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西欧理性精神 第八讲 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 | ||||
授课方式(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 课时安排 | 2 | |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斯宾诺莎的实体和莱布尼茨的单子;熟悉他们的认识论;了解他们的社会政治思想。 | ||||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实体和单子;难点是实体和单子;关键知识点是实体、真观念、单子、前定和谐。 | ||||
方法及手段 结合课堂交互式讨论,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 ||||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 改进设想 | |||
一、斯宾诺莎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1632-1677)出身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其父母原来居住在葡萄牙,因受到当地天主教会的迫害而迁居荷兰。斯宾诺莎早年在一所培养犹太教士的学校学习神学和哲学,同时也在一所世俗学校学习拉丁文,并且广泛阅读了布鲁诺、培根、霍布斯、笛卡尔等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这些知识使斯宾诺莎对犹太教的经典和教义发生了怀疑,在犹太教会里提出了一系列的“异端”思想,并且拒绝遵行犹太教的教规和仪式。这引起了犹太教会的极大恐慌,教会在对斯宾诺莎使用了警告、监禁、收买、暗杀等各种手段而未果之后,将他逐出教门。斯宾诺莎也将自己原来的希伯来文名字“巴鲁赫”(Baruch,意为受惠者)改为同义的拉丁文名字别涅狄克特,以示与犹太教的彻底决裂。被革除教籍的斯宾诺莎也拒绝了父亲分给他的一份遗产,隐居乡间靠磨光学镜片为生,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并与惠更斯、波义耳、莱布尼茨等科学家和哲学家保持着通信联系。在哲学上,他继承并大大发挥和改进了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成为17世纪大陆唯理论的最典型的代表。他基于这种唯理论而建立的泛神论被视为唯物主义的代名词。1673年,声名远扬的斯宾诺莎有机会受聘为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但是他由于不愿放弃宗教批判的自由而拒绝了这一美差,同时他也由于不愿向法王路易十四献媚而失去了一笔本可以轻易到手的终身年金。1677年,年仅45岁的斯宾诺莎在贫病交加中英年早逝。斯宾诺莎的《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英译者沃尔夫在为该书所写的导言中认为,斯宾诺莎堪称哲学史上“最完美的人物之一”,“他品格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对于真理事业的热诚,为此他甘愿作出一切牺牲,不管什么威胁利诱都不能使他离开那个事业。” 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有:《神、人及其幸福简论》(1659)、《知性改进论》(1661-1662)、《笛卡尔哲学原理》(1663)、《神学政治论》(1670)、《伦理学》(1675)等。在这些著作中,只有《笛卡尔哲学原理》和《神学政治论》在他生前出版,后者还是匿名出版的,但是人们很快就知道了作者是谁。四年以后,《神学政治论》遭到了以宽容而著称的荷兰当局的禁止,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也因此而被教会和时人等同于无神论。 1.对笛卡尔认识论的批判 斯宾诺莎是笛卡尔哲学最出的后继者,也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他把笛卡尔的唯理论进一步彻底化、系统化了,往往被人们视为笛卡尔派。但他与笛卡尔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为了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而走向了一元论。这首先体现在他对笛卡尔认识论的改造上。他认为,笛卡尔所提出的唯理论原则并不彻底,所谓“我思”并不真正是在理性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公理”,而是经过一系列的“怀疑”之后才抽象出来的,因此本身就不具有笛卡尔所要求的“清楚明白”性,而由这一含混不清的前提推出一个上帝更是矛盾百出。既然要从清楚明白直接呈现的观念出发,这个观念就必须是自明的、具有自身确定性的,不需要任何怀疑,也不必由一个“我”来推出。否则,这个“我”本身又需要另一个“我”来保证其清楚明白,这就会导致无穷后退。“要知道一件事物,无须知道我知道,更无须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相反,斯宾诺莎认为真正清楚明白的观念是自足的,它自身是自身的标准。而最清楚明白的真观念就是“神”的观念。 2.神即自然 斯宾诺莎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哲学的出发点与笛卡尔以及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一般哲学家是从被创造的事物开始,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我则从神开始。”斯宾诺莎把神说成唯一的实体,而这个唯一的实体同时也就是自然。