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第23卷第1期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3,No.1 2021年2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F e b.2021
收稿日期:2020-10-09
基金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609011701) 作者简介:焦龙(1996-),男,辽宁锦州人,硕士生。DOI: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1.007
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焦  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诛仙九黎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经过继承、发展才最终确立的,其中列宁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列宁不仅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社会思潮的论战中捍卫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而且进一步廓清了一些理论环节。同时,列宁还集中研究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阶段,提出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并系统阐发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关键词:列宁;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形态;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 (2021)01-0022-04
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序列,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演进,是历史唯物主义指明的历史阶段性发展的科学规律。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有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形态的学说只适用于西欧,而非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也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一般历史哲学公式,怀疑社会形态的演进是否有历史必然性;还有观点主张在历史研究中,用西方现代化理论中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范式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分析框架。
为此,重新回顾列宁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阐释,进而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当今世界所处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概括和集中表达。但是作为一个初步框架,这一理论难免存在不够明确、不够完备的环节[1]。这既为理论的传播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使修正主义有了可乘之机。列宁正是在与种种歪曲、误读的论战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理论。
(一)列宁在批驳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捍卫了社会形态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资产阶级的错误历史观在俄国十分泛滥,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自由主义民粹派为代表的社会思潮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看作“历史决定论”和“经济唯物主义”,极力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阶段性,主张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对此,列宁批驳了自由主义民粹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主观主义方法论,坚决捍卫了社会形态理论。列宁揭露了民粹派的小资产阶级性,坚持社会形态演进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站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发现了社会形态发展的判定依据[2]。对于自由主义民粹派关于俄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空想,列宁明确强调:“民粹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说什么俄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可以不经过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和范围内进行阶级斗争的道路,而经过其他道路来跳出或跳过这个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坚决摒弃了他们的这种荒诞言论。”[3]
(二)列宁明确了“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表达 “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
第1期焦龙: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与创新23
态理论的核心部分,经历了一个由提出、成熟到最终确立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分别依据所有制及社会分工、生产力性质、生产关系等将人类社会划分出不同形态。到1859年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时,马克思首次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考察人类历史进程[4]5-14,初步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晚
年通过借鉴19世纪60年代后人类学、历史学的最新成果,详细分析了阶级社会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状况,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形态理论,在事实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五形态”理论。
需要明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尽管已经在内容上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五种社会形态,但并没有将五者在表述上并列表达,更多时候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分别提到其中的某几种社会形态[4]5-14。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明确了“五形态”理论。列宁在《论国家》中明确,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常规和次序”[5]28-29。由此,“五种社会形态”开始逐渐固定下来,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主流学说。
(三)列宁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有两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在表述上并没有明确说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第一阶段。在很多时候,“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下是作为同义语使用的[6]。列宁在1915年8月发布的《论欧洲联邦口号》,1916年7月的《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和1917年4月的《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中都论述了经由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其中开始用“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指代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并将“共产主义”用于专门指代高级阶段。到1917
年,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中明确了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的表述,“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在科学上的差别是明显的。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它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7]199-200列宁的这一理论表述在斯大林时期被固定下来,最终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或第一阶段的定位[8]。
税务事务所实习报告二、列宁创立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
资本主义分析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关键环节[9]。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种社会形态,其自身也必然经历若干阶段,最终才会消亡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不可能全部预判到资本主义社会在未来会有哪些具体现象、会经历哪些阶段性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才能解答。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新变化与新特征,将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课题摆在了列宁面前。
列宁在综合借鉴、批判继承形形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批判吸取了霍布森的“资本扩张本质论”、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规律论”、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垄断论”等理论的有益成分,同时严肃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由此提出了科学完备的帝国主义理论[10]。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一般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性的直接继续,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其基本特征在于垄断组织、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世界领土瓜分完毕五个方面[11]651。
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指明这一阶段既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也是社会主义的前夜。帝国主义的寄生性与腐朽性意味着,货币资本越来越集中于极少数国家的金融寡头,以至于形成了专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阶级”和“食利国”。同时,高度垄断加剧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所特有的混乱现象更加厉害,更加严重。”[11]595此外,帝国主义国家对全球瓜分完成,形成了众多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庸国,但发展的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矛盾愈加激烈,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在战争中加剧的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加快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新社会的到来。而将社会生产、货币资本高度集中起来的少数大企业、大银行等垄断组织,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都能直接转变为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可以说,正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列宁才得以正确认识俄国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可能性,为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
24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3卷
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列宁系统阐发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实现共产主义要依次经历“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共
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在俄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深化了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解,充分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多阶段性,系统阐发了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特征与任务。
(一)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主要观点
