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六大管理思想
《管⼦》的六⼤管理思想
陕西⼟⽣书院
《芈⽉传》中,义渠王听闻芈⽉⼝中的“管⼦”,便四处打听管⼦为何⼈?⽽据了解,其原型就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春晚歌曲
管仲因其在齐国辅佐齐桓公,进⾏了著名的管仲改⾰,使得齐国国富兵强,最终助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理想,建⽴⼀代霸业,故⽽青史留名。
因此,管仲的很多治国思想与经营之道便被⼈们所推崇,《芈⽉传》中芈⽉提到管仲的轻重术。事实上,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变化的春秋时期。⼏经⼈事变换的管仲终由鲍叔⽛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
在管仲相齐的四⼗年间,他⼤⼑阔斧地进⾏改⾰,在军事、政治、税收、盐铁等⽅⾯进⾏了卓有成效的改⾰,使齐国国⼒⼤盛。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九合诸侯,⼀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个称霸的⼤国。
管仲的思想才学就体现在《管⼦》⼀书中。
《管⼦》简介:
《管⼦》⼀书⼤约成书于战国(前 475~前 221)时代⾄秦汉时期,是战国中后期管⼦的学⽣们以⽼师之名写成的⼀部论集。
《管⼦》是中国历史上伟⼤的经济学、管理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早涉及并阐释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的著作,可谓“管理之祖”。
刘向编定《管⼦》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录。
孟非语录《管⼦》76篇﹐分为 8类﹕《经⾔》9篇﹐《外⾔》8篇﹐《内⾔》 7篇﹐《短语》 17篇﹐《区⾔》5篇﹐《杂篇》10篇﹐《管⼦解》 4篇﹐《管⼦轻重》 16篇。
其主要管理思想可概括为:
第⼀,“天地为⼼”的治理论。
第⼀,“天地为⼼”的治理论。
管⼦提出,⼈君应以天地为楷模,“以天地为⼼”,⽆私⽆欲。天道产⽣权,权产⽣法,以法治国;地德产⽣义,义产⽣礼,以德治⼈。管⼦的治理论还衍⽣了宽猛相济、刚柔并举等管理理念以及“⾃利”的⼈性观。
管⼦认为,“⾃利”是⼈所共有的情节。“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下,于四⽅⽆择也。”但管⼦并未⾛向极端,他认为“⾃利”与“利⼈”不仅可以调和,甚⾄“⾃利”本⾝就是⼀种内在的善,既有“⾃利”之德,⼜有“利⼈”之德,唯其如此,才不⾄于有⼆⼼。
第⼆,民富与国富相统⼀。
管⼦强调,国富不否定民富,民富才有国富,民富是国富的必要条件。民富可以多收税,税收增加国家就会富裕。国家要兴盛,⼀定要民富。国富兵强,诸侯就服从国家的政令,“藏富于民”并不是以牺牲“国富”为条件。同时,民富就会安乡重家,从⽽必尊上畏刑,国家就易于治理。反之,民贫就会离乡轻家,从⽽就敢犯上违法,国家也就难以治理。
第三,“以民为本”理念。
管理应体现“民本”理念。管⼦曾与齐桓公对话说:“君若将欲霸王举⼤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即务本之道在于经营民⼼,争取百姓,达⼈民之所愿,予百姓之所需,尽量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评鉴,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育之”,即“从其四欲”“去民四恶”,体现了管⼦的“民本”管理理念。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第四,”与时变“顺应潮流。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治理国家也要“与时变”,管⼦特别强调讲求实际,“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话”是其权变思想的概括。“不慕古”反对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留今”提⽰⼈们不要受现实所惑,陶醉今⽇的成就;“与时变”倡导因时⽽变,顺应潮流;“与俗话”要求随着习俗⼀起发展。
第五,“诚信获益”原则。大年初一吉祥话简短的
管⼦认为,“天下宾服,有海内,以富诚信仁义之⼠,故民⾼辞让,⽆为奇怪者”。诚信之⼈必得利益,只有让诚信之⼈富⾜,⼈们才会去履⾏诚信之德。管⼦主张实施让诚信之⼈获得利益的原则以及营造诚信致富的环境。吴君如的喜剧电影
第六,德能兼备”的⽤⼈标准。
管⼦认为,国君选贤任能,要举拔有“德”者给予爵位,举拔有“才”者就任为官。把“德、才”置于功劳之上,不因功劳⽽埋没⼈才。选贤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能并举,“德”与“能”不可偏废。选贤还应做到“不以年伤”,即选⽤⼈才不应受年龄的限制,否定论资排辈。管⼦强调考核官员的内容主要有三:⼀是德望与其地位是否相称;⼆是功绩与其俸禄是否相称;三是能⼒与其官职是否相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