他先提出了四个命题:(l)没有有限的实体;(2)没有两个相同的实体;(3)一个实体不能产生另一个实体;(4)在神的无限的理智中除了自然中实际存在的实体外没有任何其他实体。以这四个命题作为前提,必然会推出如下结论,即只有一个唯一的实体,这个实体就是自然。因此,神即自然,亦即实体。 接着,斯宾诺莎进一步提出了神既是万物由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万物得以活动的原因;神作为万物的原因是内在于万物之中,而不是超越于万物之外的;神是万物的一个必然的原因,而不是一个偶然的原因;神是一个自由因(在《伦理学》中,他对自由的定义是“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从而是“自因”;以及神是万物唯一的第一因和普遍因等观点。斯宾诺莎还把自然区分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前者就是指神(实体)及其属性,后者则是指自然界中的万物或样式。斯宾诺莎又分别将二者称为“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已完结的言情小说,他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解释道:“能动的自然是指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指表示实体的永恒无限的本质的属性,换言之,就是指作为自由因的神而言。但被动的自然则是指出于神或神的任何属性的必然性的一切事物,换言之,就是指神的属性的全部样式。”这一对术语作为同一个自然(或神)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表现了原因与结果、自由与必然、单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统一关系。 斯宾诺莎把神这个唯一的实体等同于自然,认为神内在于自然之中,把自然万物都看作是神性的具体表现,这些观点使他成为近代泛神论的主要代表。在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中,神(上帝)不再是有人格、有意志、超越于自然之外并且随时用神秘的奇迹来干预自然进程的纯粹精神力量,而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必然运行的自然界本身。因此,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构成了17世纪英国自然神论向18世纪法国无神论转化的中介。 3.实体、属性与样式 实体、属性和样式是斯宾诺莎哲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实体就是神或自然(“产生自然的自然”或“能动的自然”),它的定义也与后者相同:“实体(substantia),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尔区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二元论,他认为只有一个实体,这就是神或自然。实体是无限的,它不可以被别的东西所限制,而笛卡尔的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却是相互限制和相互否定的,因此物质和精神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此外,实体也是自因的和永恒的,它不能被别的东西所产生,而笛卡尔的物质和精神作为相对实体,都是上帝或神这个绝对实体的产物,这种他因的和派生的相对实体根本就没有资格被当作实体。所以宇宙间只有一个绝对无限的实体,它不动、不变,这就是神或自然。这样一来,斯宾诺莎就用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取代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 实体包含着属性。“属性(attributus),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斯宾诺莎认为,实体具有无限性,因此它所包含的属性也是无限多的。不过在这无限多的属性里,能够被人所认识的属性只有两种,即思维和广延沈阳 旅行社。斯宾诺莎强调,思维和广延是神或自然的两种属性,神或自然既是一个能思维的东西,也是一个有广延的东西。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思想、也可以通过广延去了解神或自然。但是这两种属性在神或自然之中却是彼此独立的,它们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作用。“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或静。”斯宾诺莎用唯一的实体取代了笛卡尔的彼此对立的两个实体,但是他却把实体之间的外在对立变成了同一实体内部两种属性之间的平行关系。 样式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即作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的个别事物。实体本身是不动不变的,但它的样式却是千变万化、各式各样的。斯宾诺莎界定道:“样式(modus),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样式作为实体的分殊,它们也同样具有实体所固有的属性,其中思维的样式表现为理智,广延的样式表现为运动,它们一个服从逻辑必然性,一个服从机械运动的必然性,一切都是被决定了的。这就向人展示出一个严格合乎必然性法则的、必须通过理智的逻辑推理来认识的世界图景,其中没有任何偶然性和自由任意的松动的余地。因此,斯宾诺莎的自然观也被一些人看作是绝对的决定论甚至宿命论的自然观。 4.