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金圆券
□  闻一少
铁腕措施
金圆券是国民党政府继法币之后发行的新货币,始于1948年8月20日,止于1949年7月3日,历时仅十个月。
被金圆券替代的法币是国民政府于1935年发行的纸币。法币发行之初,流量不大,较为稳定,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抗战爆发后,由于财政支出增加,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法币开始贬值。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向中共解放区开展全面进攻,法币的发行量更是由抗战胜利时的5兆569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在政府的国库黄金与外汇储备都没有实质增加的情况下,过量发行货币只能造成货币贬值。因此,时任行政院长宋子文制定金融政策,试图以抛售库存黄金的方式购回法币,却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最终没有成效。
宋子文救市无方,最终引咎辞职。其继任者也无更好良策。于是,1948年5月,在翁文灏坐上国民党政府
1948年,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于当年8月实行币制改革,以新货币金圆券代替法
币,强行兑换民众手里的金银与外币,从而引发了一场史上罕见的通货膨胀。
说说金圆券
宪政改革后的第一届行政院院长的位子时,立刻就开始筹划币制改革事宜。
地下城徽章怎么镶嵌说到这次币制改革,就必须说到
王云五。
王云五,中国现代出版大家。广东香山人。1888年出生于上海一小商人家庭。1912年在孙中山总统府做秘书,不久受蔡元培所聘,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秘书长、教育厅厅长等职,并在北京创办《民主报》。1921年,经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长,后出任总经理。其间,王云五编译出版多部大辞典,并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成为当时出版界的社会知名人士。抗战时期,王云五在政坛上日趋活跃,继而以社会贤达和文化界代表进入政界,成为国民党政府大员。
弃文从政的王云五先后担任过经济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1948年5月,经行政院长翁文灏等人推荐和蒋介石首肯,王云五出任国民党政府宪政改革后的第一届行政院财政部长。
此时,蒋介石对中共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已遭惨败,巨大的战争开支使财政经济几近崩溃。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王云五抱着“替党国补天”的思想,拟取消流通已久的法
币,发行新货币,幻想通过币制改革来拯救经济。经与翁文灏等人秘密协商,他亲自动笔起草了一份《改革币制平抑物价平衡国内及国际收支的联合方案》。蒋介石看后原则上同意,又亲自指定俞鸿钧、严家淦、刘攻芸、徐柏园等人参与方案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其实,在王云五被任命为行政院财政部长时,各界人士就颇感惊异,认为王云五与财政金融素少渊源,仅凭其在商务印书馆的经营资历,难堪财政重责。如今看到王云五炮制的币制改革方案,不少人士更是激烈反对,就连倍受蒋介石信任的银行家张公权,也在蒋的多次召见中反复陈述:如果没有充分现金或外汇准备,不减少预算支出,新币必然贬值,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蒋介石在政治军事上都已陷入困境,他已把这次币制改革看作是挽救危机的唯一出路,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蒋介石说:“王云五所拟金圆券方案设法拯救财政,收集金银外币,管制物价,都是必要的措施。”蒋介石的态度表明,币制非改不可,金圆券必须发行。
1948年8月19日下午3时,蒋介石
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通过了王云五起草的币改方案。
下午6时,行政院会议也给予此方案认可。
当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由行政院送交电台全文播放。各大报纸也都在次日刊发了蒋介石的命令,同时公布了《金圆券发行办法》。
有关金圆券发行的命令与办法主要有四项内容:
