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江西红文化旅游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王吉源
世界著名雕塑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加快,高校文化教育体系初见成效,红文化也越来越被广大学生认同。传承红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西理工大学红途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红旅游攻略”app,借此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提高红文化底蕴。
该app,把“红旅游”与“绿旅游”、“古旅游”结合起来,通过红新闻、红名人、历史文献、影音视频、景区全景、红记忆、红老歌、交通出行等模块,深入挖掘红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平台。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1、建立师生共管工作队伍,让思政教育队伍“强”起来
以移动旅游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为抓手,打造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红旅游平台的信息化团队。团队有着明确的分工,包括团队顾问1名(邓显超:博士、副教授)、带队老师3名、产品设计员1名、程序员3名、文案1名。由此建立了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掌握网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师生共管”的强有力队伍。
2、探索虚实结合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力量“活”起来
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将红文化内涵和红旅游信息相整合,以红教育为基础、旅游景区为载体,实现旅游、导航、历史、文献、论坛于一身的app,同时培养高校学生对红文化的兴趣、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如何提高自信心3、挖掘本地特文化资源,让思政教育内容“亮”起来
在app开发时,充分挖掘本地特,根据江西省红旅游胜地的分布特点,主要以南昌、赣州、井冈山为核心,形成江西省几个独具江西省特的旅游景点。通过该app进行校园红文化教育,不断巩固高校学生对于革命的理解,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方向,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提升综合内涵。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1、以红资源为基础,传播思政工作主旋律
江西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热土,党史和革命史资源丰厚,挖掘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发挥它的资政育人作用,为现实服务,是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红旅游app充分整合了江西的红资源,既有遍布各地的革命旧居、旧址、遗址、遗迹等图片、视频资源,又有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革命文献、革命故事、革命歌谣、革命诗篇等文化资源,还有激励后人精神形态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方志敏精神。利用红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式。弥补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的缺陷对进一步巩固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2、以“多点并发”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推动线上线下活动相融合,坚持实践育人,努力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育人效果显著。线
立夏是几月几日?下通过组织开展红旅游路线设计大赛以及红景区绘画、红文化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当地红文化的认识;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忆苦思甜”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双眼去阅读社会,用双手去触摸社会,用一颗真心去感受社会,让知识理论与真实社会发生碰撞,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3、以手机app为窗口,展现思政工作新气象
(1)革故鼎新,感悟时代精神
“红旅游攻略”手机app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了红虚拟旅游功能,代替以因循守旧的方式向青少年灌输红精神的方法。让用户能够在课余时间,切身感受这片红土地蕴含的巨大的精神财富。红旅游文化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是培养当代青少年内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增强了时代感和吸引力。并且通过多种创新功能让青少年在感悟红文化中,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
(2)化零为整,强化线上教育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app由于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app在
原有旅游软件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各大红旅游景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产品,弥补了手机旅游的短板。并且,当代网络媒体已成为了高校学生学习各类知识的重要平台,“红旅游攻略”app有效的结合新媒体环境对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红文化,该app的研发使得思政教育得到创新与提高。
been a long day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红游故乡,把握历史机遇
江西省是红旅游的故乡,这些红文化都是现代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红旅游攻略app通过多模块多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生动的学习平台。我们将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深入挖掘红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大力促进红文化的学习以及江西红旅游的发展。
2、知己知彼,明晰消费理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旅游业的主力军,高校学生消费动机的个性化、创新化日益增强,不仅关注旅游景点的风景,而且更加注重其历史文化和各地的风俗人情,导致单一
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因此我们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充分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历史内涵和风俗人情,引领高校红文化的教育。
3、查缺补漏,加强思政教育
“红旅游攻略”app是在智能手机上运用,手机媒体的出现给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它占据了大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手机app不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容易被有意者欺骗。
4、吐故纳新,打造独特风格
我们将进一步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并定期考察,使本项目不断更新,切合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红摇篮”这一历史文化,打造出江西独特风格的红旅游路线,满足日益个性化和创新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吸引更多高校学生学习红文化,促进校园红教育。
5、强化宣传,发挥品牌效应
高校红文化传播存在传播效果不佳的不足。根据高校学生的网络活动状况,我们将不仅采用传统的发传单、在新闻上报道,还将在各大贴吧、论坛以及朋友圈等各种拥有大量活跃用户的社交网站、软件上进行宣传。同时利用革命老区的的独特优势,举办红旅游产品展览会、红旅游文化节等,从而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强化江西红旅游的品牌形象,加强红文化的传播。
中秋节祝福短语6、绿生态,谢绝涸泽而渔
绿发展理念,是目前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从实践中去理解绿发展,实践绿发展。 红文化本就是绿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旅游业带动经济,并从中提高经济与生态效益。
五、案例启示
1、红旅游的价值目标与思想政治的发展目的具有共主性,红旅游展现出的红文化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在对红旅游研究时要了解红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的独特内涵与范畴;将红旅游的环境、主题、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其互相渗透,发展教育价值。
2、信息化的时代带来了许多变化,政治、思想、经济、政治都从原来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面临着新挑战。在发展红旅游信息化的同时,应将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以多元化发展红旅游,从而发挥红旅游的教育功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