身心平行论 在斯宾诺莎看来,虽然实体只有一个,但是由于这个实体具有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彼此独立的属性,因此当同一实体具体化为样式时,就呈现为两个相互平行的系列,即观念的系列和事物的系列。这两个系列各自遵行自己的次序,但是这两种次序却是完全同一的。斯宾诺莎说:“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当事物被认作思想的样式时,我们必须单用思想、这一属性来解释整个自然界的次序和因果联系;当事物被认作广延的样式时,则整个自然界的次序必须单用广延这一属性来解释。”也就是说,自然万物都以一种“一体两面”的形式存在,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广延的形体,遵守机械因果律,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可以被思想的观念,遵守形式逻辑规律,这两个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由于事物的系列与观念的系列都在神或自然之内彼此平行而又相互同一地存在着,因此,我们关于自然及其样式的知识就不是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感觉经验,而是通过对观念系统的理性推理而获得的。斯宾诺莎坚决反对用身体感受来说明心灵的观念,或者用主观意志来说明身体的运动,在他看来,身体与心灵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先定地协调一致的。“思想和事物的观念在心灵内是怎样排列和联系着,身体的感触和事物的形象在身体内也恰好是那样排列着和联系着。”身体与心灵就好像两列并行的列车,它们保持一致不是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而是因为各自循着事先铺好的轨道以同样的速度运行。就此而论,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既不同于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说,也不同于马勒伯朗士等人的偶因论。 5.知识分类与真观念 斯宾诺莎在本体论问题上的身心平行论观点必然会导致认识论上的唯理论,即否定(对外在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正确知识的来源,仅仅依据真观念推演出整个知识系统。斯宾诺莎在《知性改进论》中把知识分为四种:(1)由传闻或任意的名称得来的知识;(2)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3)由推理得来的知识;(4)由对一件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而得来的知识。在《伦理学》中,斯宾诺莎又把前两种知识合并为一类,并称为想象或意见,由推理而得到的知识被称为理性知识,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得到的知识则被称为直观知识。在这三者中,斯宾诺莎认为想象或意见是不可靠的,它是虚构的和错误的观念的来源,理性的知识是可靠的,但其可靠性最终来自于直观。所以,只有第三种知识即直观知识才是最可靠的,这就是“真观念”。其中,关于神或自然(一个必然存在的实体)的真观念构成了一切理性知识即推理的前提。斯宾诺莎明确地表示:“必须首先有一个真观念作为天赋的工具存在于我们心中。当心灵一旦认识了这个真观念,则我们就可以明了真观念与其他表象之间的区别。”斯宾诺莎认为,要想获得正确知识,必须遵循如下方法:首先辨别真观念与其他表象,将真观念作为推理的前提或公理;然后建立推理的规则和确定推理的次序,以保证推理能够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知性凭借天赋的力量,自己制造理智的工具,再凭借这种工具以获得新的力量来从事别的新的理智的作品,再由这种理智的作品又获得新的工具或新的力量向前探究,如此一步一步地进展,直至达到智慧的顶峰为止。”在他看来,几何学就是应用这种方法的典范,因此他的《伦理学》一书的副标题为“依几何学方式证明”,在形式上完全遵照几何学的演绎模式,先进行界说或定义,再设定公则或公理,然后依据定义和公理来进行推理或证明,得出命题或定理、绎理。如此层层递进,直至建立起整个哲学体系。 6.真理的标准 斯宾诺莎认为,既然正确的知识都只能来自于直观和理性,而对外在事物的感觉经验则是虚妄和错误的根源,因此真理也不可能通过外在事物来验证,而必须由自身来衡量。他由此彻底贯彻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真理标准,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和恰当”,认为只要是清楚明晰的观念,就决不会是错误的,通过理性的直观而呈现的真观念就是自身的标准。而这样一来,由这种真观念“恰当地”推演出来的任何观念也都是自身的标准了。斯宾诺莎说:“除了真观念外,还有什么更明白更确定的东西足以作真理的标准呢?正如光明之显示其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即是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错误的标准。” 但是另一方面,斯宾诺莎又提出了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他认为“清楚、明白和恰当”是真理的内在标志,而真理的外在标志则是与事物本身的符合。他把“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当作一条公理。但这种符合并没有诉之于经验的意思。