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力量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旅游景点大全材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内政上实行“叁国伍鄙”制,把“国人”分为三部分设三官管理;“伍鄙”,即把郊外分为5个属,设立五大夫管理。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组织,国人平常生产,战时出征。经济上主见大力进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土地制度方面,提倡“相地而衰(等差)征”,实行分田到农户;在手工业方面,设置“工正”“工师”等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加强对手工业管理;在商业方面,设立市场,对商人“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
战国时期,李悝首先在魏国变法,其措施包括: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安排政治权力。推行“尽地力之教”,种田“必杂五种,以备灾难”,要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推行“平籴法”,由国家把握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夫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制订《法经》,加强法制。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指出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措施的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上述不同的缘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有何本质的区分。
2.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残酷和严峻的治国之法,商鞅变法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缘由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无耻”。……虽然简洁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实行,假如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惊和贪欲。
——摘编自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与战国风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车管所端午节放假吗3.(2021江苏单科,24)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确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快速进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实行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敬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颖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进展的乐观作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石曰:“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败。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辩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王安石“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的主见所要调整的冲突及对应的变法措施。
(2)材料二确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特长?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的改土归流(引者注:废除少数民族首领担当土司的制度,由中心派流官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始于康熙朝,盛于雍正朝,收于乾隆朝。自雍正四年(1726),清廷即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等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依据内地的府、州、县行政制度,委派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统治。军事上解除了土司的土兵,清廷另派军队到土司原来的管辖区驻扎。经济上由中心政府统一丈量土地,然后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清代改土归流的目的及其举措。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说明改土归流所产生的乐观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宏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贵重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全部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四周,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伴计一边念着声明,发觉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仆人还要担当两年的义务,生气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摘编自[美]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
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从材料看,对“解放宣言”有哪两种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奇的组词是(2)“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对于这种赞誉,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治维新初期,转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贵重资金,
而且损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惊。……后来在有名高校教授、小说家夏木漱石的提倡下,转而实行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取的“少弃多采主义”的原则。
材料二 19世纪70年月以后反映日本社会进展状况的有关图片:
(1)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体现“少弃多采主义”原则的。
(2)结合所学学问,简要指出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进展产生的乐观作用。
8.(2021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心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气调查争辩,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
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打算,其中提出尤其要转变脑力劳动者酬劳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心打算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凹凸、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转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心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方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支配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肯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学校老师赐予适当照看。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20世纪80年月工资改革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20世纪80年月工资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参考答案(1)不同:政治方面,前者在承认分封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民的把握,推行兵农合一;
后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现了政治权力的重新安排。经济方面,前者在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对商业推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后者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进展小农经济燃气热水器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强化精耕细作,依法对商人和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缘由:春秋时期,铁犁和牛耕开头运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进一步推广;春秋时期的变法代表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战国时期推动变法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2)春秋时期的改革是在承认原有制度前提下进行的革新;战国时期改革彻底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对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比较,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生疏。回答第(1)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进行比较,进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分析产生不同的缘由。第(2)问,是对春秋、战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的高度概括,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制的建立时期,两次改革的本质区分也源于此。
2.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与六国的战斗中处于优势地位。
(2)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简洁导致暴政。
解析第(1)问,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内容依据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可知这是邻里连坐制度,依据材料“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可知法制原则为严刑峻法;明星国籍其实行的效果可依据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归纳总结。第梦见房屋倒塌(2)问,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可依据材料“国家政令的贯彻实行,假如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惊和贪欲”,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总结。
3.参考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进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第(1)问,留意限定词:改革,故不能把全部改革内容都答上;“
胡乐、胡舞”的消灭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第(2)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即可。第(3)问,留意回答的角度是“社会进展”“乐观作用”,需要结合所学学问回答。
4.参考答案(1)冲突:政府、地主和农夫之间的冲突。措施:免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