一、每1元金圆券合纯金0.22217公分,由中心银行发行,面额分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种。总额不超过20亿元。
二、每1元金圆券折合法币300万元,折合东北流通券30万元。
三,私人不得持有黄金、白银和外汇,限期于9月30日以前收兑黄金、
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违反规定者一律没收。
四,各种物品应照1948年8月19日以前的水平冻结。
上述四方面措施,其实就是在强迫私人交出金条、白银、银元与各种外币的同时,强制冻结商品价格,以防商界囤积居奇。这些措施可谓双管齐下,也可谓蛮横无理。
8月20日,蒋介石携王云五召见上海各业界巨头20余人,希望他们支持政府财经命令。行政院也邀请京沪业界人士座谈,希望协力执行各项办法。8月21日,蒋介石又命令各大都市派遣经济督导员,监督各地执行政策,其中俞鸿钧为上海区经济管制督导员,蒋经国为协助督导;张厉生为天津区经济管制督导员,王抚洲为协助督导;宋子文为广州区经济管制督导员,霍宝树为协助督导。
就这样,铁腕推出的金圆券开始
流通了。
政府的强令往往对草根百姓最起
作用,再加上小门小户过日子,只要换
来的金圆券能买到柴米油盐生活就行。
可是,那些巨商富贾就没这么乖
顺了。他们比普通百姓了解经济危机的
内幕,知道什么是硬通货,什么能保
值。他们对金圆券的前途非常担忧,不
想把手中的金银外汇兑换成金圆券。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为贯
彻落实父亲推行的币改措施,身为上海
区经济管制协助督导员的蒋经国一马当
先,召见有影响的资本家,软硬兼施,
劝说他们交出金银外汇。对那些敬酒不
吃吃罚酒的资本家,则以私逃外汇、窝
藏黄金等罪逮捕入狱。杀一儆百,小蒋
的杀气令整个上海业界老板胆战心惊,
那些原来还心存侥幸的资本家,最后不
得不按蒋经国的要求就范。
币改丑闻
8月20日,就在国民党政府举行
币制改革记者招待会的同一天,上海
《大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币制改
革的事前迹象》的文章,揭露有人早
已获悉币改机密,说一些豪门巨富纷
纷搜购公债,有隐名之人曾大批抛售
股票,获得数千亿元暴利。消息一
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国民党财政
最新霸道总裁剧
部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邮政贷款利率
闻听此事,蒋介石大怒,他深恐
此案会使金圆券信誉扫地,便急命国
民党政府监察院火速派员去上海追查
隐名之人,并命蒋经国亲自督办,限
在七日内破案,以正视听。
通过对上海几十家证券公司的
排查,专案组查到上海青帮老大杜月
笙的公子杜维屏的头上。非常时期,
家长会主持词开场白蒋氏父子也顾不得与老杜的往年交情■ 伴随着全国的解放,仅存活了十个月的金圆券也随之成为历史遗骸。1949年6月5日,
人民政府下令禁止金圆券流通。
了,立即羁押了杜公子,并很快审问出泄密事件的来龙去脉。杜交代:8月19日在其公司抛售巨额股票和套汇的是两个女人,一个叫李国兰,另一个叫杨淑瑶。9月2日,上海警备司令部正式逮捕杜维屏、李国兰和杨淑瑶。经审讯又获知:李国兰的丈夫是财政部秘书陶启明,杨淑瑶的丈夫是中国石油公司南京营业所主任徐壮怀,这两个女人的所为都是其老公指使的。接下来,陶启明很快被捕归案,徐壮怀则闻讯潜逃。陶坦白,其顶头上司徐百济和袁柳安与此事有染。
1948年9月15日,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公审此案。因为此案涉及币制改革的内幕太多,实在不敢深究,法庭不得不刻意回避某些敏感问题,仅判处徐百济、陶启明各有期徒刑7年,判处李国兰、杜维屏、杨淑瑶有期徒刑7至10个月不等。
不管怎么样,涉案人受到了惩罚,舆论相对平息,一场轰动全国的财政部币改泄密丑闻就算了结了。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舆论焦点又对准了四大家族,让小蒋骑虎难下。
这事也怨小蒋。当初,为了确保金圆券发行后的流通信誉,他专门成立了近2万人的打虎队,先后羁押了一大批从事走私、套取外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大小公司老板。这些扰乱市场秩序的老板,被人们戏称为老虎。抓到他们,蒋经国下令毙了4个小老虎,其中还包括一个有孙科做后台的老板。另外还正式逮捕了64个中老虎,连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也未能幸免。
打老虎,平物价,应该是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可蒋经国领导的打虎行动却只打小老虎和中老虎,不打大老虎,对四大家族的所作所为视而不
见,又引起社会不满。杜月笙公开揭露:孔祥熙之子的扬子公司早有违法经营行为,要求小蒋一视同仁,给予查处。
