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命题趋势及备考建议
中考名著阅读命题趋势及备考建议
在中考名著阅读方面,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倡议“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全国各地的命题者在“广阅读”“真阅读”“深阅读”等方式上下功夫,告别了以往的浅层次、碎片化、片段化等名著考查方式。梳理全国优秀的名著阅读试题,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可以预见今年名著阅读方面的命题趋势。
一、重视整本书阅读以往的一些名著试题,比较注重识记、理解的考查,学生往往可以通过粗略阅读,甚至不阅读原著,仅仅依靠课本的名著导读,辅以大量习题,就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这种阅读方式,与名著阅读改革的初衷相背离,也越来越被广大命题者抛弃。“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安排有名著阅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的“整”,既要有“完整”之意,又要有整合之能;既要能正确处理知识点,又要能整合点与点的关系,进而整合名著阅读各要素“点、线、面、篇”的关系。一句话总结,整本书阅读主要解决的是把书“读深”的问题。近年,不少省市的考试命题都趋向考查对名著的“精读”和“深读”,强调学生要有阅读经历,要全面把握整本书的脉络,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对作品艺术特加以鉴赏,如若没有走进文本是很难答全
的,这实际就是在强调整本阅读。比如,2019年浙江卷,“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如果对斯诺的写作过程没有整体把握,这类试题是答不好的。
二、拓展名著文阅读如果说整本书阅读更重视“纵向思维”的话,那么名著文阅读就提供了“横向思维”的可能性。可以是一本名著之类的比较分析,也可以是部编本教材12本推荐名著的评析评价,抑或是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性阅读,从而实现“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完整阅读体系。
名著文阅读主要解决的是把书“读厚”的问题。比如,2019年杭州卷,艾青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江、贝多芬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又比如2019年浙江绍兴卷,“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孙悟空(《西游记》)林冲(《水浒传》)简·爱(《简·爱》)。这类高水平试题就打破了以往名著阅读的藩篱(fān),让真正阅读的学生在考场上有收获。
三、注重名著阅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而名著既是非常好的言语材料,又可以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体会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2019年江西中考卷: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西安封城多久解封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又比如:2019年广东卷就是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考查《西游记》。命题者既有核心要素“语言”的考虑,又有“鉴赏评价”思维层级的综合考量,还有应用文文体的考查,这就是命题质量非常高的试题,也代表了今后的命制趋势。 
南京景点介绍整本书阅读指向的“把书读深”,文阅读指向的“把书读厚”,综合性和实践性指向的“把书
健脑食品读到落地”,这些既是今后名著阅读的命题趋势,也是同学们的备考策略。当然,这些备考策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同学们要先把最基础的名著文体知识、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特等知识了然于胸。
一、《朝花夕拾》考点分析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是“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朝花夕拾》。该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画面,以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使我们了解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当时社会的冷酷。
考点一:对情节细节的熟悉 具体有如下几种考查形式:
①考查故事的细节,如《五猖会》因被抓背书而扫了参加迎神赛会的兴,阿长的名字来历是因为家里前任保姆叫阿长,大家叫习惯了,也就不改口了,充分体现了长妈妈身份的卑微,无常受罚的原因,“我”和范爱农认识之初的情形;
②围绕某个主题列举相关情节,如列举鲁迅童年生活的几个美好回忆的片段或在日本留学
的生活片段。这提醒我们,在复习时,要留心重要篇目的细节信息。
如何给电脑设置密码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考点二:对典型人物的理解和分析 《朝花夕拾》作为叙事散文,十分注意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衍太太、寿镜吾,这些人物令人印象深刻,自然也是考查的重点,在复习时,要注意对其人物形象及相关情节的理解和识记。
考点三: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朝花夕拾》的主题既温情又批判。温情体现在既有对亲友师长的缅怀,也有对童真童趣的眷恋;批判性不仅体现在对草菅人命的庸医、居心不良的衍太太等具体人事的批判,也体现在对“正人君子”、封建时代的孝道及儿童教育的批判。
考点四:文学常识和艺术特 文学常识和艺术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需要明确两个重点:一是《社戏》《故乡》来自小说集《呐喊》而不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二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主要是杂文笔法、反讽、对比和先抑后扬。
二、《西游记》考点分析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考点一: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考查对原
著内容的熟悉程度。主要考查形式有前后情节的勾连
、相关人物的辨识、故事内容的概括等。备考时要学会梳理,做到有备无患。
考点二:人物形象分析。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创造了一个人、神、仙以及妖魔鬼怪共存的世界。其中着墨最多且最为典型的自然是唐僧师徒,这四人的形象分析与概括,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备考时,除了要记准四人的性格特点,还要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1.探讨孙悟空的“变”与“不变”。“变”:
①由一个无知无畏、无法无天的猴王成长为取经路上的中坚力量,实现了完美的蜕变。
②72变的高超本领。“不变”:坚持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忠诚不变;降妖伏魔,嫉恶如仇的信念决心不变。
2.各类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①唐僧师徒象征有目标、有勇气、有毅力的奋斗者,尤其是孙悟空,还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②天界神佛象征权力阶层,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
③妖魔鬼怪象征着取经路上的困难、挫折、诱惑等。
考点三:艺术特 《西游记》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现实基础上加入神奇想象,很多人物形象都具有动物、人、神的特征,回答相关问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准确地分析其复杂特点。考点四:阅读启示 阅读启示往往是多维的、立体的。可以从事情的结局即取经成功来谈,也可从四人取经路上的表现来谈,还可从团队精神等方面来谈。
三、《骆驼祥子》考点分析 
小说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憨厚老实、善良勤劳、坚韧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经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读者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市民于痛苦深渊中苦苦挣扎的场景。
考点一:人物形象分析
①祥子的人物形象及堕落原因不能孤立片面地去把握人物形象,复习时对祥子形成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祥子是一个“圆形人物”,他的努力、他的追求,他的幻灭、他的自暴自弃,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渐变过程要系统全面深刻地分析。
②虎妞、刘四爷、小福子、曹先生等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二:小说题目的含义 考
点三:主要故事情节考点四:
艺术特台风现在在哪里了
①作品语言以北京话为基础
②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
③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④结构紧凑、落笔谨严
考点五:圈点和批注法阅读 “圈点和批注”是部编教材《骆驼祥子》名著阅读部分的主题,诸如圈点和批注的角度选择、圈点符号的使用、批注的类型等,都应是我们重点复习的内容。考场典例:(2017浙江湖州卷)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在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乙: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