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起施行。
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l日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 )。
A、110 B、119 C、112
3.救出溺水者后,发现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 )呼吸法,需要时以心肺复苏法施救。
A、机械 B、医疗 C、人工
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 )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
A、金属棒 B、橡胶 c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玻璃
5.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尽快用大量的( )冲洗眼睛。
A、清水 B、盐水 c、加洗手液的水
6.燃气泄漏时,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 )。
A、中毒 B、晕倒 C、昏倒
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准携带易燃、( )等危险品。
A、洗漱用品 B、易爆 c、手电筒
8.在森林火场中,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 )冲越火线。
A、逆风 B、顺风 C、斜风
9.高楼失火刚,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或( )呼救,同时关紧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A、阳台 B、房间 c、卫生间
10.家中无人时遭遇盗窃,发现后及时报警,( )。
A、不要翻动现场 B、迅速打扫卫生 c、迅速整理好物品
1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 0米至( )米处设置警示标志。
A、60 B、80 C、100
12去除马赛克.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避免在看台上来回跑动,要( )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
A、慢慢地 B、迅速、有序地 c、盲目地
13.国务院和(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14.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15.(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县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 c、新闻媒体
16.( )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A、国务院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7.( )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A、国务院 B、本地人民政府 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18.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 )组颜标示(按顺序)。
A、红 黄 橙 蓝B、红 橙 黄 蓝C、红 橙 蓝 绿
19.(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国务院 B、民政部门八角亭迷雾小说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0.(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 c、上一级人民政府
21.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C别那么骄傲歌词、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2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 B、遏制 c、消除
2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检测与预警、( )、事后
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A、检查与督促 B、告诫与处理 C、应急处置与救援
24.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 )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南北方将迎下半年来最冷清晨2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 )、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A、接警 B、处理 C、汇报
26一吨多少斤. “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
A、法规 B、法制 c、体系
27.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 )、现场预案。
A、单位预案 B、专项预案 C、个体预案
28.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因此,首先应该做好防护再逃生。
A、火 B、烟气 C、可燃物
29.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种动作容易引起静电。
A、快速奔跑 B、大声呼救 c、俯身慢走
30、火警电话是()
A、110 B、119 C、120
二、判断题(正确打√,不正确打×,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4.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
5.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
6.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 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 )
7.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 )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求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
9.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10.保险丝熔断,应及时更换,但不能用铜、铁、铝丝代替。( )
11.高层电梯停运时,严禁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启动。 ( )
12.自来水发生爆管事故,维修好,来水后打开水龙头可以直接饮用。( )
13.高楼失火时,应迅速坐电梯下楼逃生。 ( )
14.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
15.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
16.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17.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
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旌、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质。( )
1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
19.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市级政府和部门制定。( )
20.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A、红B、黄C、橙
2、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由哪个应急主管部门负责:A、建设局B、安监局C、公安局
3、我区如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由下列哪位负责指挥:A、区委副书记B、区
1、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A、红B、黄C、橙
2、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由哪个应急主管部门负责:A、建设局B、安监局C、公安局
3、我区如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由下列哪位负责指挥:A、区委副书记B、区
政府常务副区长C、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4、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事件中区安监局负责的具体工作是:A暴雨天气期间,负责区内江河、水库、堤塘等的安全保障工作。B、负责因雷击引起的火灾应急抢险;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防雷击火灾措施;参与灾情调查、灾害评估和事故性质认定工作。C、配合区气象局组织对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配合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灾害性天气安全措施。
5、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主管部门是:A、区农水局;B、区卫生局;C、区气象局;
6、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7、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4、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事件中区安监局负责的具体工作是:A暴雨天气期间,负责区内江河、水库、堤塘等的安全保障工作。B、负责因雷击引起的火灾应急抢险;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防雷击火灾措施;参与灾情调查、灾害评估和事故性质认定工作。C、配合区气象局组织对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配合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灾害性天气安全措施。
5、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主管部门是:A、区农水局;B、区卫生局;C、区气象局;
6、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7、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9、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0、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哪几种颜标示(按顺序):A、红黄橙蓝B、红橙黄蓝C、红橙蓝绿
12、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
13、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B、本地人民政府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1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
15、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6、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
11、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哪几种颜标示(按顺序):A、红黄橙蓝B、红橙黄蓝C、红橙蓝绿
12、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
13、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B、本地人民政府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1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
15、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6、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
给予处罚
17、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几级: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18、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 19、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20、是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负有责任、承担主要任务的工作部门。A、应急保障部门B、应急主管部门C、应急领导机构
17、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几级: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18、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 19、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20、是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负有责任、承担主要任务的工作部门。A、应急保障部门B、应急主管部门C、应急领导机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