同发展高品质引擎与制度创新高地㊂
一区域经济韧性及其影响因素
仙剑奇侠传4全攻略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韧性是指一个经济体在面临外部和内部各种环境变化情况下,防范㊁抵御各种风险以及及时灵活调整政策㊁开辟新发展路径的恢复能力㊂区域经济韧性是指一个特定区域或区域共同体所拥有的上述能力㊂当然,由于区域自身的特殊禀赋,或区域共同体形成的独特互补优势和要素集聚能力与合力的存在,区域经济韧性会在成因或韧性表现形式上显示出某些差异
深港融合发展与区域经济韧性3
性,但基本原理与机理是相同的㊂一个富有经济韧性的经济体,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经济体,而一个富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经济体,必定不可或缺地蕴含经济发展韧性㊂
韧性 概念首次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区域经济领域)是2002年㊂Reg-giani等人认为,在研究空间经济系统动态过程中, 韧性 这一概念应作为一个关键思路,尤其是空间经济系统在应对冲击或扰动时㊂①Berkes等人认为,韧性不仅包括经济系统应对外界扰动的能力,而且包括抓住并转化外部机遇的能力㊂②Rose认为,经济韧性涉及企业㊁市场㊁家庭等不同层面,是区域系统中固有的一种响应机制,以及区域在外来冲击发生时和发生后为避免潜在损失而采取应对策略的能力㊂③Foster将区域经济韧性定义为面对外部干扰,区域预测㊁准备㊁应对和恢复的能力㊂④Hill等人认为,区域经济韧性是区域经济在受到冲击后成功恢复的能力,但这种复原往往和原有的经济运行模式存在偏差㊂⑤James和Ron则根据遭受外界冲击后的情景,总结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能否回到冲击之前的稳定
发展状态,以及区域经济能否通过自身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向全新的发展道路等,并将上述特质视为区域经济韧性㊂⑥叶初升将经济韧性简单地概括为抵御风险㊁驾驭不稳定性的发展能力㊂⑦Martin将区域经济应对衰退冲击的 韧性 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抵抗力,即区域经济应对衰退冲击的敏感性和反应程度,或者说脆弱性和易受伤害性;第二,恢复力,即区域经济从衰退冲击中恢复的速度和程度;第三,重
①②③④⑤⑥⑦Reggiani,A.,De Graaff,T.,Nijkamp,P., Resilienc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patial Economic Systems,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2002(2).
Berkes,F.,Folke,C.,eds.,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ocial Mechanisms for Building Resil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Rose,A., Economic Resilience to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Multidisciplinary Origins and Contextual Dimensions, Environmental Hazards,2007(4).
Foster,K.A.,A Case Stud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Regional Resilience,IURD Working Paper,No.8,2007.
Hill,E.,Wial,H.,Wolman,H.,Exploring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UC Berkeley:In-stitute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8.
国防生要求
James,S.,Ron,M.,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of Regions:Toward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0(1).
叶初升:‘中国的发展实践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日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