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一、 有关老师的歌结论
1、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世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即探讨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本原问题。列宁认为,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哲学史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最先在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黑格尔为代表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并不是科学的哲学史。科学的哲学史是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研究哲学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西方哲学史作为整个人类哲学史的一部分,是研究西方哲学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西方”,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指欧美各国,主要是西欧各国。这里的哲学思想,是指从公元前机械制造就业前景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起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哲学思想。就是说,西欧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欧美各国、其中主要是西欧国家从公元前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一般规律。
3、西方哲学史按其本身发展逻辑,可以大体上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
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17-18世纪西欧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18世纪未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它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哲学最初关注的是万物的本原问题,即“多”与“一”的关系问题。早期希腊哲学有两种本原论,一种是以具体的感性事物如“水”、“气”、“火”、“土”等为万物的本原;一种是以某种被抽象化了的事物属性如“存在”、“数”等为万物的本原。
4、唯物主义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他原子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成就。唯心主义以柏拉图为代表,他的理念论是最早的唯心主义的系统理论。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的结束和封建制时代(中世纪)的开始。公元510世纪,是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思想领域为粗陋的教父学所统治。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是封建制度巩固和繁荣时期。
5、教父学和经院哲学的主题是论证上帝存在和创世,这是古希腊以来万物本原问题在“中世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表现。从14世纪未开始,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
617-18世纪西方哲学,由于在知识的来源、认识的方法等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形成了
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派别。经验论以培根、洛克为代表,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归纳法;唯理论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认为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获得知识的方法理性演绎。
7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作为法国大革命思想先导的法国哲学则是唯物主义发展的重要成就。18世纪未至19六一儿童节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世纪初,是德国资产阶级形成、发展和准备革命的时期。
8、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第一,加深对马克思义哲学的理解,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总结前人思维的经验教训,培养和锻炼理论思维的能力。第三,吸收前人有价值的思想,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第四,了解历史上主要的哲学派别、思潮水及其演变,提高对现代各种哲学思想的识别、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9、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方面探寻哲学的根源和发展。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一切社会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科态度,也
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学习研究西方哲学史,也必须把批判和继承统一起来。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哲学
1、古希腊罗马文明发端较早,文化成就辉煌,因而成为欧洲文明的摇篮、西方学术文化的起点,欧洲人一般将其称为“古典文化”。哲学是奴隶制条件下的产物。希腊神话则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特点:以本体论为哲学研究中心。所谓“本体论”,即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本原的理论。哲学与自然科学浑然一体。学派林立和百家争鸣。自发性和朴素性。
3、古希腊罗马哲学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截止于5世纪中叶。根据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可分为四个阶段:(1)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前7世纪至前6世纪)(2)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前5世纪至前4世纪)(3)古希腊哲学的高峰(前4世纪未)。(4)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前3世纪至5世纪)。
第一章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1、公元前7胡子像什么比喻句世纪未至前6世纪,是古希腊奴隶制确立时期。最早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派: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在哲学史上他们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古希腊最早的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
2、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哲学派别,因产生于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城而得名。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
3、泰勒斯的“水”本原说。他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七贤”(贤者)之一。把“水”看成“万物的本原”。什么是本原,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那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泰勒斯还认为,世界是有生命的,“万物都充满着神灵”。
4、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本原说。他不同意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无限者不生不灭,但一切事物都生于它、灭于它。阿那克西曼德肯定“无限者”是永恒运动的,并由此提出了著名宇宙起源论。他说人是由鱼变成的。
5、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
6、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最早具有唯心主义顷向的哲学派别,产生于南意大利东海岸的希腊殖民城邦克罗顿城。他始人是毕达哥拉斯大林,所以哲学史上称为毕达哥拉斯党派。毕达哥拉斯“把数目看作本原”,认为“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本原论。
7、对立与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对立是存在物的本原”。他提出了“天体和谐论”,认为各个天体间的距离有着数学的比例关系,因而整个天体是一个大的和谐,一个有秩序的宇宙。毕达哥拉斯派作为一个有着浓厚的宗教彩的学派,特别重视对灵魂问题的探讨。他们的基本信条就是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
8、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早期又一个唯物主义派别,因产生于小亚细亚的爱非斯城而得名。爱非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他进一步发展了米利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派的唯物主义传统,仍从具体的感性事物中寻万物统一的基础,提出万物的本原是“火”。
9、赫拉克利特发展了阿那克西曼德关于“命运”的思想,明确指出火及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他称之为“逻各斯”。(中文也译为“道”)。“逻各斯”不仅是支配客观世界
儿童算数的规律,也是支配主观世界的规律。
10、赫拉克利特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第统辩证法思想哲学家。他最早先明确地表述了流变的观念,肯定了运动变化普遍性和绝对性。赫拉克利特对辩证法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的思想。他还首次提出“斗争”这一概念,认为对立双方不仅是和谐的,而且存在着斗争。他说“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他说世界每隔一万八千年或一万八百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火,新世界重新开始。还说在世界未日有一个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审判。
11、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爱利亚学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派别,因产生于南意大利西海岸的爱利亚而得名。诺芬尼是爱利亚学派的思想先驱。他把某些物质性元素如水、土等作为万物的本原。他对爱利亚学派的影响,主要是他关于神的思想。诺芬尼反对这种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认为这些神都是人按照自已的模样“塑造”出来的。诺芬尼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多神和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目的是推出一个至无上的“唯一的神”。
12、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他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存在”本原论。第一,存在者
是永恒的;第二,存在者是连续的整体、不可分的“一”。第三,存在者是不动的,它“被巨大的锁链捆着,无始亦终”。第四,存在者明界限的,它“好像一个滚圆的球体”。巴门尼德还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他说”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
13、芝诺对存在论的论证。否定“多”的论证。他的辩证方法即通过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在古希腊被称为“辩证法”。他被亚里士多得称为“辩证法创立者”。
第二章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1、 公元前5至前4世纪,是希腊城邦奴隶制的繁荣时期。德谟克利特是唯物主义路线的杰出的代表,以他为代表的原子论哲学是古希腊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2、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原子论哲学的先驱,在德谟克利特之前,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从物体的内部结构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他们所提出的“四根说”、“种子论”哲学的创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3、恩培多克勒在本原问题上提出了“四根说”,认为水、气、火、土是“化生万物的四个根”,从这些元素中生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物。他认为,“四根”不是产生的,所以也不消灭,它内部没有“空隙”,因而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四根”之间不可转化或过渡的,各自保持着自已的性质;“四根”以不同的比例相混合,便组成不同的事物,“四根”分散,则事物分散。
4、在认识论上,恩培多克勒提出一种“流射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发出一种“流射”,人们的感官也有无数“孔道“,当”流射“通过与它相适合的感官孔道时,便产生感觉。他说我们凭土而知土,凭水而知水,凭气而知气,等。这种观点在哲学史上称为“同类相知论”。
5、阿那克萨弋拉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提出了“种子论”。他认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由“种子”组成的,认为种子是永恒的,它没有产生和消灭,也不能相互产生和转化;“种子”在质和量上无限多,可以无限分割;“种子”都是微小的,不能被我们察觉到。他提出了“奴斯(心)说”。认为一切“都是心所安排的”,心所“推动”的。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异类相知说”,认为感觉来自外物刺激,但却是通过主体与对象的相反的性质而得到。
6、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原子”在古希腊语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使用这一概念
则指构成物体的最坚固的微粒。他认为世界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是由于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所造成的。德谟克利特的所谓“虚空”,则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虚空的特点是空虚、无形体,所以它是一种“非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从物质内部结构的角度,以更概括的形式对万物的本原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成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