斯宾诺莎的“符合论”并非从经验论、而是从身心平行论中引出来的,“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这一认识论观点是建立在“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这一本体论观点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真观念之所以符合它的对象,根本说来还是由于真观念符合自身;只要它符合自身,就必然符合于它的对象,因为观念的系列与事物的系列之间永远有一种平行关系。事物和关于事物的观念是神或自然的两种样式,二者之间并不发生关联,它们的平行是由于来自于同一个神。观念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神或自然,而事物本身也是神或自然的表现形式。斯宾诺莎表示:“真思想的形式必定在思想自身内而不依赖别的东西;并且它不承认所知的对象为原因,而必须依靠知性自身的力量和性质。”“我们所形成的明晰清楚的观念,好像只是从我们本性的必然性里推出来似的,所以这些观念,似乎只是绝对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混淆的观念,则恰好与此相反。”所谓“混淆的观念”不是从心灵的必然性中推出的,而是从对事物的感觉经验中产生的。只要我们严格按照真观念来推理,它就必然永远“符合它的对象”。斯宾诺莎这种观点突出表达了唯理论哲学的“独断论”特。他认为他作为出发点的“神”(或自然、实体)是一个不容讨论的前提,连这个前提都不承认的人,他根本不屑于与他们谈论哲学。 7.伦理学和政治观点 浮尘层斯宾诺莎之所以要研究本体论和认识论,最终还是为了要建立一种新的伦理学。当然,由于他的形而上学深受当时的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他的伦理观同样也带上了某种唯理论和机械论的彩。他把自己的哲学的目的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上。他认为,人的情感和欲望是造成人的奴役状态的根源,只有克服它们人才能得到自由;但这种克服又不能采取禁止和禁欲的方式,而只能采取理性认识的方式。他说:“我们的心灵有时主动,但有时也被动;只要具有正确的观念,它必然主动,只要具有不正确的观念,它必然被动。”“心灵具有不正确的观念愈多,则它便愈受情欲的支配,反之,心灵具有正确的观念愈多,则它便愈能自主。”所以斯宾诺莎认为,人性具有自私和自保的欲望,这很正常,并不是什么恶;只有受到它的迷惑才是恶。如果我们认识了情感和欲望,把它们看作自然的一种样式,我们就能够保持心灵的平静,摆脱这种样式的控制而回复到它们的实体,达到“对神的理智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心灵的自由。所以斯宾诺莎反对那种为所欲为的自由,他对自由的定义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对于把违反必然性看作是自由的这样一种虚幻的观点,他认为:“在心灵中没有绝对的或自由的意志;心灵之所以愿意这样或那样,乃是为一个原因所决定,而这个原因又为另一个原因所决定,而这另一个原因又同样为别的原因所决定,这样一直到无穷。”显然,斯宾诺莎虽然看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不可分的关系,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终取消了自由而陷入了宿命论。 虽然斯宾诺莎哲学过分强调必然性而实际上否定了偶然性和自由意志,但是他对理性精神的高扬却的确给人们捍卫自己的自由权利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斯宾诺莎在政治学上也是自然法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与霍布斯、洛克等人一样主张社会契约论,但是他认为人们让渡自己的天赋权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不是一个专制政体。人们签订社会契约放弃了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就是为了获得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他强调,政治的真正目的就是实现自由,而“在所有政体之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最为激进的政治主张。斯宾诺莎把自由看作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他在《神学政治论》的序言中写道:“自由比任何事物都为珍贵。我有鉴于此,欲证明容纳自由,不但于社会的治安没有妨害,而且,若无此自由,则敬神之心无由而兴,社会治安也不巩固。”但是斯宾诺莎仅仅把自由限制在思想和言论领域,而在实践领域中,他却号召人们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宁而放弃“自由行动之权”,认为这样做才是最明智的。不过,考虑到斯宾诺莎所说的“国家”是以荷兰的民主共和体制为模本的,所以这种观点具有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积极意义。 二、菜布尼茨 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出身于德国莱比锡,其父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其母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莱布尼茨自幼聪明,勤奋好学,15岁就进入莱比锡大学,阅读了培根、康帕内拉、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著作。后来又到耶拿大学和阿尔杜夫大学,广泛研习了法律、神学、哲学和自然科学。在阿尔杜夫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莱布尼茨到迈因兹选侯门下供职,1672年被派往巴黎从事外交工作,并曾访问英国,先后结识了马勒伯朗士、阿尔诺、波义耳、惠更斯等哲学家和科学家。