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
大理市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
一、任务依据和历史背景
大理兴盛大桥位于大理市境内西洱河,西洱河是洱海的主要出水口,源于下关向西汇入澜沧江支流的漾濞江,境内长度23公里,年均出水量10亿立方米。
西洱河上现有能满足城市道路功能的桥梁有泰安桥、下关新桥两座。泰安桥位于下关苍山中路,横跨西洱河,于九十年代初建成通车,主孔为净跨60vlookup函数实例米双肋中承式拱桥,桥面净宽15米。两岸桥台设计为重力式石砌U型桥台,主桥基础由拱座、承台、基桩及防推基座组成,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通航净高7.5米。主道两旁设置了环形匝道,方便车辆上下泰安桥。下关新桥是大理~下关一级公路的控制性工程,2004年建成通车。主桥布置为1-50米矢跨比为1/6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梁宽36米,桥长140米,设计车速60公里/隆力奇蛇油膏小时。两岸引桥布置为10+25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20
目前西洱河两岸已形成繁荣的市区,沿岸居民点集中,房屋密集,人口稠密,随着大理市旅
游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大理城镇化的进程,两岸居民往来频繁,物资交流迅猛增加,同时按照大理市“一海(洱海)、两线(洱西、洱东)、两片(下关、凤仪)”的总体思路,以配合大理市建设为滇西中心城市,保护开发洱西、重点开发洱南,推进开发洱东的城镇规划体系,为配合大理市城市建设,大理市政府把修建兴盛大桥列入了近期规划纲要。
二、主要研究结论   
()建设理由
1、加快开发地区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的客观需要。
大理市地处金沙江、红河和澜沧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段,境内高山、湖泊、河流、丘陵、盆地相间,气候宜人,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大理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5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4处(崇圣寺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并含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喜洲白族古建筑),省级12处,州级5中国石化加油卡充值处,市级31处。30多个风光秀丽、景独特的重要旅游
景点(区)与“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大胜景相映成趣,构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洱海景区的独特景观。大理是我国白族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大理建筑风格独特,在我国众多民居建筑类型中独放异彩,为中外游客及建筑界所瞩目。
1998年大理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九五”期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递增12.7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年均递增30.5%2002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其中:海外游客1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国内游客456.8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18.8亿元。旅游业对大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和辐射功能已充分显现。什么牌子眼霜好用
苍山洱海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苍洱景区的基础,同时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白族民间艺术,特的生活风情,古城民居村寨,苍山洱海珠联璧合,风花雪月风情婉约,四季如春的气候环境,使大理成为云南的主要旅游区和著名的国际旅游地。在苍洱景区内,分布着大理绝大部分的历史文化遗迹,古城名镇,白族风俗风情等,形成一条文化景观轴,生息着白族人民创造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和生活风情,形成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有机结合的环型走廊。
今年以来,大理市政府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大城市”的目标,加大对西洱河沿岸的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如今的西洱河沿岸,到处是花团锦簇、绿草如茵,西洱河水也逐渐恢复昔日的清彻、明净。西洱河沿岸正成为大理市又一个风景秀美的片区。因此,本项目的修建,是开发旅游资源,实施大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促进大理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西南边疆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洱海周围就生活着白族先民。西汉元封年间,始建叶榆县,唐代为南诏国,宋建大理国。大理曾经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沟通云南丽江、迪庆、德宏、保山、楚雄、临沧、思茅等8个地州的昆畹公路、滇藏公路的交汇点和物资集散地。又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 大理历史悠久、山川秀丽,苍山洱海珠联璧合,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既有古王都的神韵,又有改革开放的活力,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大理市位于我省滇西中部,旅游、商贸、建筑建材、生物资源开发是大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女生读什么专业好 “九五”以来大理形成以卷烟、建材、食品为骨干,纺织、造纸、制药、印刷等共同发碳水食物一览表减肥
展的格局。 2003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3.41亿元(当年价,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9.5%,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05238。财政收入43178万元,全市人均GDP13956元。“十五”期间,大理市将继续按照“以旅游活市、以工贸富市、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强化基础,加快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促进大理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3、建设滇西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是我省实施城镇化战略,完善生产力布局的需要;是云南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是发挥大理独特优势,壮大全州经济实力,促进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成效明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州GDP总量,人均GDP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位居全省第五位,居滇西8地州市第一位。城市规模在滇西8地州市处于领先地位。从发展的环境、条件
和需要看,大理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文化独特、区位优势,在滇西8地州市中实力最强,有条件、有必要、也有可能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滇西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大理市要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在全国的定位,要建成我国著名的文化、旅游特浓郁的现代城市;在世界的定位,要建成世界上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城市。根据洱海地区的地形特点、发展条件和基础,按“一海(洱海)、两线(洱西、洱东)、两片(下关、凤仪)”的思路,规划好城市布局和功能,保护开发洱西,重点开发洱南,推进开发洱东,策划开发洱北,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城镇体系。尽快把大理市建成具有鲜明特的中等规模城市,形成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