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彻底崩溃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10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迅速崩溃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是抗战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明白第三条道路和资
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最后破产是历史的必然,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稚一.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学时)
了解抗战胜利后不同党派的建国主张和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而作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1.抗战胜利后不同党派的建国主张。
2.重庆谈判。
(授课内容)
1.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不同党派的建国主张
(1)国际形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国际进步力量空前壮大,帝国主义的力量大为削弱。战前,英、德、法、美、意、日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六大强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三国被彻底打败,英、法两国元气大伤;唯有美国远离战区,大发战争财,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战争结束时,美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1/3,黄金储备的3/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还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和核垄断。
凭借其强大实力,美从战时的“民主兵工厂”开始充当“世界宪兵”和“霸主”。其外交政策也由“孤立主义”变为“世界主义”。在亚洲它首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但从全球角度看,整个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明显不如战前。与此相反,国际间进步力量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虽然受到战争的严重破
坏,损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却以其对反法西斯斗争胜利起到的巨大
作用而大大提高了自己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东欧各国及亚洲的朝鲜、越南等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新的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一起开始形成世界社
会主义体系。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日趋瓦解。上述种种力量汇成一股强大的世界潮流,超
过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和平、民主、民族解放成为战后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形势有利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其次,战后国际政治斗争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两大国因各自的利益,由战时的盟友一变而为战后全球战略的对手,形成美苏两国对峙的新的政治格局。在战后一系列国际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上,双方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占据优势。但有些问题又必
须依靠协商解决,因而美苏双方既互争雄长,又互相制约,必要时又互相妥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以此为出发点,认为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控制了中国,就控制了亚洲,因此将中国变为其所属国是美
国战后对华政策的总的战略目标。但由于战后世界人民普遍厌战,强烈要求和平;苏联对美国侵略政策的抵制;中共力量的强大等因素,使得美国以战争的
形式解决中国问题已不可行。在此背景下,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方针
是一方面大力扶持蒋介石,给其以大量的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使其在抗战后
尽快恢复在全国的统治,以便建立一个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中心的亲美联合政府;一方面敦促蒋介石用政治谈判的手段解决中共问题,使中共交出军队和解
放区政权,从而在中国实现由国民党领导的统一的稳定的局面。
战后在全球范围内,苏联与美国的侵略政策相抗衡,极大地牵制了美国的力量,这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有利的。但在对华政策上,苏联的态度则比较
复杂。战后苏联支持中国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实现统一、避免内战。这是因为:第一、苏联领导人过低估计在抗战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力量,认为中共根本
无法推翻国民党政府;第二、苏联从其民族利己主义出发,力图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执行在雅尔塔协定中规定的有损中国主权的条文;第三、苏联也不
愿意中共势力过于强大和蒋介石政府相抗衡而发生内战,耽心一旦内战爆发而
将美国引入,导致美苏直接的军事冲突。所以苏联为了其在华利益,始终未放
弃争取同国民党合作的努力,欲使中国亲苏疏美或至少保持中立。基于上述考虑,苏联明确表示支持国民党政府,给蒋介石提供大量物资支援,允诺国民党
政府可以在东北的苏军控制区设立行政机构和建立军队,并在军事行动停止后担负管理公务之全权;同时又多次劝说中共终止武装斗争和继续革命等。8月下旬,斯大林还致电中共中央,要中共交出军队并参加蒋介石政府,说“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这种态度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战后国际形势的这种变化,对中国革命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美苏两国对华政策来看,虽然两国出于各自的利益都欲将中国置于自己的控
制之下,但在反对内战,希望中国出现统一、稳定形势这一点上态度一致。这
无疑有助于战后初期中国和平谈判局面的出现。
(2)国内形势和不同党派的建国主张
国内形势在战后也发生了剧变。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焦点就是建
什么国的斗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
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中共为领导的革命力量则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谍战片推荐的中间党派则要求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各党派从不同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建国主张,并为此作出努力。