十月革命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俄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在政治方面,列宁强调在过渡时期还无法完全消灭阶级,必须坚决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指出,在过渡时期依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它们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式[5]67。在经济方面,列宁指出过渡时期兼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俄国在过渡时期已经废除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封建宗法式、或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有优势,还在“自发产生资本主义”。为此,就要把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将其作为小生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列宁特别强调,国家资本主义虽然相比于社会主义是一种退步,但相比于小生产无疑是一种进步,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劳动组织形式与社会主义是类似的,它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同时,列宁承认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存在一定政治风险,但只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就能确保国家资本主义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就是同一社会形态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在列宁看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任务[7]490。为此,就必须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创造大工业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重工业),提高人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的纪律、技能、效率。
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按劳分配,但它毕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而来的,难免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在分配上依然存在“资产阶级权利”和事实上的不平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一个弊病。同时,这也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还不能“立刻就能学会不要任何权利准则而为社会劳动”,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资产阶级权利’以外,没有其他准则。所以就这一点说,还需要有国家在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7]196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已经消灭了阶级,但是依然存在国家。从国家形态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是过渡性国家,是正在消亡的没有阶级的阶级国家。
(三)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基本观点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基本观点,并予以了进一步阐发。列宁指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将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这时,社会主义社会残存的“资产阶级权利”就会完全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因而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也就消
失”[7]198,人与人实现了真正的平等,而不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在此基础上,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将完全消失。国家的最主要职能已经简化为由工人自己来进行计算和监督社会生产和分配,国家的“政治职能”就完全变为了简单的管理职能,国家就不再是“政治国家”了。同时,列宁强调,现在只能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长期性,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日期、形式还只能是一个悬案,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7]197-198。
四、列宁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代世界历史方位整体上依然处在资本主义时代,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处在帝国主义阶段。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快速变化,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体会列宁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于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何把握进入新时代后的中国特社会主义依然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正确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学说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并逐步成熟的。不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历史、运行机理,马克思恩格斯就不会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根本矛盾,进而提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不准确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工业资本发展为金融资本等资本主义在
第1期焦龙: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与创新25
世界范围内的新变化,列宁就不会提出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即帝国主义的论断以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也就无法为打破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在俄国率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奠定理论基础。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呈现出许多新特征:金融资本在经济中占特殊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脱实向虚”,经济的金融化、虚拟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新中间阶层的兴起,社会分化与矛盾加剧,西方传统民主制度陷入困境;发达资本主义主义国家整体经济地位下降,国际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呈现均衡化趋势;南北差距扩大,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大变局。[12]同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渗透在全球化时代达到了空前程度,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借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有益因素,众多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得不引入社会主义因素来缓和自身的结构性矛盾[13]。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新特征,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在持续增加,这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条件、新途径、新方式,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二)要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阶段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条件积累基础上实现,新的社会形态都是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孕育而生。如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封建社会中产生、壮大一样,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要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发展得越彻底,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就越充分,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最早将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实现的设想,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规律的一般性、普遍性提出的。但历史的特殊性则让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中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这就不得不使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是多阶段性的,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提出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形式”、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最高阶段”等概念,这些表明列宁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过程远比理论上更为复杂,社会主义本身也要经历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也有初级、高级甚至更多阶段。而且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表现,在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具特殊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必然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任何一个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必须善于利用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但是正如列宁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存在一定政治风险,对此必须保持高度清醒,既不能犯“左”的错误,更不能犯右的错误。必须防止市场规则、资本逻辑对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
反对“早产论”“补课论”等错误观点以及形形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培厚社会主义的坚强基石。
参考文献:
[1] 王静. 形成史视域下“社会形态”范畴的基本内涵及其
意义[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 4(2): 175-180.
[2] 列宁. 列宁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8.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56.
[4] 俞吾金. 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J]. 上海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0(2).
[5] 列宁. 列宁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 秦刚.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的源流梳理[J]. 科学社
会主义, 2015(5): 21-27.
怎么设置电脑密码[7] 列宁. 列宁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8] 成保良. 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用语含义的演变和发展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4(9): 53-57.
[9] 杨学功, 席大民. 资本主义研究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中的地位[J]. 哲学研究, 2012(4): 48.
[10] 刘维春.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原创性与当代性研
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7): 61-65.
[11] 列宁. 列宁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2] 李淑珍.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影响[J]. 思想理
好看的火影同人小说论教育导刊, 2012(05): 64.
low carbon life
[13] 蒲国良.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动关系
新特点[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40(4): 54-57.
(责任编校:叶景林)
>平价眼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