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孕育深厚爱牛情结——成语“牛”
部位 | 日升昌票号(近义)成语 | 用法 | 解释 | 出处 |
头 | 牛头马面 |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 | |
牛头不对马嘴 驴唇不对马嘴 答非所问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 |
牛不喝水强按头 |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 |||
牛鬼蛇神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的坏人。 | 唐·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 |
耳 | 执牛耳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
对牛弹琴 对牛鼓簧 白费口舌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
鼻 | 吴牛喘月 喘月吴牛 | 偏正式;作主语;含贬义 |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 五代·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
听人穿鼻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 《南史·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 |
口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 |
一牛鸣 一牛吼地 |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 | 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 ||
鲸吸牛饮 | 鲸吸牛饮 |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 ||
角 | 牛角挂书 骑牛读汉书 | 比喻读书勤奋。 |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
牛角书生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 《新唐书·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
牛角之歌 |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 | ||
鼠入牛角 |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 |||
钻牛角尖 |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 |||
犁牛骍角 犁生骍角 犁牛之子 | 指杂牛生纯赤、角周正的小牛。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 语出《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 ||
童牛角马 兔角牛翼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汉·扬雄《太玄·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 |
皮 | 吹牛皮 走花溜水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说大话,闲聊天。 | |
韦编三绝 |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 |
毛 | 多如牛毛 比比皆是、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恒河沙数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 《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茧丝牛毛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细密繁多 | 形容功夫细密。 | 明·郎瑛《七修续稿·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 |
牛毛细雨 斜风细雨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描写小雨 | 指极细的小雨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 |
九牛一毛 九牛一毫、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
茧丝牛毛 | 形容功夫细密。 | 清朝黄宗羲《答万充宗质疑书》:“吾兄经术,茧丝牛毛,用心如此,不仅当今无与绝尘,即在先儒亦岂易得哉?” | ||
臀 | 鸡口牛后 鸡尸牛从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 |
羞以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 |||
腹 | 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 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
牛肠马肚 | 牛、马体大,食量惊人,比喻人的食量很大。 | |||
蹄 | 牛蹄之涔 | 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 《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淮南子·俶真》:“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北周·庾信《为杞公让宗师表》:“况复一枝倦曲,终危九层之台;一股涔蹄,必伤千里之驾。” | |
牛蹄中鱼 |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 三国(魏)·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 ||
其他 | 目无全牛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庖丁解牛 |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
椎牛飨士 | 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 |||
牛骥同皂 牛骥同槽、牛骥共牢、鱼龙混杂 |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贤愚不分 | 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 汉·焦赣《易林·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 | |
牛刀割鸡 牛鼎烹鸡 | 主谓式;作补语; | 比喻大材小用 | 汉·王充《论衡·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 |
割鸡焉用牛刀 | 复句式;作分句;指不值得小题大作 |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
牛刀小试 初露锋芒、崭露头角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 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 |
牛溲马勃[渤] niú sōu mǎ bó 无足轻重、鸡毛蒜皮、微不足道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 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
牛衣对泣 牛衣夜哭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
牛衣岁月 | 指贫困的生活。 | 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 ||
牛衣病卧 | 形容贫病交迫。 |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 ||
搏牛之虻 |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
初生牛犊不怕虎 无所畏惧、敢作敢为 | 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分句;一般形容年轻人 |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 |
快犊破车 | 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 | |||
床下牛斗 |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
带牛佩犊 |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 |||
放牛归马 放马归牛 偃武修文 卖剑买牛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再用兵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
风马牛不相及 |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 |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 十月十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
服牛乘马 |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用于人 | 役使牛马驾车 |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 |
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
汗牛充栋 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 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
呼牛呼马 呼牛作马 | 联合式;作谓语;指毁誉由人,悉听自 |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 庄周《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
瘠牛羸豚 | 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 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 清·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杜兰斯哇人,撒逊人等,亦随其所敌视之马哥耶族,同成灰烬。瘠牛羸豚,坐待割。” | |
九牛二虎之力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极大的力量 |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
九牛拉不转 |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 |||
扛鼎抃牛 |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
老牛破车 慢条斯理、蜗行牛步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 《宋书·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 |
老牛舐犊 望子成龙、爱子心切 | 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父母怜爱子女 | 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
马牛襟裾 衣冠禽兽 |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讥讽人不懂得礼节 |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
猕猴骑土牛 |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七夕节怎么发朋友圈|||
泥牛入海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没有希望 |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 |
蹊田夺牛 |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
气冲牛斗 怒发冲冠、气贯长虹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怒气很盛 |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唐·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 |
牵牛下井 |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使不出劲 | 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至如负贩经商,登山涉水,吃烟人更是牵牛下井。” | |
如牛负重 千辛万苦、人困马乏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活困苦或心情沉重 | 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 《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 |
屠所牛羊 |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 |||
陈绮贞语录土牛木马 土鸡瓦犬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 《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 |
亡羊得牛 |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 |||
争猫丢牛 | 比喻贪小失大。 | |||
问牛知马 |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
蜗行牛步 |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
犀牛望月 | 主谓式;作宾语;形容长久盼望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
一牛九锁 | 比喻无法解脱。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
司马牛之叹 |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 ||
椎牛发冢 |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 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 ||
犀照牛渚 | 比喻洞察幽微。 |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 | ||
齐王舍牛 |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
骑牛觅牛 蝇蛆养殖骑驴觅驴 |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 | |||
牛羊勿践 |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 ||
牛童马走 |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 ||
槌牛酾酒 | 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 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 ||
版筑饭牛 |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 《书·说命上》载: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吕氏春秋·举难》载: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 | ||
不死族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