国民党通过抗战保存并扩充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战后又接收了日伪的大量军事装备,到1946.6总兵力达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其中一部分完全由美军训练装备。美帮助国民党训练了15万军事人员,装备了45个师,还供给了大量军火物资。同时,国民党政府还接收了日伪的大量资产,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继大发“国难财”后又大发“胜利财”,从而更迅速地膨胀起来,达到200亿美元之巨。所有这些,再加上美国的援助,构成了国民党实行内战独裁统治的经济基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出发,坚持内战独裁方针,企图使中国仍旧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此,国民党一方面利用受降之机,大肆抢占战略要地,一方面又在美帮助下,从其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调动大批军队向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进逼,准备内战。在这当中,美共空运、海运国军14个军41个师,美自诩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空运和海运”。
蒋认识到东北的重要性,极力要抢占东北,派傅作义、胡宗南、孙连仲、李
品仙分四路北进,内战危机重现。1945年10月底,蒋介石在美国帮助下,海运第十三、五十二两军在秦皇岛登陆。11月1日即向山海关我军守军发起进攻,16日攻占山海关。这时,中共军队主力尚未到达,国民党军乘虚沿北宁路猛进,先
后占领绥中、兴城、锦西等地。26日占领锦州,挑起东北内战。
美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民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抗战胜利后,人民革命力量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经过八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日渐成熟,拥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伟大的领袖,其党员人数也由抗战前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党领导着120万军队和200多万民兵,拥有19块解放区近1亿人口,约占全国面积的1/4和人口的1/4。
面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中共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要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为此,在8.13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指出:“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毛选四P1126我们要以革命的两手去反对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要争取和平民主,力制
内战爆发;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应付国民党反动派突然袭击的准
备,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
8.25,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指出抗战胜利后,全民族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
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宣言还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
生的三民主义”。宣言正式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宣言和口号表明,中共中央根据战后国内新形势所确立的斗争目标是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建立民主的新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则是在决不放松武装自卫的条件下,力图用和平方法实现国家的社会政治改革。
为争取和平民主,阻止内战爆发,更好地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的真面目,我党还决定赴重庆谈判。
除了国共两党外,抗战胜利前后,中间党派的力量也有较大增长,且其政治积极性大为提高,活动空
前活跃。1945-1946年间,先后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联)、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国民
党民主促进会(民促)、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此前建立的还有:中国致公党(1925)、中国民主同盟(民盟,1944)、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30建立,1947.1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这些以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要社会基础的民主党派,大部分要求停止内战,实现和平民主。但由于对中国缺乏深刻了解,所以
还未完全倒向中共;而他们对蒋介石政府还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其进行民主改革,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让其参与国事,同时他们对蒋介石政府的独裁
统治和内战政策不满,因而动摇于国共两党之间。他们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
企图在国共两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或“中间路线”,在中国建立一个欧
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使中国历史开始由抗日战争向国内战争转变。抗战后民主党派的发展壮大,客观上形成了国共两党之间“第三方面”政治势力,
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发言权。民主党派与国共两党都保持一
定距离,其中少数人还认为民主党派可以利用国共矛盾使其互相制约,从而在
和平的环境中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理想。但一般说来,民主党派反对独裁
内战,要求和平民主,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爱国政治主张与中共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纲领基本一致。
2.重庆谈判
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浴血抵抗,艰苦备尝,终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可是,胜利的锣鼓刚刚敲过,蒋介石却磨刀霍霍,执意要消灭中共及其武装力量,重新恢复其独裁统治。内战的危险悬浮在华夏上空。
林过云但对蒋介石来说,要在抗战刚结束时立即发动全面内战,条件还不成熟。首先,蒋介石的军队主力远在大后方的西南边陲,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其次,战后国内各方面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强烈。国民党内部一些反战派也不
赞成内战。再者,美苏对华政策对蒋介石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美国,一方面
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地在中国确立其政权,一方面鼓励国共协商,尽力避免内战。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也不得不做和平的姿态。此外,
解放区的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事实表明,抗战后蒋采取的方针就是坚持独裁内战,寸权必夺,寸利必得,同时大搞和平欺骗,以争取时间、争取主动。
