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常说“汉奸”,这个“汉”字,指的是“汉族”的“汉”吗?
我们都经常说“汉奸”,这个“汉”字,指的是“汉族”的
“汉”吗?
二言三拍
03-07 22:26
22赞
踩汉奸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按照《辞海》定义,汉奸原指汉族之变节败类,后演变为“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利益的人”。通俗一点说,汉即国家,汉贼即国贼。
有一种说法曾甚嚣尘上,即“只有汉族才有那么多汉奸”。关于“汉奸”这个词的来由,有此一说:汉奸一语,肇于汉初御胡,行于两宋抗金,复兴于清末列强侵,大盛于伪满及抗日时期矣。据清人《汉奸辨》云:“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汉奸”的构词法相当奇特。由于“奸”字有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的义,譬如“奸臣”。现在的人也往往认为,“汉奸”的字面解释就是出卖汉族利
益的人的意思。劳动用品
但是,我们仔细考究“汉奸”这个词的历史典故,却会发现,用“汉奸”来称呼那些背叛汉族的人,其实是错误的。最先引起疑惑的是清末《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文》: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
该说满清一朝是最最防汉抑汉的,怎么慈禧也开始用起“汉奸”这个词了呢?难道说,满洲八旗的真的如此彻底,连宣称“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慈禧也在宣战文中维护汉人的正统,将背叛满清政权的人视为“汉奸”?
这事越想越叫人蹊跷,幸而有朋友一语惊醒梦中人.朋友告诉我,“汉奸”这个词是从《清史稿》开始才出现的,从前的二十四史,以及我们手头掌握的清以前的资料,均没有这个词的记载。甚至连明朝灭亡后那些矢志抗清的明遗们。
如果“汉奸”的本义真的是汉族的投敌者的话,为什么率先使用这个词的并不是那些明遗,而是满清的统治者们呢?这是否意味着,比起明遗们,满清统治者们更加痛恨“汉奸”?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仍然是《清史稿》中的“汉奸”搜索结果:前七处均是对参与西南少数民族抗清活动的汉人的称呼,只有最后一处的“汉奸”和欧洲列强有所牵扯。与其说这些“汉奸”们伤害了汉
族的利益,还不如说这些“汉奸”们妨害了满清的统治。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汉奸”最初的真面目,并不是什么汉族的投敌者.恰恰相反,最初的那些“汉奸”们,都是联络西南少数民族共同抗击满清暴政的汉族志士,是那些不甘为奴
抖音水印怎么去掉>二年级教学工作总结一心推翻满清统治的先驱.如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生在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恐怕同样会被称为“汉奸”。
qq牧场经验正如现代汉语中的大量外来词汇一样,“汉奸”也是一个外来词汇.尽管它的用字和构词都是典型的汉语系,但是,这个词却是从满清统治者口中说出的,是站在满清统治者立场和角度。汉唐宋明没有必要在叛国者之前加上“汉”字,因为对汉唐宋明的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汉”,既不需要格外强调叛国者的族属,更不可能将“汉”加于“奸”之前来羞辱天汉的精魂。而恰恰是以防汉抑汉为国策的满清统治者,深深地恐惧着汉
人的反抗力量,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天然的叛国者,或者至少是可能的天然的叛国者.这“国”,自然就是满清国.“汉奸”有两层含义:第一,只有汉人可能成为“汉奸”;第二,“汉奸”是妨害满清政权的人。满清二百多年的统治,磨灭了汉人的骨气,也磨灭了汉人久远的记忆。
正如汉人们渐渐将满清当成自己的国家一样,他们也渐渐遗忘了“汉奸”这个词的本来意义。不知道上文中《汉奸辨》的作者究竟是哪位清人,是否也正是如此。
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强大的历史惯性和汉人的集体失
忆,使得“汉奸”这个原本用来形容联合各个少数民族反抗满清统治的汉人志士们的悲壮词语,变成了那些背叛汉族、背叛中国利益的宵小们的专用名称。世事无常,造化弄人。28评论用户34586126
12-29 20:54
全国211学校名单一览表6赞
建军是哪一年几月几日
踩从字义上理解,汉奸应该是指汉民族的败类,但仔细一想,却又好像也并不一定是这么回事。《辞海》给“汉奸”下的定义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指中华民族的叛徒。因此,“汉奸”这词还有个古今、专利之分(只属于中国人的专利)。汉奸这词起源何时,恐无法考证,但西汉以前肯定还不曾出现过,因为那时还没有“汉”;甚至汉朝以后到北宋以前恐怕也不存在这个词,因为在历史记载的一些民族败类中,秦桧以前统称“败类”,秦桧以后才有“汉奸”这个词出现。不但字义上不够清晰,而且在应用上有时也很困惑。按照定义去理解,历史中有些应该被归入汉奸行列的人物,却并没有人骂他们汉奸;有些一直在骂着的汉奸的,却还真有些情有可原。譬如说范文成。满清能够灭李、灭明,他的作用实
不可低估;但他是汉人无疑吧?而且当时的满清尚不能算“中华民族”。但后人有骂他汉奸的吗?另外如洪承畴、祖大寿,后人除对他们所表现的气节不屑外,也没见什么骂他们呀。而同一时期的吴三桂却是人人皆骂的大汉奸。但看看吴三桂做汉奸的历史,有些却实处无可奈何。当时大明、大顺、满清三足鼎立。以兵力计,李最多,号称百万;明次之,但已不足自保;满最少,却也有十万。而吴只有
区区四万兵马,想要立足而保明,非联李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无有独身的。但无论是那种选择,他都受制于人,非两全之策。而且从名节上讲,投清是背明,落汉奸之骂;降李则背主,负不忠之名。吴三桂也选择过忠君,领命后他卷甲赴关阻清,但明被李忘,崇祯已吊死煤山;想护南明弘光,又鞭长莫及自己还无可退路。他选择过投李,但农民军入城后,疯狂捕拷明朝降官,大肆抢掠金帛美女;更何况,他老父遭刑讯,爱妾被霸占,亲属受凌辱。他选择过成仁,却又被部将所劝,而且成仁也决不是一件轻易下得了决心的事,对道学家来讲,成仁是可以保住名节,但作为一个三军统率,他手下有四万将士,自己成仁了,他们什么办?这种不负责任也不是大丈夫的所为。试问一下,倘若换了其他人处在此种境地,又能够怎样?他没得选择但又必须选择,而无论他怎样选择,反正横竖不会是好人。此等尴尬,不是身处其中之人,恐怕永远不能体会。更为复杂的是,据现代学者考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