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 专业建设定位规划报告与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4.1.1-2
学院专业建设定位规划报告(2016—2020
为主动顺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要求,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云南省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发展定位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推进学校专业内涵建设,增强办学特,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布局,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定位规划。
一、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一)办学定位
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基本职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专业素养高、敬业精神强、就业有基础、社会适应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办学特,
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建成特鲜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本科院校。
1.学校类型定位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2.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开办研究生教育。
3.发展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特鲜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4.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面向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培养目标定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受教育者的担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素养高、敬业精神强、就业有基础、社会适应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6.办学特定位
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
(二)发展规划
稳步提高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定位和和地方结社发展的结合度,形成结构合理、特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结构,是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增强办学活力、培育办学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力争通过五年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1.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培育特专业,推进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特初显的专业体系。
2.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3.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探索构建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教结合的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聚集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行业技术进步和民族文化繁荣,提高学校支撑地方产业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现有专业(专业)基本情况
20094月,国家教育部同意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学院,学校办学层次实现专科向本科的跨越。截止2010年,学院共有10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区招生。2011年,学校制定《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走“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结合、改造传统专业和增设新专业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各项工作。经过五年建设发展,本科招生专业从2010年的10个发展到2015年的29个,有在校学生的专科专业从2010年的25个逐年缩减到2015年的16个。招生的29个本科专业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法学1个专业、教育学4个专业、文学6个专业、历史学1个专业、理学5个专业、工学4个专业、管理学2个专业、艺术学6个专业。有在校学生的16个专科专业多为应用技术型专业,其中:2015年尚在招生的专业13个,最后招生年份为2013年的2个、2014年的1个;有相对应的本科专业的有12个。201510月,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8788人,其中:本科学生5989人、专科学生2799人,专本学生比为12.14,初步实现招生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从“专多本少”向“专少本多”的根本转变。“十二五”期间,学校主动顺应国家和云南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稳步推进转型发展和专业建设工作,积极申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转型发展试点项目。2012年,历史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矿冶化工专业
获批省级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生物产业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获批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015年,学校获批国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类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获批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化学专业获批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初步构建起学科门类基本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布局结构日趋合理的专业体系。
1:学院本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授予学位
层次
开设年份
所在学院
1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理学
本科
2009
数学学院
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2701
工学
本科
2009
化学与工程学院
3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文学
本科
2009
人文学院
4
历史学
060101
历史学
本科
2009
人文学院
5
化学
070301
理学
本科
2010
化学与工程学院
6
美术学
130401
艺术学
本科
2010
艺术学院
7
生物科学
071001
理学
成语英雄
本科
2010
环境与资源学院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工学
本科
2010
小米卡丁车信息科学学院
9
物理学
070201
理学
本科
2010
信息科学学院
10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法学
本科
2010
政法经济学院
11
音乐学
130202
艺术学
本科
2011
艺术学院
12
艺术设计
050408
文学
本科
2011
艺术学院
13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教育学
本科
2011
信息科学学院
14
体育教育
040201
教育学
本科
2011
体育学院
15
小学教育
040107
教育学
本科
2011
教育科学学院
16
地理科学
070501
理学
本科
2012
环境与资源学院
17
学前教育
新年祝福贺词短句040106
教育学
本科
2012
教育科学学院
18
英语
050201
文学
本科
2012
外国语学院
19
新闻学
050301
文学
本科
2013
人文学院
20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疙瘩汤
艺术学
本科
2013
艺术学院
21
环境设计
130503
艺术学
本科
2013
艺术学院
22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本科
2013
艺术学院
23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本科
2013
艺术学院
24
越南语
050223
文学
本科
2013
外国语学院
25
财务管理
120204
管理学
本科
2013
政法经济学院
26
矿物加工工程
081503
工学
本科
2014
化学与工程学院
27
泰语
050220
文学
本科
2014
外国语学院
28
物流管理
120601
管理学
本科
2014
政法经济学院
29
制药工程
081302
工学
本科
2015
环境与资源学院
2:学院有在校学生专科专业一览表
立春朋友圈文案简短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开设
年份
所在学院
最后
招生年份
学校有对应本科专业
1
美术教育
660210
1984
艺术学院
2013
2
矿物加工技术
540501
2009
化学与工程学院
2013
3
艺术设计(专)
670101
2005
艺术学院
2014
4
旅游管理
640101
2007
政法经济学院
2015
 
5
物流管理
620505
2009
政法经济学院
2015
6
学前教育
660214
2003
教育科学学院
2015
7
初等教育
660213
2002
教育科学学院
2015
8
食品营养与检测
610302
2005
化学与工程学院
2015
9
冶金技术
550102
2010
化学与工程学院
2015
 
10
地理教育
660208
2002
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5
11
中药制药技术
530304
2005
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5
12
工程测量与监理
540602
2012
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5
 
13
体育教育
660211
2003
体育学院
2015
14
英语教育
660203
1997
外国语学院
2015
15
文秘
660112
2009
人文学院
2015
 
16
音乐教育
660209
1984
艺术学院
2015
三、2016-2020年专业建设定位规划
(一)建设目标
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专业,经过五年建设发展,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学校有40个以上本科科专业,基本结束专科办学,本科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专业数量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重点建设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水平显著提高、传统优势专业发展稳定、新增专业发展势头良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布局。
(二)建设思路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条件,结合省内高校专业布点和人才需求情况,把特发展作为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的根本途径,确立“做强做大应用型专业,做优做精教师教育专业”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构建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逐步压缩社会需求相对饱和的传统专业,增设应用型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培育特专业,初步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三)建设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科学分析省、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态势,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重点,拟定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条件保障原则。正确处理好现有专业内涵建设与新专业设置和发展的关系,合理调配学校办学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效率,确保新设专业对师资、实验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等条件的基本要求。
焊工证网上查询
3.特定位原则。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定位,以现有专业为基础,以特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建设为重点,秉承现有专业与新设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新设专业,进一步培育专业办学特。
4.规模适度原则。坚持专业数量与学校发展规模相结合、需求预测与办学实际相结合,合理规划专业建设,发展应用型专业,实现专业结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协调发展。
(四)建设内容
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设新专业
结合省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拟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定位规划表(2016-2020)》列出的拟申请设置的本科专业中,按年度申报增设新专业。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获批增设12-15个新专业,实现到“十三五”末学校有40个以上本科专业目标,逐步形成文、理、工、农、管、艺多专业发展的格局。
2.走专业特发展之路,优化专业结构
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建设和发展教师教育类、经济管理类、生物与药学类、化工与食品类、有金属加工、电子与信息类、建筑工程类、文化创意类、面向GMS国家小语种等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初步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