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蚕蛹;第二部分是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部分:观察蚕蛹。本课的活动是先观察蚕蛹,再观察蚕茧。茧在外面,蛹在里面,为什么要先观察蚕蛹呢?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因为外面的蚕茧学生已经看见,而里面的蚕蛹却看不见,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对它的好奇。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活动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中进行,所以先安排学生观察蚕蛹。另外,观察蚕蛹也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对蚕蛹的观察主要围绕教科书上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还能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其他发现。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重点是蚕蛹的身体与蚕进行比较,突出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的过渡,既保留有幼虫时期的特点,又有成虫时期的特点。剪开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由白变成
了深褐,还能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第三个问题的实质是蚕蛹还有生命吗?答案是蛹还有生命,因为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其他发现,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情况。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第二部分:观察蚕茧和蚕丝。这个活动分两步进行。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只有精心地饲养,蚕才能结出又大又好的茧。蚕茧的颜告诉学生天然的蚕茧颜是有限的,这样才为后面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手段,培养出彩的蚕,吐出彩的丝,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埋下伏笔。第二,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学生在前面观察蚕吐丝的时候,可能对蚕丝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当时注意力都集中在蚕是如何吐丝结茧的,对蚕丝可能没有过多的注意。拉蚕丝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感到新奇,
又觉得有趣。方法并不难,“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这个活动使他们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有更多的认识。蚕丝为什么要绕在纸板上,是为了便于计量蚕丝的长度。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蚕蛹和蚕茧,所以教学活动最好在蚕吐丝后几天进行。蚕结茧后经过2-3天,就会变成蛹。相信对于没有养过蚕的学生,在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发现,需要和同学交流,也有很多问题急切地想要知道为什么。例如,蚕为什么要做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面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这个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疑问很有必要。同时,蛹是蚕的另一种形态,让学生观察蛹是否还有生命,哪些地方和蚕的幼虫时期相似,哪些是新发育出来的部分,对下面的教学及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新学期教师寄语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2.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2.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
活。
3.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蚕蛹、描述蚕蛹的特点,组织好学生的交流;对蚕茧的形状、颜、大小进行观察。
难点:正确观察并描述蚕蛹的特点。
评价任务
1.观察蚕蛹,完成蛹的观察记录表。
2.用多种方法观察蚕茧和蚕丝的特点。
教学准备光盘行动宣传标语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以“数字故事”的方式播放开始养蚕至今的记录(照片、日记)。
一、导入新课
1.交流:说说你在养蚕过程中的发现。
2.谈话:蚕吐丝结茧了,蚕用茧把自己包了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变了新模样》。
【课前以“数字故事”的方式播放近30天的养蚕记录的图片等资料,有助于学生梳理、回顾所经历的养蚕活动。并在较充分的、自主的关于养蚕活动交流后再自然的引到本课科学学习的主题。】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蛹。
1)谈话: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说说你的猜测,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吗?怎么设置充电提示音
2桂林旅游景点图片)指导观察蚕蛹的方法。
谈话:用手电筒照行吗?借助手电的光线能看到里面的蚕吗?我们还可以用剪刀小心的剪开茧来观察蚕的变化。
演示解剖蚕茧: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先将蚕茧平放在桌面上,用手固定,用剪刀小心剪开,不要刺到蚕蛹,也不要将自己的手弄伤,剪开半个蚕茧,小心取出蚕蛹。
3)取出蚕茧,小组观察活动,完成实验记录单。
实验提示:
①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②还能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③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④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私的组词
⑤其他发现。
4)发给一条蚕,用于对比观察。
5)整理材料,交流汇报。
①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②补充:蚕蛹的体形粗短,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由白变成了深褐,还能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蛹有生命,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③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请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事实来推测一下。
【蚕在茧中有什么变化呢?本课设计中我们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从而引到观察蚕蛹活动。
第一步小心剪开、第二步轻轻取出、第三步观察记录、第四步放回茧中。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那样一步步的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如实描述蚕茧的特点。
本课实验器材较多,为帮助学生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前进行示范,并提醒学生实验注意点,如剪茧,轻拿轻放等,为学生观察活动及呵护生命的学习打好基础。】
2.观察蚕茧。
节奏感强的歌曲(1)谈话:科学研究是讲究规范的,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蚕茧?
2)看、闻、摸、摇、听、称、量。
指导观察方法:蚕茧是什么样的?(展示台出示蚕茧)观察蚕茧有什么特征?(形状、颜)可以借助放大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