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苏版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练习
历史ⅱ苏版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练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双开双控开关的接线
1.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思想上拨乱反正教师节祝福语英语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2.(2018·绍兴模拟)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018·安徽六校模拟)根据下图理解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政治体制改革
B.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乡镇政府政治体制改革
C.四川开始进行全面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政府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把企业搞活
4.(2018·烟台模拟)以下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5.(2018·衡阳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2017年8月总理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考察深圳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总理是在强调(  )
A.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后一次歌词
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此实验
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7.(2018·武汉模拟)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
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了(  )
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B.企业获得了绝对自主权
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发展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8. (2018·广东六校模拟)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9.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企业微博营销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青海省省会是哪个城市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10.(2018·惠州模拟)1992年初,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的含义不包括(  )
A.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B.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
C.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
D.国内针对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
11.新华社评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写道:一个自强奋进的东方民族,一个日益强盛的伟大国家,以特有的胆识和远见,包容和胸襟,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浩荡洪流。以下最能论证这一评论的是(  )
A.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1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以下各组中,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A.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中国特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勤俭节约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注重环保小康社会
诉讼费是多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
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 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 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材料三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
材料四  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国内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8分)
(3)据材料三、四,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