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刑天和执干戚以舞
作为学术论文,我认为应该是资料详实、佐证有力、逻辑严密,多推断、少臆测;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下判断和作结论。更不应该摸棱两可、前后抵牾。
最近拜读了《女书成源起析辨》(《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第57页)大作之后,觉得里面有许多东西和我以前学习的不相吻合,是我以前学习不用功呢,还是书上编写错误?我抱着一连串疑问去查阅了一些书籍,觉得好多书都是一种说法。为此,特将自己的浅见说出来以便请教老师点拨。
一、恕笔者赘言,先摘录有关原句如下:
1、传说中造女书的女妃胡玉秀、盘巧、行政工作总结九斤姑娘都是江永县上江圩乡铜山岭村人(既女书盛传之乡)……
2、由此可见,女妃也好,盘巧、过年拜年祝福语女妃也好,都是汉人之女……
3、从女书创造的传说和流传情况看,女妃胡秀英、盘巧、九斤姑娘皆为村姑,为民间女子。
4、女书笔画全有汉字变化而来,古湘南一带,共有四次大的文化勃兴时期。
5、舜“执干戚以舞”使三苗归顺,同时流放四凶之一兜欢(《尚书》及相关史料记载中是欢兜。)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到这儿,还把不争气的弟弟象放逐到有庳;后来,亲自延禧攻略一共多少集到了湖南,为这里带来了礼仪和韶乐。
二、关于文章里面的一些叙述,笔者觉得有些零乱和错漏。
1、第1句和第2句中的九斤姑娘和女妃是否指同一人,莫言获奖感言全文女妃是否应换为九斤姑娘?
2、第1句和第3句中的胡玉秀和胡秀英是否指同一人,如果是,第3句怎么突然出现胡秀英、盘巧和九斤姑娘?
3、其实,笔者并不懂女书,也不知道该文提到的这些传说人物,只是无病呻吟罢了。我要说的是第四句中的关于舜的一些资料。 文字多记载的是刑天“执干戚以舞”, 至于舜是怎样和“执干戚以舞”联系起来的?
三、笔者不揣浅陋,现就提出的第三个观点谈谈知己的看法。
1、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尚书﹒虞夏书﹒舜典》。《今古文尚书全译》注释:崇山:《通典》:“沣阳县有崇山,即放欢兜之所。”沣阳县故治在今湖北黄陂县南。黄陂县靠近武汉与文中提到的湘南(湖南南部)不符。
2、刑天:《辞源》注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作形天,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晋陶潜《陶渊明集四﹒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咏此事。
3、《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注释: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与天帝争斗,被砍去头颅,葬在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戚:斧。
5、《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没有提到舜执干戚以舞的事。
6、《庄子》里也没有提到舜执干戚以舞的事。
7、《中国神秘文化辞典》:刑天:古神名,由叫“刑天”和“形天”。传说刑天是炎帝之臣,曾和蚩尤一样,力劝炎帝举兵攻打黄帝复仇。后蚩尤战败被杀,他立志与黄帝决一雌雄……又《路史.后纪三》云:“炎帝乃命刑天(邢)作扶犁之乐……”
8,尽管这么多史料都没有提到舜执干戚以舞的事,但笔者还是不死心,继续查相关书籍,在汉代成书的《淮南子》中查到了几条:
(1)故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斤,执干戚而舞之。《淮南子.卷十一.齐俗训》。
(2)舜执干戚而服有苗。《淮南子.卷十三.汜论训》
(3桃花的样子)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四、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文中叙述对象不明。一会胡玉秀,一会胡秀英;九斤姑娘和女妃混用;流放欢兜的地方是湖北的崇山,与湘南不符;当然兜欢应是欢兜。
2、至于文中提到的舜执干戚以舞的事,笔者认为是不可考也是不确切的事。
(1)、从成书的年代看:《淮南子》远远迟于《山海经》、《庄子》等。
(2)、《山海经》、《庄子》、《史记》、《管子》、《吕氏春秋》、《论衡》等这些书籍都未提及舜执干戚以舞的事,《淮南子》又在哪里引用的资料?在《韩非子》中提到过一次,《韩非子》不过是为了用一个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没说明自己引用资料的出处。
相信作者也是费尽心机来撰写该文的,只不过时间仓促、史料缺乏。如果笔者说得不对,只当涂鸦而已。
附: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2)《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4)《中国神秘文化辞典》(海南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次印刷)
(5)《淮南子》(电子图书)
(6)《山海经》
(7)《韩非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