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二语文选必中文言知识梳理
关于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其他知识:①姓和氏: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一种族号,用来“别婚姻”。由于人口繁行,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它们的称号就是氏,用来“明贵贱”。文中“楚之同姓”说明“屈”是氏。
②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氏事务的长官,故有“三闾大夫”之称。学会感恩作文600字
③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④左徒: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应对外交、制定法令。历史记载春申君和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⑤帝喾:上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号高辛氏,五帝之一(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
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后演变为指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屈原是他的后裔。
⑥古代表示贬官、免官的词:
A.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B.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C.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D.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E.窜:放逐,贬官。如:暂为御史,遂窜南夷。(《进学解》)\\
F.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闻君出宰洛阳隅。(《饯唐永昌》
G.罢:免除,罢免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H.绌、黜:废掉,罢免或降职。如:本文中“屈原既绌”,“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I.免:免职。如:犯者辄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H.J.夺:剥夺,罢免。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⑦齐桓:齐桓公(?—前643),春秋前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又在“尊王攘夷“的名义下“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
⑧汤、武:汤,商汤王,商朝的建立者。武,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⑨汉中:郡名。因在汉水中游一带而得名。其地在今陕西的部分与湖北的一部分。
⑩国家: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
三闾大夫:三有保护动物是什么意思管理楚国的屈、景、昭三姓王族事务的官。
合纵:又写作“合从”,起源于战国时代,本指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战略。秦国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并呈南北方向分布,故称合纵。后也用以泛指联合,或特指军事上的联盟战略
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后引申为作为赠礼的车马玉帛等一切值钱的财物。
《苏武传》 班固
关于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关于《汉书》:流失率《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
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其他知识:①字: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字”,而且“名”和“字”分开使用。“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取的。“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关联的名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在古代,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以便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是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奔驰电瓶②郎:古代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③监:管事的官员,如移中厩监。
④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些诗文中称其为“胡”“胡虏”。
⑤年号: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要事时,会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如文中“天汉”,是汉武帝的一个年号。⑥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⑦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⑧中郎将: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东汉以后,统兵将领多用此名。
⑨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⑩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侍中:秦汉之时,侍中为官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大臣本官职外的加衔,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时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
黄门驸马:古代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大小。先秦时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因汉武帝名彻,避讳改为通侯。后来其他各朝代对爵位划分、等级等都有调整。
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
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东部战区在哪斥候:侦察兵。阏氏:匈奴单于的正妻的称号。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地区的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民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成。
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
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和亲:在历史上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也指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过秦论》 贾谊
关于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其他知识:
①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指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②宇内、四海、八荒、六合:都是“天下”的意思。宇内,宇宙之内,天地之间。四海,四方,天下。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③盟:两国及以上或两人及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遇到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叫“会盟”。
④孟尝、平原、春申、信陵:孟尝,指齐国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指赵国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指楚国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指魏国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⑤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古文中常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⑥关中:秦的腹地,在今陕西。
⑦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秦朝百姓用黑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⑧山东: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
⑨八州:兖州 、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⑩七庙:天子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阡陌:田间小路。 田间南北向的小路为“阡”,东西向的小路为“陌”。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合从连衡:合从(从,同“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也作“连横”。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如何知道自己的星座“万乘”称天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