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灾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特征
一突发性和紧急性
二严重性
三不确定性
四社会性
五同时涉及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
★我国突发事件分为
一自然灾害
二事故灾难
三公共卫生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或者是几类的复合,最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危机;
★中国突发事件的分级
突发事件等级
1级特别重大红
2级重大橙
3级较大黄
4级一般蓝
★突发事件分级的影响因素
一突发事件的客观属性
二突发事件作用对象的承受能力
三社会整体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
★突发事件分级的重要性
事件的级别水平将直接决定了预警信息的发布水平、预案的启动级别、响应级别、处置规模与手段的抉择等诸多问题
★中国突发事件的分期
一酝酿期:预防与应急准备
二爆发期:监测与预警
三缓解期:应急处置与救援
四善后期:事后恢复与重建
★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阶段
里程碑一:2003年应急管理元年
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
完善检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
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
里程碑二:2004应急预案编制年
2004年1月,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
里程碑三:2005年推进“一案三制”
4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月,首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12月,国务院应急办成立
里程碑五:2007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年
5月,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里程碑六:2008年大考之年
汶川地震
北京奥运
★应急管理的内涵
教师节祝福语 简短8字
应急管理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到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应急管理的外延
一应急管理重在思想而不单是手段
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应急管理的研究视角
一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
二公共关系与传播学的视角
三心理学的视角
四社会学的视角
五政治学的视角
六信息管理学的视角
七法律视角
八自然科学视角
★应急管理
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再前移”
★危机管理
“做最坏的打算”,强调决策的非常规性和“艺术性”
第二篇 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体制的概念
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
★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关系
应急管理机制是为积极发挥体制作用服务的,同时又与体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既可以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健全有效运作,也可以弥补体制存在的不足;
★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构成
一领导机构
国务院 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二办事机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
三工作机构:分类管理专业结构
四地方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五专家组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具体描述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的内涵
一统一领导的内涵
指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国务院是全国层面上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统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与责任主体,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二综合协调的内涵
1、各级政府对所属各有关部门,上级政府对下级各有关政府的综合协调,也包括共同的上级机关对互相没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
2、对政府之外的各类主体进行的综合协调,包括对武装力量、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国内外公众之间的综合协调
3、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根据职责所进行的的日常协调工作;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是全国和各级地方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全国及其给及行政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
★中国政府实施综合协调功能的办事机构:应急办
一政府应急办的主要职责
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二政府应急办的设立
依托于政府日常协调机构设置值班室;
与政府日常事务分开设立
政府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情况
★中国政府实施综合协调功能的办事机构:应急办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咨询机构:专家组
★我国实施综合协调的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部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原则
实权化 综合化 常态化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内涵
一分类管理的内涵
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特性,确定相应的管理规则,明确分类分级标准,开展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二分级负责的内涵
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突发事件的级别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2022年春节是哪天?★属地管理为主的内涵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上由地方政府负责,即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就应当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为主;
★属地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沟通问题:信息失真
二协调问题:部门间的责任及利益协调
三监督问题:监督及评价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内涵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个部门、企业和公众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与参与,形成共同治理的局面
★应急管理中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的实现路径
一管理主体的转变
二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的转变
三管理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应急管理职责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构成
陆军、海军、空军及第二炮兵部队
二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与保障
1、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
2、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保障
三军队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1、维护稳定
2、突击救援
3、技术支撑
4、威慑后盾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应急管理职责
一武警部队管理体制
数学分析教材
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设总部、指挥部军、总队师、支队团四级领导机关
二武警部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职能
三大类八个警种
1、内卫部队;
2、黄金、水电、森林、交通部队称警种部队
3、边防、消防、警卫部队
三武警部队参与应急管理的主要职责
1、固定目标执勤
2、参加处置社会安全事件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3、协助依法执行逮捕、追捕、押解、押运任务,协助执行重要的押运任务
4、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参加国家能源、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险救灾;
★民兵预备役的应急管理职责
一民兵预备役的组成
士兵预备役:所有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等级的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男性公民
军官预备役: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伍士兵、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及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灾害救援的作用
1、第一梯队打头阵
2在农村开什么店好、突击队
3、保障队
4、外引内联
★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及特点
一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
1、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3、应急志愿者队伍
4、其他类别应急队伍
二应急救援队伍的特点
1、机动性
2、专业性
3、协调性
4、信息化
5、现代化沂怎么读拼音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三矿山救援队伍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
1、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
2、应急救援骨干队伍;
四海上、铁路、民航应急救援队伍
1、海上应急救援队伍:中国救捞
2、铁路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各铁路局在规定点设特等、一等救援列车,在无救援列车的二等以上车站或较大中间站设事故救援队
3、民航应急救援体系
主要包括基于以民航空管系统为指挥协调中心的搜寻救援体系和以机场管理机构为主题的地面救援体系;
五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我国现已建成国家、核电厂所在省份、核电基地的三级应急管理体系
六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1、防汛抗旱队伍
2、森林草原消防队伍
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
4、公用事业保障队伍
5、卫生应急队伍
6、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
一处置自然灾害发挥重要作用的应急志愿者队伍
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发挥防控作用的非专业卫生队伍
三处置事故灾难的企业内保人员
四处置社会安全事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区治安人员、社区保安等
★非专业应急队伍的特点
一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
二平站结合
三处置灵活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定
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强调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