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西方哲学经典
如何阅读西方哲学经典
              ——赵敦华《西方哲学经典讲演录》第二讲《读西方哲学经典的四个境界》
遵循两点:一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解力;二是互参式阅读,融会贯通。
一、初学境界:
起点是理解基本观点。最好先读几本哲学史的书。不同的哲学是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可多读几本,取长补短,使自己对西方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他们之间的继承和批判关系、哲学史的发展线索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反复地读,谙熟于心。
初学阶段当然也要读哲学经典。但初学者不要好高骛远,读经典的目的是加深对哲学是基本观点的理解,因此要和哲学史著作相互参照,多读与一个个基本观点相对的那些选段。
甜品制作二、入门境界:
入门之后要把别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出自己一些独特的理解。这时候你就可以说:“
秦九韶著作我认为如此如此”,而不是说“某某说如此如此”。
这时候可以阅读正本的经典,看看哲学家的观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和上下文关系中提出的,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如何论证的,等等。与完整的经典阅读相互参照的第二手资料,是比哲学史著作更专门的一些研究性著作,这些著作多是全面研究一个哲学家的专著。这一阶段仍是学习阶段,你还是在“照着讲”,照着哲学家的文本讲。
三、批判境界:
读书先要“钻进去”,深入理解书的意思,但最终还是要“跳出来”,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书的内容。“跳出来”不是自说自话,“跳出来”仍然是读经典的一个阶段,是带着批判的眼光读,带着质疑的态度读,带着自己的问题读。
2022年七夕节是几月几日>永春牛姆林在批判阶段,要全面读经典。要读一位哲学家所有重要的著作、各时期的著作。你可以审视一下,他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这时,还要把不同的哲学家经典结合在一起读。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后来的哲学家已经解决过了。
洛克王国龟兔赛跑
这个阶段,要注重批判性的第二手材料。西方研究经典的专著,或多或少都会提出一些批
判性的问题和观点,但有的专著侧重于解释和介绍,适合在第二阶段读。第三阶段要多读那些侧重于批判、引起了热烈争议的专著。批判性的观点一般都集中发表在期刊和论文集里。做专业研究的人要多读期刊和论文集。
日本留学生的签证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你认为他忽略了什么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论证不够充分,但必须确定,你的问题是新的问题,以前的研究没有注意到,或者只是以不明确的方式涉及过。这些问题也可以是针对以前的第二手研究的成果提出批评、质疑,但必须确定,你的问题是新的。
四、创造境界:
    创造出新的理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