进京证网上办理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蒋介石被迫打出了“和平”的旗号,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发三封“万急”电报,邀请赴重庆“共商国是”。其实,他们的真正意图是:如果不去,他们就可以宣布,中国共产党不要
和平,把内战的责任推到中共头上;如果去了,他们又可以利用谈判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同时,他们还希望通过谈判,逼迫中共让步,
最后达到“缴做官”的目的。斯大林也二次来电,说中国再不能内战了,建
议毛去重庆,毛的安全由苏美两国担保。
中共清醒地认识到蒋介石和谈的虚伪性,但考虑到当时国内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知识阶层的和平要求,又估计国民党慑于内外压力,经谈判会做出一些让
步,实行某些改革,而这种局面的出现也有利于国家和人民。25日,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谈判(中共开始考虑周恩来去重庆谈判,但蒋一再坚持须毛亲赴重庆谈判)。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了《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毛离开延安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主席职务,同时,
拔河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吗?还增选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毛、刘、周、朱、任)另确定了我党参加谈判的基本方针:
第一,适应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的需要,争取和平民主,并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必要的让步,以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及国内外舆论和中间派的同情。
第二,采取两手政策,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如出现和平发展的局面,我们应学会合法斗争的一切方法;如国民党发动军事进攻,我们就站在自卫的立场上,消灭来犯者。
第三,利用谈判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面目,对其不抱任何幻想,告诫全党不要因谈判而放松警惕和斗争。
27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乘飞机到延安迎接中共代表。28日,、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受到各界众的热烈欢迎。柳亚子赋诗称毛的行动为“弥天大勇”。而毛亲赴重庆谈判,也大大出乎蒋的意料之外,使其不得不仓促应付。
重庆谈判从8月28日起,到10月10日止。除与蒋介石多次会谈外,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政府的代表王世杰(外长)、张、张治中、邵力子
多次对谈。双方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军队问题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原则下,要求取消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和解放区。
对此,中共严辞拒绝,同时为争取主动使谈判能顺利进行,也做了一些让步。
在军队问题上,中共提出在未实现政治民主化之前,先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愿将所领导的军队按5:1或7:1的比例缩编为24个师或至少20个师。在解放区问题上,中共提出让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8块解放区,将上述地区的抗日军队撤至陇海线以北和苏北、皖北。这一让步使中共获得了主动,粉碎了蒋介石关于中共在抗战胜利后抢占地盘的谎言。但蒋
介石却拒绝承认中共军队和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
为促使谈判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谈判期间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国民党中进步的民主人士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民盟中央领导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以及妇女界、工商界知名人士等,向他们宣
传、解释中共关于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基本方针,表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各界对
中共的同情与支持,形成了反独裁内战的强大舆论,扩
大了统一战线。谈判期间,国民党曾进攻张家口和上当地区,企图以军事手段压中共让步,但被我军打退。
在中共的多方努力下,经40多天谈判,终于在10月10日,由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张治中、邵力子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共含12个问题,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达成协议,但各自表述了意见,同意以后再议或交政协会议解决。《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有:
(1)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现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三民主义”。
(2)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应先采取必要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
商国事,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
(3)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理)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
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为具体计划本项所述各问题起见,双方同意组织三人小组(军令部、
军政部及第十八集团军各派一人)进行之。……”
(4)关于解放区政权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的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解放区名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应成为过
去,全国政令必须统一。中共认为可将此项问题,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政
府方面则以‘政令统一,必须提前实现,此项问题久悬不决,虑为和平建设之
障碍,仍亟盼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共方面表示同意继续商谈。”
沧州美食《双十协定》签定的第二天,飞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继续与国民党代表谈判。
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具有国际意义。谈判虽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未达成协议,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国民党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之必由途径,允诺实施宪政、召开政协会议等。
重庆谈判推动了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延缓了内战的爆发。中共通过重庆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