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的国际经济关系变化及特点
一、国际关系中的“4C”规律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4C”规律是指:竞争(competition)、矛盾(controdic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演进趋势和内在规律。国际经济关系中,各个经济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中心相互竞争,在开放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竞争是最主要的经济关系。竞争必然产生矛盾,这种因经济利益所产生的矛盾造成的结果有两个:一是两败俱伤,而是共同发展,后者是竞争者的理想追求,要实现共同发展,必须通过利益协调,实现新的利益分配,这就是合作。所以,“4C”规律构成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主要的经济关系。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演绎形成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基本规律。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
长方式的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3.南北经济合作加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简称“南北关系”),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南北对话由于发达国家的作梗,不仅南北经济合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南北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上的差距趋于扩大。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南北关系的基本态势。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东西方的政治对抗结束,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多极化格局和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对南北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如1994年初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等等。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从而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发展、深化和强化。
4.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性。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国际经济关系中相互依赖性有如下几种情况和特点:一是相互依赖的全球性。随着国际水平分工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使得全球性的国际经济活动空前发展,同时,现代国际通讯、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金融、资本、技术、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与日俱增;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协调和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
中国十大品牌奶粉往方面起了并继续起着巨大作用,这样,在当代条件下,随着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全球性质,便日益显现出来。二是不同相互依赖关系的并存和交叉。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大体可分为3种不同的依赖关系: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包括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这个依赖体系以生产力高度发达和高度国际化为基础,相互依赖的紧密程度最高,在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占主导地位。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南北依赖体系中,旧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尚未消除,这是南北美不平等的经济根源,但又不同于殖民时代的依附关系,因为现在南方国家在政治上已是主权国家,在经济上正在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和工业化。同时,现在北方国家也要依赖南方国家。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它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充实的经济基础。在经济上正致力于发展南南经济合作,在政治上正致力于废除旧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三、国际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瓦解,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宣告终结。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两个超级大国“一亡一衰”,而日本、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洲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其影响日益提高,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国际上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世界上各种力量开始了新的分化、组合,世界格局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经济,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以科学技术革
命为先声的新一轮经济竞争产生的影响,正在超过昔日的军事抗衡与政治对垒产生的影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竞争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当今的国际经济关系可以概括为:竞争激烈、谋求平等、对外开放、多边协调。
21世纪,西方大国之间在经济领域仍将是“既竞争又协调”;在南北关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采取面对现实的态度,调整各自的立场;在南南合作中,发展中国家更加趋向务实,以便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条件。
(一)西方大国经贸关系在竞争与协调中发展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多极化国际关系中,经济问题居于日益突出的地位,发展国内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争取21世纪在世界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已成为
各国的战略目标。美、欧、日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关系不仅影响世界政治形势的走向,而且制约着世界经济中的种种问题。由于冷战后西方国家面临的共同威胁消失,长期被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矛盾浮现出来,并日趋激化。西方大国的贸易争端和摩擦接连不断,有时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为求得问题的妥善解决,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我行我素。由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共同的利益决定着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尚在可协调的范围之内。
五四运动的胜利成果1.美、欧、日相互渗透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冷战时期形成的同盟关系正转向伙伴关系。
一方面,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美、欧、日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各国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欧洲和日本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加剧,经贸争夺日益加剧。从乌拉圭回合谈判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人选,从农产品补贴到航空服务,凡涉及各国自身利益时都有一番激烈较量。在经济实力走向均衡化的形势下,美、欧、日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是大势所趋,但尚需一个过程。
2.美、欧、日之间的经济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解,但激化与缓解都将有一定的限度。
随着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美、欧、日之间经贸冲突愈演愈烈。相互依存使西方大国之间既互为对手,又互为伙伴,彼此之间互相牵制的因素很多。今后西方大国在经贸领域的矛盾的基本趋势将是:激化但不会爆发全面的贸易战,而缓解也只是暂时的现象。
3.在全球展开势力范围的争夺,互挖墙角的现象日渐增多。地质工程就业前景
世界经济竞争集中表现在对市场的竞争,国际市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进入90年代以来,大部分亚非拉国家经济形势普遍看好,一些国家增长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相反,发达国家市场却趋于饱和。于是,美、欧、日为了在争夺世界市场中获得主动地位,纷纷突破本国原来的势力
范围,在亚非拉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求投资、贸易机会。与此同时,在经济活动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多元化外交,为西方大国打进对方的传统领域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美、欧、日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明争暗斗将日趋错综复杂,时而尖锐对立,时而携手共进。但是,无论激烈到何种程度,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发展到危机对方根本利益的程度。
科学家的故事50字4.相互制约成为大国经济关系的显著特点,美国的霸权行径将越来越受到盟国的抵制。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相互制约有可能遏制某些大国在国际交往中以强凌弱、以大压小的霸权主义行径,有利于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5.相互协调仍是大国经济关系的主导面,但难度将越来越大。
