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服务甘洒汗水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王晓锋
人物
People
今日油价92汽油价格
30
CHINA CONCRETE  2018.04  NO.106
许多人认识王晓锋,都是通过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的标准规范,或在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领
梳洗之刑是什么域的各类学术活动中看到过他主持会议或作专业报告。
挖矿比特币王晓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规范处处长、工学博士、研究员,兼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秘书长。此外,他还兼任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宝鸡旅游景点
他既是科技型央企的技术管理专家,又是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这种兼融的多重角,让王晓锋在为行业服务的过程中有了更便捷的条件和机会。
为行业服务,被王晓锋视为自己事业的宗旨。
在行业平台长袖善舞
作为新型的建筑生产方式,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渐成气候。说起装配式建筑,王晓锋有自己的理解,他说装配式建筑实际上就是一种建造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措施,已成为近年来行业发展的热点。2011年,预制混凝土行业知名专家蒋勤俭(时任北京榆构有限公司总工)发起成立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并邀请王晓锋担任秘书长。他们联手推动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工作,目前该分会已发展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影响力最大的分会之一,在我国预制混凝土行业极具知名度。
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秘书长,在从事科技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参与协会和分会工作,于2011年至2017年先后组织了七次“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在参与组织各项活动并主编每次会议会刊的同时,每年都作为主讲嘉宾向与会者分享个人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业内外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为中国预制混凝土的行业技术进步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技术交流品牌。
谈起自己的进步,王晓锋很感恩自己所在的单位。他告诉记者:“从2003年参加工作起,我有幸参与了建筑结构领域系列规范的编制与有关研究和实践工作,一流企业、优秀团队、高质量工作让我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不断提高。到院标准规范处工作后,我逐物联网工程专业学什么
为产业服务甘洒汗水
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王晓锋
本刊记者 张 红
人物中国名山
People
31
总106期  2018.04  混凝土世界
渐从一个标准规范技术工作者转变为管理者,更多参与到院标准规范工作及行业技术标准管理中。近年来,在院标准规范项目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与体系建设、标准发展规划、标准化机构建设、强制性标准与团体标准发展、标准国际化及标准与科技经营活动互动等方面组织完成多项工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推荐我担任秘书长兼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联盟以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在承担科技项目、研发与产业化、标准规范、政策建议、工程实践等多方面开展活动,我个人也在联盟的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历练。”
借助行业协会和联盟的平台,王晓锋获得了成长与奉献的机遇,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步。他十分珍惜这样的平台,躬身为行业发展流汗拉纤,并以实际行动站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潮头。
2018年走进新时代,第八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也将于5月在上海召开,王晓锋信心满满。他对2018年的新年寄语是:希望预制混凝土能在更多行业、更多领域、更多类型的建筑中持续发展,也能有更多的预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得到应用,全行业都能在发展中分享成功与利润带来的喜悦。
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
王晓锋的本职工作主要是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化领域的科研、标准规范编制及相关管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应用技术及新型钢筋推广应用、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标准化理论等。十多年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王晓锋励志精耕细作,并不断有所收获。他主持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应用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00兆帕级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他主编行业、团体标准四项,参编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
等标准规范九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两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全国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王晓锋感恩团队,也感恩前辈。他说:“我主编、参编过许多标准,每一本重要标准的编制过程都令我难忘。比如刚刚工作就参与编制的国内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领域的第一部技术标准CECS 175-200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标准编制工作,在程志军研究员的带领下,有幸与白生翔研究员、徐有邻研究员两位师长一起工作,规程编制中的补充研究与调研及各种形式的讨论,都是我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标准发布时,两位老先生让程志军和我分署主编、副主编,让我体会到他们对我的培养与期望。参与新编国家标准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历经4年、通过几十次会议讨论,逐字逐句斟酌,规范近一半内容都是首次提出;在顾万黎研究员的
支持下,我第一次主编完成了行业标准JGJ 19-2010《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该标准虽小,却解决了行业应用的实际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问题,主编了行业标准JGJ 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在产品与材料、工程设计、施工、检测及验收等方面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为规范其应用与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依据,该标准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记者问他,作为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最应该看重的是什么?他说:“我经常用清华大学聂建国老师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不唯书、不唯他、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来勉励自己。我认为科技工作者最应该坚持的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坚持不断创新,并以实践效果作为检验科技工作的依据。在工程建设领域,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科技工作者最应该看重的是合作与协调能力。”
在这个谈梦想的时代,王晓锋的梦想是在新时代、新起点的大好形势下,通过创新与技术发展促进行业进步,加快企业发展,让中国的工程建设行业真正强大起来、走出去并屹立于国际各大工程项目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