儿子吃了官司,管家进了监狱。杜月笙心有不平,当然要揭发。也只有老杜能够了解四大家族的内情,他的揭发管用。
或许是迫于社会压力,抑或是出于职务的正义,蒋经国下令对扬子公司进行查封和清算。孔公子见势不妙,急忙赶往南京向姨妈宋美龄求救。蒋夫人听后立即飞抵上海,要求小蒋手下留情。言来语去,双方争吵起来,宋美龄见小蒋不听她这位后妈的话,大有大义灭亲之势,一份电报告到正在东北前线指挥打仗的老蒋那里。接到夫人的电报,老蒋立即飞到上海,勒令小蒋立即停办扬
子公司一案。
老蒋的老婆的外甥可以逍遥法外,是为金圆券出笼后最大的丑闻。此事不仅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也直接影响了金圆券的信誉。在这件事上,老蒋也怨不得他的夫人。
惨败收局
通过铁腕高压手段,币制改革如狂飙一样肆虐整个国统区。迫使人民将自己所有的金银外币送交兑换成金圆券。截止到当年9月底,全国各地收兑的金银外币就达到1.6亿美元。
但是,也正如银行家张公权对蒋介石所说的那样,因为政府没有充分现金或外汇准备,未能有效减少预算支出,金圆券发行仅15天,汉口、重■ 金圆券的发行曾被蒋介石视为扶大厦之将倾的
最后长城,不曾想它反倒成为
穿衣镜的摆放蒋家王朝最终
败亡的催化剂
(本栏目编辑:曾珂/设计:周周)
庆和广州的物价就分别上涨了2l%、40%和83%。一个月后,整个国统区出现的存款挤兑和物资抢购狂潮,导致当时中国、中央、交通等几大
银行门口总是挤满
了人,
各地米
店面铺也是十店九
空,许多地方不得不靠军警维
持市面。
11月10日,南京爆发大规模抢米风潮,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首都戒严令”。次日,国民党政府紧急颁布《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和《修正人民所存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取消金圆券发行最高限额;准许人民持有外币,银行可以可以流通;金圆券存入中心银行一年后可折提黄金或银币;对外汇率由原来1美金折合4金圆券增至20金圆券。
又是事与愿违。这些措施非但没有缓和局势,反而在全国引发更大规模的金融挤兑和物资抢购狂潮。同
时,因为取消了发行限额,立即加快
了金圆券贬值的速度。
有统计数字表明,从1948年8月
到当年9月,原计划每年发行不超过20
亿元的金圆券就已达到12亿元。放开
发行后,当年11月份涨到30亿元,12
月涨到80亿元。等到1949年4
月底,这个数字就
已达到
50000
亿元。
而在5
月份到6
月份这60天
内,全国的金
圆券发行量更
是从98041亿元
飙升到了1300000
亿 元,为1948年8
月金圆券发行之初的
24万倍之多。
金圆券发行量疯
长,钞票面额也从发行之初的1
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种,
陆续加大到500元、1000元、5000元、
1万元、5万元、10万元乃至50万元和
100万元。在消费品总供给量不变的前
提下,增加货币总量必然要导致通货
膨胀。当通胀率失去控制时,物价飞
涨和货币贬值就会转换为社会动荡。
进入1949年后,金圆券的贬值速
度几乎是要按钟点计算了。白领阶层
领工资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跑去换
成银元、美钞或黄金,稍有延迟就会
蒙受贬值损失。而普通百姓拿到薪水
就去抢购东西,有什么就抢购什么,
因为买到手的东西可以保值,而放进
口袋的金圆券,再掏出来就不知贬值
多少倍了。到了当年4月以后,500万
元只相当于半年前的1元钱。金圆券
已基本买不到什么东西了。据说当时
有造纸厂将金圆券当作造纸原料,可
见,低面值的金圆券不如纸贵。
当时上海流行过这样一首打油诗:
踏进茅房去拉屎,
忽然忘了带手纸。
摸出身上百元钞。
揩揩屁股蛮合适。
此诗不雅,却生动反映出金圆券
的市值。而民间语文的幽默,往往都
带有老百姓的艰辛、酸楚与无奈。
金圆券流通的日子,是国民党在
大陆统治的最黑暗时期。它非但没能
挽救蒋介石失败的命运,反而加速了
国民党经济的崩溃,成为蒋家王朝在
大陆垮台的催化剂。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5月27日攻下上海。有记载说,
上海解放时,到处都是人们丢弃的金
圆券。
6月5日,人民政府下令禁止金圆
券流通。
金圆券仅存活了十个月,但它
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伤害,
圆寂是什么意思
却需要很长时间来医治。当然,如果
不算上江山易主、政权丢失这样的成
本,也许蒋家王朝是这场币制改革的
唯一赢家。据统计,利用金圆券强行
兑换的方式,国民党政府总共搜刮了
价值2亿美元的金银与外汇,仅在上海
一地就暴敛了110多万两黄金、3400多
万美元。这笔巨额财产,为其以后在
台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