西方大国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是一时的现象,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都不会消除,但这种矛盾是在各国的利益密切相连、犬牙交错形势下出现的矛盾,相互协调仍将主导今后西方大国的经济关系。其表现为:各方既不愿轻易让步,又不愿关闭谈判大门,最后迫于实际需要,已达成妥协而收场。这在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便显得尤为突出。相互依存的深入发展,势必要求各国必须冷静的面对现实,做出明智的抉择,避免两败俱伤。然而,协调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也会日益增多。
(二)南北经济关系趋向合作
自80年代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首脑举行的墨西哥坎昆会议以来,南北关系基本上处于僵持状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80年代后期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南北关系中的僵硬立场有所松动。从此,南北关系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目前,南北关系的态势是:随着冷战结束,南北问题愈加突出;为了解决影响世界稳定与安全的经济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根据国际形势的新情况调整各自的立场;发达国家被迫采取较为积极和现实的态度,放弃僵硬立场;发展中国家则为了经济发展和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援助,以及解决面临的紧迫经济困难,开始缓和与北方对抗的立场,放弃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要求。
1.南北差距缩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无论在经济规模方面还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均在缩小。就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2.南北矛盾将时而缓和、时而尖锐,但不会激化到对抗程度。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总的形势是趋向缓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和平和发展的关系逐渐取得共识。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南北双方和谐、平衡的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健康的运行。在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尽管南北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依然严重存在,有时还相当激烈,但是这些争端都将有一定的限度。
3.南北关系的焦点依然集中在控制与反控制、干涉与反干涉上,经济制裁、禁运的作用将越来越有限。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还保持着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控制着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发达国家强加于人的行径必然与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的要求发生碰撞,同时,发达国家企图维护已拥有的经济地位,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平等的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矛盾也会继续发展,国际社会中,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效果将越来越小,无论制裁还是禁运,必将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反对和抵制,其作用也会越来越有限。
电子货币4.南北经济合作在一个时期内以组建自由贸易区为主,但将吸取以往的教训,谨慎推进。
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形势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加紧抢占亚非拉市场,扩大势力范围。发展中国家从实践中也认识到,为在世界经济中站的一席之地,也需借助与原宗主国的传统经济联系。进入90年代以后,南北经济合作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借助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援助,是发展中国家争取赶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条途径,但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过早的与发达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未必完全有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经济上互补性较强,但是毕竟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从区域集团化中能得到的利益也难均等。今后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组建自由贸易区将吸取以往的教训,丢掉并不现实的幻想,量力而行,组建南北区域性经济集团的步伐可能放慢,但不会停止不前。
5.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个渐进过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
进入90年代,随着政治上日臻成熟和经济上日益壮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随之增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南北关系
已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向具有全球性意义的一切领域扩展。未来一二十年终,南北关系可能会发生某些积极变化,南北经济合作将出现新局面,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大体框架有可能初步形成。
(三)发展中国家在南南合作中开展与加强全球性经济联系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互相支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达到减少和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的目的。南南合作作为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一种新生事物,兴起于60年代初期。70年代南南合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亚非拉相继出现。80年代,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困境,各国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面临的各种问题,南南合作处于停滞状态。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集团化迅速发展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紧迫感增加,为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中国家要求组织起来的愿望日益迫切,南南合作重新活跃起来,并有加速的趋势。
1.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将继续改组、合并,大体上可以初步定型。
9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组织或集团开始采取实际措施,密切经济联系,以“灵活多样、区别对待、讲求实效”为原则,从注重实际出发,求同存异,改组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组织,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巨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为逐步建立共同市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准备。但是从实现贸易、资金、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实施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建立超国家机构负责监督执行这几项标准来衡量,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规模范围仍然较小,还远未达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调整工作尚未完成。今后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仍将朝此方向继续调整、改组、合并。
2.以贸易自由化带动多种领域并进,“增长三角”形式正在兴起。
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之间已建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对内减免关税、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实行进口自由化、为相互间投资提供优惠,对外则抵御非成员国的竞争,在贸易自由化的带动下,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技术、劳务、粮食和农业、能源、工业生产,以及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等领域均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集团化的影响下,东盟国家提出在三国或四国相毗邻的交界地与建立经济开发区,利用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互补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经济增长的合作形式有可能成为今后南南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3.突破历史上传统的亚非拉界线,开展洲际间的经济合作。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和联系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范围,而是正积极加强与其他大洲的经贸联系。例如,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拉美与亚洲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与欧美的增长速度,而且,在出口结构中制成品的份额越来越大,估计今后还会进一步增长。
4.不结盟运动的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走向务实。
不结盟运动产生于冷战时期,一贯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等重要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国际事务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冷战结束后,
仪征市邮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