在驻巴黎期间,莱布尼茨经过苦心钻研,于1676年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并引出了一段与牛顿有关的创立权公案。1676年莱布尼茨在返回德国途中,专程到荷兰拜访了贫穷潦倒的斯宾诺莎。回国后不久,莱布尼茨出任汉诺威王室图书馆馆长,并终身在汉诺威王室的支持和资助下从事哲学及科学研究。他创办了柏林科学院并任第一任院长,他还多次向俄国、奥地利、波兰甚至中国清朝的统治者提出了建立科学院的建议。莱布尼茨才华横溢,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语言学、法学、美学、工程学等一系列领域中都卓有建树,不仅发明了微积分,在笛卡尔提出的动量守恒定律即“死力”的法则外提出了“活力”的法则,而且还创立了数理逻辑,在传统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之外又提出了充足理由律。在政治方面,莱布尼茨主张开明专制,并且用他的前定和谐学说和最好世界理论为现存制度的合理性作辩护,与当时的统治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他晚年颇为寂寞,去世时默默无闻。莱布尼茨的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谈话》(1686)、《新系统》(1695)、《人类理智新论》(1704)、《神正论》(或译《神义论》,1710)、《单子论》(1714)、《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1715-1716)等,他的著作几乎全部是用法文或拉丁文写成的。 1.单子论 莱布尼茨继承大陆唯理论的实体主义传统,力图在实体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在他看来,笛卡尔的二元论固然不可取,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也太抽象,这种静止不变的实体无法解释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样式”,失去了实体的作用。为了寻真正的实体,他曾一度回到古代伊壁鸠鲁哲学,而相信了虚空和原子,但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却发现原子论并没有解决“真正的单元”的问题。原子只要它具有广延,无论多么微小,它都不是“不可分”(“原子”一词的本义)的,而仍然是无限可分的,永远不是最终的实体。在他看来,实体一方面应当是真正单一的、不可分的,是世界的最终承担者,另一方面应当是能动的,可以用来解释世界的多样性。原子论和当时流行的机械论自然观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些,他必须另辟蹊径。 莱布尼茨认为,由于任何具有广延的东西都是可分的,所以真正单纯的和不可分的“单一实体”必须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没有量的规定性的东西,他称之为“单子”。单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实在的和有生命的点”,它既不是物理学上的点(原子),也不是数学上的点,而是“形而上学的点”。它们是“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原”,也是事物运动的终极根源。莱布尼茨说:“物理学的点仅仅表面上看起来不可分;数学的点是精确的,但它们只是一些样式;只有形而上学的点或实体(由形式或灵魂所构成的东西)才是精确而又实在的,没有它们就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因为没有真正的单元就不会有复多。” 单子不具有广延性,因此不是物质性的东西,只能是精神性的实体。事实上,莱布尼茨常常把单子称作“形式”或“灵魂”。单子本身是单一的,但数量上不是唯一的,而是无限多的,世界万物都是由这种精神性的实体构成的。但是他同时又强调,自然界的事物不是单子的简单堆积(无广延的单子是不能堆积成有广延的事物的),而是单子复合而反映出来的一种现象,正如同彩虹是水蒸气所形成的云的一种现象一样。如果说物质的本性在于广延,那么单子的本性则是一种“原始的力”。正是这种“力”,使得每一个单子都是自由的自因,都具有某种类似于感觉和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了单子以及单子构成的万物的运动。莱布尼茨把单子称为“无形体的自动机”,它们自身中的自发能动性成为它们内在活动的源泉。在《单子论》一书中,莱布尼茨论述了单子的如下特点: 第一,由于单子没有部分,因此它们不能以自然的方式合成或解散,“单子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灭,这就是说,它们只能凭借创造而产生,凭借毁灭而消灭。”莱布尼茨认为,上帝是最原始的单纯实体或者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他凭借“神性的一刹那的连续闪耀”而创造出其他单子。可见,单子的产生和消灭都是由于上帝的“奇迹”。 第二,“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每一个单子都是自身封闭、彼此孤立而不发生相互作用的,因此单子的运动变化只能从其内部来加以说明。“单子的自然变化是从一个内部的原则而来,因为一个外在的原因是不可能影响到它的内部的。”这种“内在的原则”就是单子所固有的一种精神性的“力”或“欲望”,正是它驱使每一个单子追求一种更高的存在状态(更高的知觉能力或清晰程度),从而导致了整个单子系列乃至自然世界的运动。 第三,单子是精神性的实体,它们之间不存在量的差别,只有质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为每个单子的“知觉”能力的差异。