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
根据读音写汉字
(1)、容( ) ( ) 思 ( )术
翻( ) ( )力 记( )
(2)、 犹( ) 富( ) 忧( )
机( ) 教( ) 比( )
(3)、 朝( ) ( )谷 ( )窄
( )想 闲( ) ( )疵
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暮(mù) 淮安(huái) 荧屏(yín)
B.氛围(fèn) 芥菜(jiè) 答案大全惩罚(chéng)
C.投降(xiáng) 沸腾(fèi) 竹笋(sǔn)
D.嗅觉(xiù) 徒弟(tú) 角(jiǎo)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磁场 惊惶 拔弄 自愧弗如
B.琴键 眺望 严骏 见微知著
C.油腻 沸腾 依偎 通宵达旦
D.剥削 韭徒 恐怖 头晕目眩
判断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比针尖还小,事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
B.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西瓜、西红柿等蔬菜。
C.各国运动员走进了“鸟巢”,受到热烈观众的欢迎。
D.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下列句子里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隔河遥望红墙、黄瓦、宫阙、角楼的任何一角都是宏伟秀丽,气象万千。怎么做冰激淋
B.“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C.手脚很痒痒。眼睛里满满含着无限多的羡慕。
D.小丑,向爱丽卡的父母致意,然后把礼物送给爱丽卡——那是三本盲文书。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水浒传》
B.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三国演义》
C.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西游记》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
把《山中访友》中的这几句话排序,正确的是( )
①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②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③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照样子,写句子。
(1)例:这塔可真高。这塔可真高,站在塔顶上就要够到星星了。
今天真热。今天真热,______________。
(2)例:分外(指超过平常) 中秋之夜,月亮显得分外明亮。
分外(指本分以外) 徐虎从来不把帮助别人看作分外的事。
①天真(心地单纯、直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形容观众多的成语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
(2)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
(4)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石灰”这一事物来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
(5)“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我们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这个节日我们有吃__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6)开心: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盼望:__________________
k歌之王 国语在下面具体场合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主持人说的话,并说明理由。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入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主持人迅速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不小心了,请不要见笑。
B.主持人说:刚才,我被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
C.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以致失礼了。
D.主持人说:不好意思,由于路太滑,所以不小心跌倒了。
(1)你喜欢( )句。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
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
A.其他人 B.北人 C.问者 D.北人和问者
13、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
A.因为这样吃味道更好。
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
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
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的风俗。
14、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属于土产品。
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
写小寒的唯美诗句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
15、你觉得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舌尖上的浪费
自2012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
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后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 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炫舞情侣装16、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17、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_________。理由: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18、这两个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可知,填入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多选) ( )
A.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神气十足 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特别是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有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 平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直到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
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对母亲说,他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 连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过坟堆,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了(隐蔽 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