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和旅游
作为一名老旅游,我清楚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接一个西方旅游团,我要坐30多个小时火车才能到广州,再赶往深圳。几年前,谁能预料到中国会是当今世界高铁建设的领跑者?
    高铁对旅游业有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缩短旅行地理距离,扩大旅游总量。京津高速铁路2008年对天津市旅游产业的增长贡献率为35%,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目前,全国已形成众多“小时经济圈”、“小时旅游圈”。规划到2012年前,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到达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旅游总量的迅速增长,势将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进程。
    其次,高铁将改变旅游者的出行方式。乘坐高铁较乘飞机具有舒适性、途中时间的可靠性等优势,中短程旅行时,旅客会首选高铁。鉴于游客出行方式的变化,国内旅行的火车+飞机+汽车的交通组合将更多改为火车+汽车。入境旅游者的飞机+汽车的交通组合也将有许多会改为火车+汽车组合。
金婚是结婚多少年    高铁对旅游业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促进旅游业向内陆地区扩张,缩小地区旅游发展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全长505公里的郑西高铁是连接我国中西部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达到350
word表格斜线
公里。它将把郑州至西安两地间列车直达时间由过去的6个多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以内。这条延展至中西部地区的“金腰带”,将深入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首先受益的是豫陕两省的旅游业,若干年后,高铁向更西北端的甘肃、宁夏、新疆和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发展,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将大大激活我国广阔的西部旅游市场。我们同时深信,高铁也将推动我国东北地区的旅游业,使更多国内外游客得以领略无限好的北国风光。
    面对高铁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界要主动、积极地应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从政策、措施、人力和软件等方面预做准备,同时与相应铁路等部门共同协商,明确方向、制定措施、分工协作,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改进。旅游协会更可以组织有关旅游业如何迎接高铁时代的研讨会,从思想、理论上做好准备。
    高铁对酒店业和旅游景点的影响,应该主要在流量的增减上。鉴于总量的增加和流速的提高,多数城市的酒店、餐馆、娱乐等行业将受益,但对局部城市,有可能因高铁的高速和准时而对过夜人数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在沪宁线上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原来来此的游客最多也只住一晚,通高铁后也可能过夜情况进一步锐减。这些城市的
旅游相关部门要及时应对,阳朔的经验可以借鉴。原来在阳朔过夜的游客并不多,自从“洋人街”(西街)和《印象·刘三》走红,情况大为改观。
    在各旅游部门中,最应对高铁预做充分准备的是旅行社业。高铁的准时性要求司机和导游人员严格把握时间。鉴于各地高铁的通道情况不一,进出车站的畅通性、捷便性至关重要。长途和入境旅游的随身行李较重,上下列车、车上存放是一大难题,有时还要上下楼梯。建议各地与车站商议,根据条件增加行李搬运服务,可否在头等车旅客列车上增设一部分行李存放区,有些车站是否可采用如机场那样的手推行李车,不妨一试。车站内最好有如国外机场那样的回旋拉线的通道,一旁有服务人员疏导,形成进出车站的良好氛围。建议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组织本地旅行社主动与铁路交通、公安等部门联系、协调这方面的合作。途中用餐问题也需要有妥善安排。
    众所周知,区际间距离有四种形态,即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和人文距离。高铁的发展,实现了速度、便捷、优质的服务的统一,打破了空间距离,缩短了时间距离,拉近了心理距离,整合了人文距离,淡化了城市间形态边界。因此,增加了人才流动的可能性,许多人因为有了高铁不再有两地分居的苦恼。人才相对短缺的地区和旅游单位应该
抓住这一时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软肋是人才,西北地区也需要更多人才,真希望高铁能缓解那里的人才紧缺状况。
    高铁形成的数小时旅游圈给受益地区和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房地产和商业会首先获益。相信嗅觉灵敏的旅游人也一定会在酒店、餐饮、娱乐、旅游商品、纪念品和旅游出版、音像等方面大显身手,还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服务行业和产品。
高铁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旅游业是一种催化剂,它对旅游业的影响还仅仅是初露锋芒。旅游业如何迎接它也是一个新课题,值得业界深入探讨。
高速铁路以速度快、舒适、安全著称,打破了人们对铁路运输的惯常思维。在世界“高铁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我国高铁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也日益突显。
    首先,高速铁路直接冲击了民航在旅游交通中的地位,改写旅游交通格局。
    民航一直是远程旅游交通的首选,时速200公里至350公里的高铁给民航带来了直接的压力。武广高铁在开通100多天后,3月28日起武汉飞广州的航班从每天最多13班减为最多10班。郑西高铁不到50天,3月25日起郑州到西安航线所有航班停飞。东航董事长刘绍勇甚
至表示,高铁会冲击国内60%以上的民航市场。春秋航空曾经专门研究过高铁冲击航空的课题,发现1000公里、一个半小时以内航程的航线最易受到高速铁路的冲击,因为在这一航程,加上到机场和办票的时间,乘坐飞机的时间优势并不突出。根据高铁建设规划,到2020年,高铁会形成独立的客运专线网络,覆盖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三大区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的主要城镇。而这里也是我国民航航线最集中、运量最大、黄金航线最多、航空公司之间竞争最激烈的区域。高速铁路也将在民航、长途公共汽车、私家车、铁路、游轮所构成的旅游交通板块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其次,高速铁路以其独特魅力有效吸引旅游市场中的高端商务人,成为陆路交通的新秀。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商务客人是不同旅游细分市场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客人,他们价格敏感度低,重复使用频率高,选择忠诚度高,且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这部分客人是不同旅游交通行业竭力争取的消费体。高速铁路在争夺这部分客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200公里至500公里之内的出行范围,与汽车比,高铁更快、更舒适;与飞机相比,