空间与时间也只不过是单子的知觉表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所谓知觉是指每个单子反映宇宙全体的一种能力,每个单子就像一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清晰程度反映或表象着整个宇宙。从构成无机物和植物的那些单子所具有的无意识的微知觉,到构成动物的较高级单子的知觉,再到构成人的灵魂或自我意识的更高级单子的统觉,形成了一个逐渐由模糊到清晰、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觉序列,其中充满了丰富多样性和质的区别。人的理性灵魂或心灵具有区别于一般动物灵魂的更高清晰性,但是与构成更高级生命-天使-的单子以及至高无上的、唯一的单子“上帝”相比,人的“理性灵魂”对于宇宙的表象又要显得相对模糊了。 第四,不仅在构成不同类别的事物的单子之间,而且在构成同一类事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着知觉能力上的细微差别,莱布尼茨强调:“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在自然中绝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在其中不可能出一种内在的差别或基于一种固有特质的差别。”世界上甚至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律”。由于单子的数量是无限的,而宇宙间又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单子,这样就意味着,在根据“知觉”的清晰程度而排列的整个单子系列中,在任何两个独立存在的单子之间都可以插入无数个中间状态的单子。“自然决不作飞跃”,这就是所谓的“连续律”。这两条依据微积分原理而建立的原则,既保证了每个单子作为“不可分的点”,又使得整个单子系列成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体,从而实现了“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辩证的统一。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自由的原则,这种自由不是斯宾诺莎那种整体性的自由(自因),而是个体性的自由。自由在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中是被束缚和封闭着的,在莱布尼茨这里却被释放出来了。由于“一”被解构为“多”,人们把莱布尼茨的哲学称为“多元论”。我国研究莱布尼茨的专家陈修斋先生指出:“反对抽象的普遍的无视个体存在的自由观,突出和强调具体和个体的人的自由,突出和强调本身即为普遍者的个别者的自由,是莱布尼茨自由观的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莱布尼茨自由观的最重大的优点之一,是他的自由观超越斯宾诺莎的自由观的又一突出表现。” 2.前定和谐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描绘了一幅统一而复杂的宇宙图景,所有的单子都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但是如何能够保证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单子系统在各自独立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协调一致,而仍然体现出普遍规律呢?如果没有规律,而是一片无政府主义的混沌,我们又如何能认识这个世界呢?这是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核心问题,它与笛卡尔以来的身心关系问题相关,身心关系问题在这里变成了人的心灵单子与构成人的身体的单子如何能够保持一致的问题。莱布尼茨在关于《新系统》的几篇说明文章中谈到了对于身心关系的三种不同看法,他以两个走得一样准的钟表为例,第一种观点认为两个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有一个精巧的工匠在随时调拨着它们,第三种观点则把两个钟的协调一致归因于“前定和谐”。莱布尼茨认为,相互影响的观点是流俗哲学的看法,它无法解释物质性的微粒与非物质的意象如何能够相互作用;工匠协助的观点是偶因论的看法,这是一种在自然的琐细事情上都求助于“救急神”或上帝的奇迹的拙劣办法,上帝并不总是创造奇迹,他只须维持一般的自然进程就够了;而前定和谐的观点则是莱布尼茨的主张。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把能够使它们相互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就像一个极高明的钟表匠所制造的每个钟不用调节而永远都在同一时刻报时一样。当我的手被开水烫着而缩回来时,实际上并不是由于我的被烫而缩手,而是由于我本来就被设计好了在这一瞬间要缩手,而开水也被设计好了要在这一瞬间溅到我手上。这种关系也适用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相互关系。在1667年致阿尔诺的一封信中,莱布尼茨用一支交响乐队的例子取代了两个钟表的比喻,在一个交响乐队里,每个乐器手都按照自己的乐谱来演奏,但是整个乐队却演奏出一曲和谐而优美的交响曲,这是因为整部乐曲的总谱已经由作曲家事先写好了。同样,在由无数单子构成的宇宙中,上帝就如同宇宙秩序总谱的作曲者,彼此孤立的各个单子正是根据上帝的前定和谐来进行各自的自然变化,从而既使得每一个单子都向着更高的知觉状态运动,也使得整个单子世界保持了一种有条不紊的秩序。 但是,这一假说本身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上帝既然也是单子,那么必定也同样是封闭的,他本身又如何能与其他单子协调?