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计科 李潇霄 1043041347 苟艺 1043041466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
所有物名称:铜梁龙舞
国家、省份或地区:中国重庆市铜梁县(纬度 29°50'41.14"北
经度 106° 3'23.21"东)
描述
简介
铜梁龙舞既是舞,又是体操又是杂技,非常精彩。铜梁龙舞具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套路丰富、动律谐趣、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造型夸张、服饰俭朴大方,以及参舞自由、退舞方便、众参与性极强等特点。具有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和谐等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铜梁龙舞系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在当代重放异彩,饮誉全球。
在铜梁,各个机关、企业、厂矿,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舞龙队。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县城都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各个舞龙队、花灯队竞相出动,到元宵节这天达到顶峰。一个完整 的游行队伍前前后后共有30多个小分队参加:牌灯开道,正龙打头,然后是身长48米的大蠕龙,活泼的小彩龙,还有花灯“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亮狮”、 “开山虎”,最后由火龙押阵,那阵势真叫一个壮观!铜梁舞龙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唐宋时期就有龙舞活动了。即便按现在公认的说法,铜梁龙舞“起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距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载了铜梁龙舞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个风俗保留至今。
道具舞蹈
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板凳龙、正龙、小彩龙、竹梆龙、荷花龙十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 铜梁龙舞。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开山虎、蚌壳精、犀牛望月、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雁塔题名、南瓜棚十二个品种。
重庆铜梁"火龙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被冠为"龙舞"之首,这种舞以铁水打金花,辅以不同材质的导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场中火、升天火等,组成一片狂热的立体火阵,极为热烈多彩。每到元宵节,人们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购买火药,制造火龙,配以烟架、禹门等多种火焰表演。最长的火龙长达40多米,表演时场面壮观、惊险奇特,受到众的格外青睐。首先,它风味独特、套路多变。其次,贴近民间生活情趣。再就是民间传说认为,火烧龙火花袭人,可以除去身上晦气,可为来年祛病免灾,事事称心如意。
工艺舞技
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卫生间做隔断 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活”是说舞龙操作中引入机械原理,研制出手摇、 发条、电动等各种方式,使龙腾跃翻卷更加灵动潇洒,活灵活现。
现代传人
铜梁众多的扎龙艺人中,有三位被称为“铜梁龙灯三大传人”:蒋玉霖,周均安,傅全泰。蒋、周二人已逝,唯有72岁高龄的傅老还在创新着他的扎技。见到傅老是在他的小作坊里面,熟悉他的街坊邻居讲,傅老最善彩绘,是远近闻名的“重庆市十大民间艺术家”之一。老人见证着铜梁龙灯的龙灯发展。大约1924年前后,城关著名扎师李杰之、刘连山在此龙的基础上每栋再增设一圈圈的肋骨,把龙身做得浑圆壮实,各栋能伸缩随意,转动自如,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有骨有肉、蜿蜒蠕动的龙,民间就称为“大龙”或“蠕龙”。就这样经过一代代如傅老这样的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与改进,原有的20余人玩舞的布脊大彩龙缩减成为5人或3人玩舞的新型小彩龙。根据行业和时令、用意的不同,又出现了简便实用的板凳龙、旱季求雨的黄荆龙、追悼用的孝龙。铜梁以龙为题材的工艺制品,多达百余种,不但用于玩舞,而且用于装饰,远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市和美、法、意等10多个国家。
所获荣誉
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的盛大庆典上,首钢工人舞着9条铜梁大蠕龙参加天安门大游行,世人为之瞩目。
198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舞龙大赛上,铜梁蠕龙舞获第一名金奖。
1994年,铜梁龙具被国家体委指定为比赛标准道具;铜梁龙舞套路被国家体委指定为比赛标准套路。
1995年5月,获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舞龙比赛第一名。
1997年,铜梁舞龙团在北京首届龙舞艺术节夺得最佳表演、最佳组织、最佳编导3项大奖。
同月,铜梁舞龙队在济南全国舞龙锦标赛上夺得“中国国家舞龙队”的冠名权。
同年10月,450人的铜梁龙灯代表团组成的“九龙方阵”、“龙凤牡丹呈祥”、“二龙戏珠”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庆典,再次轰动海内外。
2002年5月,铜梁舞龙队在全国第二届运动大会上,夺得标准套路金牌和团体总冠军。
2008年,铜梁龙舞被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的压轴戏。
2009年,铜梁龙在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的第二篇章《腾飞中国》出场表演。
突出的普遍价值声明
铜梁龙舞符合以下联合国制定的标准
(iii) 是对一种文化传统或一种现存的或已经消失的文明的独特的或至少是特别的见证;
(vi) 与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直接或实质相关;
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声明
真实性
•形式与设计
铜梁龙舞既是舞,又是体操又是杂技,非常精彩。铜梁龙舞具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套路丰富、动律谐趣、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造型夸张、服饰俭朴大方,以及参舞自由、退舞方便、众参与性极强等特点。
•材料与实体
铜梁龙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杨幂喜欢胡歌 走脊、描箸。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
信件格式•使用与功能
在铜梁,各个机关、企业、厂矿,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舞龙队。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县城都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各个舞龙队、花灯队竞相出动,到元宵节这天达到顶峰。
完整性
在铜梁,各个机关、企业、厂矿,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舞龙队。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县城都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各个舞龙队、花灯队竞相出动,到元宵节这天达到顶峰。
铜梁舞龙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唐宋时期就有龙舞活动了。即便按现在公认的说法,铜梁龙舞锁屏快捷键“起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距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载了铜梁龙舞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个风俗保留至今。
铜梁龙灯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1984年和1999年,铜梁大龙两度赴京参加建国
35周年与50周年大庆,以气贯长虹之势在天安门前翻腾起舞。铜梁火龙更是独具魅力,打铁水,喷火花,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场面热烈多彩。
铜梁龙舞闻名于世的仅大蠕龙、火龙等少数品种,多数龙舞品种已处于濒危境地,亟待保护和拯救。
坚持传统与适应市场的争论中,铜梁全力打造龙文化,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的路子。 铜梁县也因为舞龙出了名,被称为“龙之乡”。如何将知名度转化为经济效益,县里很下了些功夫。2007年县里出台了《关于加快龙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要把打造“中国龙文化旅游之都”作为铜梁未来的发展定位。洛阳纸贵出自“县里修建了一座龙文化博物馆,打造了一台《龙乡放歌》歌舞剧,还将举办龙灯艺术节,推广龙舞进校园活动。”宗和云说,“我们就是要让龙元素渗透到铜梁人的生活中,成为一项会呼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其他类似遗产的对比分析
1、制作工艺
铜梁龙舞 | 嘴张开近 90度,口中含宝,面貌威严而慈祥。大蠕龙龙身红黄相间,体长48米,大的长百米以上,体型上比其他地方的龙大得多,火龙和竞技龙做得比其他地方的龙精致。 |
浦江板凳龙 | 1条龙从头到尾,是一条条用单个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 |
长兴百叶龙 | 龙身由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 |
奉化布龙 | 以竹篾制成骨架,又用布料作龙面、龙肚,各节可以点燃红烛。 |
2、舞技套路
铜梁龙舞 | 铜梁龙舞一共有30多个套路,远超过其他省市的龙舞套路。特火龙以铁水打金花,表演时场面壮观、惊险奇特。 |
汕尾滚地金龙 | 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 |
浦江板凳龙 | 广场性、广泛性、惊险性为其主要特征,参与人员多。 |
长兴百叶龙 | 通过荷花做龙,舞蹈优美、别致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