高铁更准时,且不易受天气的制约。从舒适性上来讲,高铁虽然速度快,但运行平稳,乘客在车厢内几乎感觉不到噪音,卫生间条件丝毫不比飞机差。并且乘客可以在列车中上网,手机信号正常,通信联络不会受影响,信息的随时畅通对于高端商务客人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高铁网络的搭建和更高时速机车的试验,高铁的优势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成为陆路交通的后起之秀。
    再次,高速铁路将加快区域旅游合作进程,实现区域旅游无障碍。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之间的一种关系,虽然区域只是空间概念,真正起决策作用的是区域旅游主体,但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有效增加区域旅游主体合作的可能,为合作创造条件,使彼此的合作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石太高铁(石家庄———太原)的开通对华北地区的旅游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北京、石家庄、太原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未来几年内,北京—石家庄、太原—天津、太原—郑州、石家庄—济南等多条高铁将陆续开通,华北地区2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长城、赵州桥、西柏坡、坝上、五台山等不同行政区域旅游景点将形成周末旅游线路,华北地区“郊游时代”有望到来。由于高速铁路的开通,空间距离的缩短,可以有效打破地域限制,根据不同景区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整合旅游景点,
联合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进行旅游的策划和营销,实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共赢发展模式。
    最后,“高铁休闲圈”的形成,催促沿线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足球加时赛赢了算赢吗
    按照规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全国各“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高速铁路网的布局使沿线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同城效应”增强,城市之间的休闲活动更加密集,以高铁网络为依托的“高铁休闲圈”即将形成,城市游憩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城市内部和城市郊区,而是扩大到高铁所连接的区域城市,环城游憩的旅游发展格局将有所改变。
圈梁钢筋竞选学生会演讲稿    与此同时“高铁速度”也给只依靠景区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挑战。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旅游目的地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游客停留“片刻”即离开,以至于无法分享高铁速度下城市客源的增加所带来的更大效益,从而成为单纯的“人气城市”。这也促使高铁沿线的旅游目的地如果想在高铁时代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加快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快实施一批大的接待服务类旅游项目,大力
快乐作文发展旅游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行业,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借助高铁的便利条件,有条件的旅游目的地还可以发展分时度假、产权酒店等新型度假形式,打造高铁休闲圈中的“第二居所地”。
高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已为日本新干线、韩国高铁等发展实践所证明。我国旅游业初步感受高铁是在“十一五”期间,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到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超过6000公里;进入“十二五”,高铁时速提升到350公里、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按照发展规划,“十三五”期末,我国高铁客运专线将达1.8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的50%。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不仅是明显的,而且将关乎其走势乃至格局。归纳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一、加快国民旅游市场的发育
    高铁是21世纪影响国民旅游的最显著因素之一。曾具有类似影响的因素还有GDP增长、闲暇增多、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发展等。高铁对国民旅游市场的直接影响,在于花费少、运量大、通达性强,具有全域性、普适性、惠民性特征,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均有影响。其一是全天候开行,运量很大。京沪高铁单线设计运能每年8000万人次,总客运量每
年1.4亿至1.5亿人次;武广高铁每天运力最高达8万多人。这是飞机空运和高速公路所不能比拟的。其二,“公交化”运营,方便快捷。京沪高铁在山东5个始发站平均日发车150对,8分钟一趟;武广、沪宁城际高铁日均发送动车组80对、110对,高铁已是或明显接近于公交化,极适合散客出行。其三,减少过夜,节省花费。高铁不仅提高了“行”的速度和质量,还拉动了“游”、“住”两大要素,使“快旅慢游”逐步变为现实,既缩短了旅途时间,也节省了旅途花销,可以达到使周末双休变为3天长周末的效果,有利于激发中低收入或闲暇较少的体出游,有利于提高国民出游率和普及率,其影响应类似于长周末和黄金周。
    二、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高铁的陆续开行,带来了旅游空间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激发居民出游,也创新了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其一,城际旅游市场一体化。高铁拉近了、融合了区域关系,使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由传统的松散型、概念性合作,变为实质性的同城化、一线式。如京沪高铁在东部沿海地区造就了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联动的全新“旅游三圈”,让山东等地跻身京沪“一日游”旅游圈(济南到北京约1.5小时,到上海约2.5小时);广珠城际铁路构建了真正意义的“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把珠海、中山、江门等紧
密融入。其二,城乡旅游市场紧密化。高铁所连贯的数百、上千公里沿线的停靠站点,形成了多点辐射、点线相连、连线成网的市场格局。如沪杭高铁开通后,途经上海市闵行、松江、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杭州市,全线所设的9座车站,直接辐射和带旺了松江、乌镇、海宁、嘉兴、宋城等散客游。其三,东中西部旅游市场贯通化。高铁大大缩短了地理上的空间阻隔,使昔日遥不可及的中西部,变为一天、一昼夜即可抵达的目的地。如郑西高铁把郑州至西安由6小时多压缩为2小时以内,宁汉渝蓉客运专线将南京到成都压缩为8小时,使华东客源地到成都仅要10小时左右。由此而缩短的游客心理距离,有利于拉近与中西部的市场空间,为中西部市场开发增添了活力,并最终为旅游业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带来战略性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