单子是连续的,没有飞跃,为什么却能被上帝“突然产生”?单子是自因的实体,却又在上帝那里有自己的原因,难道它并不是真正的实体,上帝才是唯一实体?每个单子自以为是能动的、自由的,但在上帝看来却是完全被规定好了的,其能动性和自由岂不是成了假象?生动活泼的世界图景岂不是成了一个一开始就被决定了的、宿命论的机械因果链条,没有上帝的最初设定,就连一根头发也不会从头上掉下来?最后,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本来是设定一个上帝来解决单子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以说明为什么自行其是的单子仍然能够表现出宇宙的秩序和规律;但反过来他却又以宇宙现存的和谐秩序作为上帝存在的一个“证明”,这样一来,一个工作假设就变成了一种似乎被事实所证明的结论。所以,上帝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仿佛是一条大阴沟,所有的矛盾都汇集于其中”。 3.“有纹路的大理石” 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一样,莱布尼茨在认识论上也主张天赋观念说,但有所改进,即认为天赋的并不是现成的观念,而只是一种能力。为此他提出了“有纹路的大理石”的学说。他认为人心并不像洛克所说的,是一块没有任何痕迹的“白板”,而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板,在这块大理石板上能否刻出赫尔库勒(希腊传说中的英雄)的形象,除了外部加工的作用外,还要看它本身固有的纹路是否适合而定。换言之,如果赫尔库勒的形象顺利刻出了,这就说明它已经“以某种方式天赋在这块石头里了,虽然也必须要加工使这些纹路显出来”。同样的道理,“观念和真理就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我们心中,而不是作为现实天赋在我们心中的。”但这种潜在的能力要实现出来还得有外部感性加工的“机缘”,双方结合才能形成我们的知识。就此而言,这种理论是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种调和。 在《人类理智新论》中,莱布尼茨利用洛克在“感觉”之外还承认“反省”也是观念的另一来源的思想,指出反省的对象正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所谓反省不是别的,就是对于我们心里的东西的一种注意,感觉并不给与我们那种我们原来已有的东西。既然如此,还能否认在我们心灵中有许多天赋的东西吗?”莱布尼茨以单子论作为理论根据,认为当我们还没有对心中的微知觉活动进行反省而形成明晰的知觉或“统觉”之前,这些微知觉早已存在于心中了,并且在许多场合中决定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反省或统觉不过是对这种内心固有的知觉活动的一种注意或反思而已,因此,无论我们是否已经注意到,我们都必须承认潜在于我们心灵之中的这些天赋的倾向、禀赋或微知觉。“这种感觉不到的知觉之在精神学上的用处,和那种感觉不到的分子在物理学上的用处一样大;如果借口说它们非我们的感觉所能及,就把这种知觉或分子加以排斥,是同样不合理的。”至于感觉经验的作用,只不过是把这些“感觉不到的知觉”唤醒为可以被心灵自觉地加以注意的统觉而已。例如,我们听到大海的涛声,其实它是由每个细小水珠的碎裂声所组成的,但我们听不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只能听到整体的效果。但感觉不到的东西是可以通过理性的反省认识到的。莱布尼茨说:“诚然我们不能想象,在灵魂中,我们可以像读一本打开的书一样读到理性的永恒法则,就像在布告牌上读到审判官的法令那样毫无困难,毫不用探求;但是只要凭感觉所提供的机缘,集中注意力,就能在我们心中发现这些法则,这就够了。”莱布尼茨不像笛卡尔那样只把某些观念说成天赋的,承认另一些观念来自于经验,而是根据单子没有“窗子”的思想,主张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只是清晰的程度不同而已。理性的观念是清晰的观念,感觉经验则是模糊的观念,它们是引起我们反省以达到清晰观念的“机缘”。 4.推理真理与事实真理 正如莱布尼茨除了主张人的认识要有天赋的理性能力之外,还承认必须要有感性的机缘一样,他也把真理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根据理性而来的“推理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另一类是从感性经验而来的“事实的真理”(偶然的真理函的格式)。前者是逻辑的、必然的,其反面是不可能的;后者是感性的、偶然的,其反面是可能的。对事实真理的承认是莱布尼茨对经验论的一大妥协,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唯理论的基本立场。他认为,之所以要承认事实的真理,是因为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因为我们不论多么尽力运用自己的理性,也不可能把感觉经验中那些无限微妙的逻辑关系完全搞清楚,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具有足够的理性能力,这些关系原则上是可以搞清楚的,例如在上帝的理性中,这些关系是一目了然的。所以我们就有理由把这些感性的事实当作包含有真理的事实而接受下来。所以,所谓的事实真理在他那里最终只不过被看作尚未展示出来的推理真理而已。不过,他毕竟在人的认识中为感觉经验的真理性留出了一块地盘,认为经验带给我们的知识也是可信赖的。为此,莱布尼茨对传统的形式逻辑也进行了一番改进,认为我们的理性运用基于两大逻辑原则,一个是矛盾原则,另一个是充足理由原则。 莱布尼茨认为,根据矛盾原则,我们可以判定相互矛盾者何者为假,何者为真;根据充足理由原则,我们可以断定一个真实的事物必有其如此存在的充足理由望极春愁。矛盾原则适用于纯粹数学和逻辑学中的分析命题,它完全不依靠感觉经验的例证,只需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依据天赋的内在原则进行演绎就可以达到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充足理由原则适用于经验科学中的综合命题,它从经验的事实出发,通过对大量例证的归纳,从各种事物的纷繁复杂的偶然性联系中寻出某一事物的动力因和目的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事实的真理”。例如,凡是与过去长时期的经验相符合的事情,我们通常都可以期待它在未来发生,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和万无一失的真理,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到它的全部“充足理由”,只有建立在理性推理之上的规律才是普遍必然的。 所以,莱布尼茨虽然承认依据充足理由原则而建立的事实真理,但却认为这种事实真理只是对于我们这些知觉能力有限的单子而言的,而在上帝这个最高的单子眼里,一切真理都是建立在矛盾原则之上的推理真理。换言之,对于感觉经验来说是或然性的东西,对于纯粹理性来说则是必然性的东西。或然性与必然性的差别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它们取决于每个单子自身具有的表象世界的知觉能力。我们由于不能认识宇宙的全部奥秘,所以只能断定每一个偶然存在的事物都有充分的理由,而对于作为整个世界的充足理由的上帝来说,一切事物的创造和存在都是必然的,都是根据矛盾原则必然地演绎出来的。因此,“只要有上帝那样能看透一切的眼光,就能在最微末的实体中看出宇宙间事物的整个序列。” 5.“最好世界”理论 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不仅在逻辑学和认识论上成为他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而且在伦理学和神学思想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在《神正论》前言中指出:“有两个臭名昭著,往往使我们的理智在其中产生混乱的迷宫:其一涉及到关于自由和必然性的重大问题,尤其关于恶事之产生和来源的问题;其二是关于持续性和不可分事物的讨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主要是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而他的神正论则力图说明上帝的正义与世间的罪恶的关系,并将其与人的自由联系起来。 在莱布尼茨看来,我们这个宇宙中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罪恶和不幸,似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这只是从我们人类的有限的眼光看来才是如此。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世界并不是没有一点阴影,而应该是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每一处阴影都有它的作用,来衬托和构成整幅画的完美。所以任何在人看来是不好的事情,在上帝那里都是有用意的,本身就是上帝运用完美无缺的智慧、仁慈和权能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因而都是好的。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没有恶,也就不会有善,或者说善也就不会有表现出来的机会。有了善和恶,也才有了自由意志选择的余地,人的自由也才是可能的。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保证善能够得到最大表现的世界,也是一个能够让人发挥其最大自由的世界。在上帝的理念中存在着无数个可能世界,上帝凭他的善良意志,从中选择了唯一的一个最好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上帝的这一选择必定有其充足理由,也就是比起其他可能世界来,这个被选择的世界的各部分必定具有最大的相互适合性和天衣无缝的完满性。由此,莱布尼茨得出了“我们的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结论。这一乐观主义思想是他的神正论的主旨,他试图用上帝的全智、全能和全善来说明,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些罪恶,但是从真正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些罪恶不仅没有使我们的世界黯然无光,反而使它更加和谐和美好。这样一个“最好世界”的存在就恰恰证明了神的正义。 对世界的这种“乐观主义”解释使莱布尼茨带上了浓重的庸人气息,遭到当时和后来的众多哲学家的嘲笑。伏尔泰甚至专门写了一部喜剧《老实人》来讽刺这种乐观主义。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观点中蕴含着一种非常辩证的善恶观和自由观。上帝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借助于恶来达到善的目的,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康德和黑格尔的历史发展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 ||||
作业和思考题: 思考题:1.斯宾诺莎的实体。2.莱布尼茨的单子。 | ||||
课后小结及教学后记:考研热门专业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